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淼傑

余淼傑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國際中國研究聯盟秘書長、黃廷芳/信和青年傑出學者、美國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師從Robert Feenstra教授)、全球經濟管理類前1%高引論文經濟學家。被聯合國、亞洲發展銀行、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參事室和多個地方政府聘為專家顧問,被專門邀請到聯合國總部做中國經濟發展報告。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和中國經濟發展,曾在Economic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等國內外頂級、一流期刊上發表論文過百篇,出版經濟學專著、教材、時評隨筆六部。

在北大百廿校慶中,作為北大優秀中青年教師代表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專門接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淼傑
  • 國籍:中國
  • 職業:博雅特聘教授、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北京大學國發院副院長
  • 畢業院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代表作品:Processing Trade, Tariff Reductions, and Firm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工作經驗,教育背景,研究方向,教學興趣,公共服務,獎勵,研究成果,中英文論文,中英文書的章節,專著、教材、書的章節,中英文學術期刊匿名審稿人,國際學術學會成員,教學經驗,

工作經驗

余淼傑余淼傑
國家傑青
國家自科委
自2016/09起
長江學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
自2016/03起
教授(北大破格)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自2014/08起
訪問教授
日本神戶大學經濟研究所(RIEB)
2017/08
客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
2015/01-15/06
訪問教授
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系
2015/07-15/09
副教授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2010/08- 14/07
助教授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2006/09- 10/07
客座助教授
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
2005/09–06/08
講師
美國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系
2005/06 -05/08

教育背景

經濟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校區(導師:Robert Feenstra) 2005年
經濟學碩士,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2000年
經濟學學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會計) 1997年

研究方向

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教學興趣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個體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中國經濟

公共服務

行政
1.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2016 年 5 月起)、 學術委員會委員、 黨委委員
2.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代理副院長(09/2015-04/2016)
學術期刊編輯
3. China Economic Journal 副主編 (2014 年起)
4. China Economic Review 編委 (2011 年起)
5. Economic Systems 編委(2017 年起)
6.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5 特刊主編
7. 《國際商務研究》編委 (2016 年起)
8. 《巨觀質量研究》編委 (2016 年起)
9. 《國際貿易問題》 編委 (2018 年起)
學術委員
10. 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2016 年 7 月起)
11.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委員(2016 年 5 月起)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自 2017 年起)
13. 北京當代經濟學基金會學術委員(2016 年起)
14.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成員
15.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扶貧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15/9)
16.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財經教育分會經濟學專業協作組副理事長(2017 年起)
17. 中國國際貿易研究會(CTRG)副會長
評審專家
18. 教育部長江學者評審專家(自 2016 年起)
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評審專家(2017 年)
20 國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工作第三方評估組組長
專家顧問
21. 國務院參事室特聘項目專家
22. 財政部國際司特聘財經顧問(2011-2012)
23. 福建自貿區第一批建設顧問(2016-2018)
24. 濟南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專家(2017 起)
25.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專家顧問(2015-2018)
26. 國家創新論壇 300 人成員
27.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項目特聘專家(2012-2013)
28. 亞洲發展銀行研究院(ADBI) 項目特聘專家
29. 東協東亞經濟研究所(ERIA) 項目特聘專家
30. 英國諾丁漢大學全球經濟政策研究中心(GEP)校外研究員
31. 日本愛知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10-2013)
32.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學會理事
33. 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首屆理事會理事
34.《天下潮商》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特約研究員
35. 國家商務部世界經濟資料庫項目負責人(2006-2008)
36.浦山中銀國際經濟學優秀論文評選委員
37.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諮詢專家
38. 廣東省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華僑板”理事會專家理事(2015-2018)
39.《中國企業對外貿易景氣指數》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40.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專家委員
41. 瞭望智庫首批入駐專家

