一、試點試驗範圍
2016年5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濟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東莞市、
防城港市,以及浦東新區、兩江新區、西鹹新區、大連金浦新區、
武漢城市圈、蘇州工業園區等12個城市、區域,被列為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
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與自貿區的區別
通過和
自貿試驗區的對比,能夠更加準確地理解此次開放綜合試點的內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與自貿試驗區“兩條線”各自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的探索更側重與開放配套的改革,形成與開放相適應的新體制新機制,兩者相互聯繫、相互補充又各有側重。自貿試驗區開放力度大、試驗程度深、不少內容涉及21世紀開放新規則等,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做好敏感領域關鍵環節開放的壓力測試。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更加多樣性,考慮到了不同地域的發展水平不同,以及不同程度的需求,有助於多梯度推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如同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發區等多種形式並存的局面,在現行法律框架內,通過享有一定的先行先試政策,形成深度交錯的試點經驗組合,方便其他地區擇選套用。此外,自貿試驗區更側重開放,而開放綜合試點更突出新體制,更側重與開放配套的改革。既包括探索政府部門在開放條件下經濟管理體制變革,更加注重推進解決地方政府在對外開放中的公關管理、公共服務的體制問題。如地方行業商協會、服務促進功能、外向型人才政策、國有企業境外投資管理等。從試點的範圍來看,自貿試驗區的面積一般相對較小,均為100多平方公里,先行探索的主要措施主要集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側重是“點”。綜合試點試驗城市和區域面積一般比較大(甚至超過1萬平方公里),是“面”。因此,可試點的行業更為寬泛,包括現代農業、一般製造業、產業集群及生產性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等多個領域,對外開放層次、水平差異較大,覆蓋的基層組織、市場業態更為完備,更能體現國內不同地區開放的特點。自貿試驗區更強調對標國際投資貿易新規則;12個試點地區的綜合試點試驗則更多立足於開放型經濟體系、結構、布局進一步最佳化,推動形成內生髮展動力。一個自外而內,另一個自內而外。
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出台的原因
之所以要選擇試點的方式推進構建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推進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有難度和需更加細化、深化的事項,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推進。部分地方先行先試再總結推廣其成功經驗,有利於推進國家層面的體制構建。沈丹陽說,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僅僅是“開放”,實質是“改革”。在醞釀試點方案和徵求意見的過程中,部分沿海、內陸沿邊省市反映,當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仍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需要啃硬骨頭。選擇部分城市、區域先行先試,先易後難、由點到面、逐步推進,取得經驗後再複製推廣,有助於凝聚共識、協力攻關,真正破解制約開放發展的制度障礙,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
四、國家對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的意見
各試點地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具體舉措,加快先行先試步伐,儘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經驗、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