獎勵

發表論文曾被英國皇家經濟學會評為年度最佳論文,並獲英國皇家經濟學會獎,是首位獨立獲得該獎的華人經濟學家。曾獲全國發展經濟學研究最高獎—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第14屆北京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並四次獲得全國國際貿易研究最高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著作《加工貿易與企業生產率》獲劉詩白經濟學獎、胡繩青年學術研究獎、全國貿易發展研究獎。同時教學深得學生好評,曾獲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北京大學曹鳳岐金融教學優秀獎。時評《“貿”似如此》曾被評亞馬遜中國外貿最暢銷書。 
研究方面:
1. 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年鑑》 全球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年度十大最佳英文論文 2017 年
2. 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年鑑》 全球國際貿易年度十大最佳中文論文 2017 年
3.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2017 年
4. 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2017 年
5. 第十三屆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7 年
6. 兩篇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年鑑》 全球國際金融、對外投資 2016 年最佳中文論文
2017 年
7. 第十四屆北京市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7 年
3
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編號: 16AZD003), 2016 年
(《企業創新與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和質量升級研究》)
9. 第十九屆全國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論文獎) 2016 年
10. 第六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 2016 年
11. 黃廷芳/信和青年傑出學者獎 2016 年
12.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編號: 71625007) 2016 年
13. 英國皇家經濟學會獎(Royal Economic Society Prize) 2016 年
14. 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 2016 年
15. 兩篇論文入選《世界經濟年鑑》 全球總量經濟學 2014 年最佳中文論文 2016 年
16. 第七屆全國商務發展研究獎 2015 年
17. 2015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負責人
(《產品質量、企業績效與國際貿易研究》 , 編號: 15JJD780001) 2015 年
18. 第七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提名獎 2015 年
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面上項目(編號 71573006)負責人 2015 年
20. 全國第二屆劉詩白經濟學獎(著作獎) 2014 年
21. 第十八屆全國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論文獎) 2014 年
22.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成績突出獎(2014-2015)
23. 國務院參事室“十三五”重點課題-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研究 2014 年
24. 北京大學第十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3 年
25. 第十六屆全國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二等獎 2010 年
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青年項目(71003010)負責人 2010 年
27. 日本住友財團 2010 年度研究資助 2010 年
28. 2009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09&ZD020) 子課題負責人 2009 年
29. 第十五屆全國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8 年
30. 北京大學第十屆桐山教育基金研究資助 2008 年
31. 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資助 2007 年
32. 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人文研究獎 2004 年
教學方面:
33. 北京大學曹鳳岐金融教學優秀獎 2016 年
34. 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2012-2013 年度) 2013 年
35. 北京大學教材建設立項資助 2011 年
36. 北京大學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演示競賽二等獎 2010 年
37. 北京大學研究生重點課程建設資助 2009 年
38. 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經濟系傑出助教獎 2005 年 
組織方面:
39. 中共北京大學第十三次代表大會國發院黨代表 2017 年
40. 北京大學第 44 期幹部培訓班 2017 年
41. 北京大學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7 年
42. 北京大學幹部境外培訓學習調研項目(歐洲) 2016 年
43. 青年長江學者研修班(延安) 2016 年
44. 全國高校青年教師黨員培訓示範班結業(井岡山) 2015 年
45. 北京大學第 4 期中青年骨幹研修班結業 2013 年

研究成果

中英文論文

1. The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of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Firms, (withTian Wei, and Fan Zhang),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6, 9(2), pp. 209-219.
2. Un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 in China? Role of Processing Trade, (with MiDai and Madura Maitr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6, 121, pp.177-189.
3.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Firm Productivity, and Credit Constraints: Evidencefrom Chinese Firms,” (with Bijun Wang, Yuyan Tan, and Yiping Huang), PacificEconomic Review, 2016, 21(1): pp.72-83.
4. “Input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irm R&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with Wei Tian), The World Economy, forthcoming.
5.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hina-US BIT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s,” (with FanZhang), China Economic Journal, 2016, 9(1), pp. 47-64.
6.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f China’s Growing Trade and its Role to theWorld Economy,” (with Ken Chan),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6, 21(1), pp.32-34
7. “Processing Trade, Tariff Reductions, and Firm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Firms,”Economic Journal, 2015, 125(585), pp. 943-988.
--The paper won the 2015 Royal Economic Society Prize for the Best Paper Award
8.“Democracy and the GATT/WTO Accession Duration,” (with Ka-fu Wong), Review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5, 19(4), pp. 843-859.
9. “Processing Trade, Export Intensity, and Input Trade Liberalization: Evidence fromChinese Firms,” (with Wei Tian),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conomy, 2015, 20(3), pp.444-464.
10.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of China’s Growing Trade and Asia-Pacific Trade Agreements,” (with Jiandong Ju),China Economic Journal, 7(2), pp. 1-3.
11.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and Exporters' Profitabi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Sectors,”(with Zhonghua Liang),China Economic Journal, 7(2), forthcoming.
12. “Import, Firm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 Complexity,” (with Jin Li),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2014, 65(2), pp. 178-192 (SSCI).
13. “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ory andApplication to China,” (with Robert Feenstra, Zhiyuan Li), 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 2014,96(4), pp.729-744.
14.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Trade Protection 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Wei Tian),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8(2), pp. 231-253, 2014 (SSCI).
15. “Trade Liberalization, Product Complex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with Guangliang Ye and Baozhi Qu),The World Economy,2013, pp. 913-934 (SSCI).
16. "Firm R&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Learning by Exporting: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Mi Dai),The World Economy,2013, pp. 1131-1145 (SSCI).
17. “Does R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Yuan Decrease Imports to the U.S. from China?”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012, 30(4), pp. 533-547 (SSCI).
18. “China and India: Trends in Trade over the Last Decade” (with Wei Tian),Journal of China and Global Economics2012 (1), pp. 27-38.
19. “Trade, Democracy, and the Gravity Equ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0, 91(2), 289-300 (SSCI).
20.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Electoral Outcome,”CATO Journal, vol. 29(3), 2009, pp. 523-557 (SSCI).
21. “Labor, Demography, and the Export-Oriented Growth Model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2009(5), pp. 61-78 (with Yang Yao)
22. “R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Yuan and Triad Trade: A Gravity Assessment”,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9, 20, pp.655-668. (SSCI)
23.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Bilateral Direct Investment”,Frontier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07, 2(2), pp. 250-274.
24. “Trade Politics: A Brief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6, Vol. 5 (5), pp. 1-9.
25.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Corporate Ownership and Control, fall 2007, Vol. 5(1), pp. 493-499.
26. 《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中國應積極主動尋求加入TPP》,《國際經濟評論》,2016年第2期,第39-56 頁。
27. 《貿易自由化與進口中間品質量升級:來自中國海關產品層面的證據》(與李樂融合作),《經濟學(季刊)》,2016年
28. 《進口類型、行業差異化程度與企業生產率提升》(與李晉合作),《經濟研究》,2015年第8期,第 85-97頁。
29. 《融資約束是否抑制了中國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基於製造業企業層面數據的經驗研究》(與王碧珺、譚語嫣、黃益平合作),《世界經濟》,2015年第12期,pp. 54-78.
30. 《中國和東協貿易及產業比較優勢研究》(與崔曉敏合作),《國際商務研究》,2015年第4期,第5-15 頁。
31. 《外向型對外直接投資與母公司生產率-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異質性的考察》(與袁東、李霖潔合作),《南開經濟研究》,2015年03期 ,第38-58頁
32. 《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企業出口產品決策》(與王雅琦合作),《金融研究》,2015年第4期,第19-33頁
33. 《對《中國企業“出口-生產率悖論”研究綜述》的評論》,《世界經濟》,2015年第5期,第 180-182 頁。
34. 《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與減貧》(與林毅夫合作),《世界經濟文匯》,2015年第1輯, 第3-35 頁。
35. 《貿易自由化與中國勞動需求彈性:基於製造業企業數據的實證分析》(與梁中華合作),《南方經濟》,2014年第10期, 第1-12頁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國際貿易研究》2010年第9期全文轉載。
36. 《貿易自由化與中國勞動收入份額:基於製造業貿易企業數據的實證分析》(與梁中華合作),《管理世界》,2014年第7期, 第22-31頁(CSSCI)。
37. 《中間品貿易自由化和企業研發:基於中國數據的實證分析》(與田巍合作),《世界經濟》,2014年第6期,第1-24頁(CSSCI)。
38. 《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出口企業盈利能力:基於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與梁中華合作),《金融研究》,2014年第7期(CSSCI)。
39. 《對外改革,對內開放,促進產業升級》 (與王賓駱合作),《國際經濟評論》,2014年第2期,第49-60頁(CSSCI)。--作為書的一章被收集到《創造公平開放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莫乾山會議 2012文集》中。
40. 《中國出口企業生產率之謎:加工貿易的作用》(與戴覓、Madura Maitra合作),《經濟學(季刊)》,2014年,13(2), 第675-698 頁(CSSCI)。
41. 《人口結構與國際貿易》(與田巍、姚洋、周羿合作),《經濟研究》,2013年11月,第87-99頁(CSSCI)。-該文被評為《經濟研究》2013年度最佳論文,入選收錄到天則所2013年《中國經濟學》。-該文獲2014年第18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
42. 《生產率、信貸約束與企業出口:基於中國企業層面的理論和實證分析》(與李志遠合作),《經濟研究》,2013年6月,第85-100頁(CSSCI)。--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國際貿易研究》全文轉載。
43. 《企業出口強度與進口中間品貿易自由化: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 (與田巍合作),《管理世界》,2013年1月,第28-44頁(CSSCI)。
44. 《人民幣升值與中美貿易:基於引力模型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與田巍合作),《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7卷2期,第47-65頁(CSSCI)。
45. 《企業生產率和企業“走出去”對外直接投資:基於企業層面數據的實證研究》(與田巍合作),《經濟學(季刊)》,2012年,11(2),第383-408頁(CSSCI)。
46. 《企業出口前研發投入、出口及生產率進步—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的證據》 (與戴覓合作),《經濟學(季刊)》,2011年,11(1),第211-30頁(CSSCI)。
47. 《加工貿易、企業生產率和關稅減免—來自中國產品面的證據》,《經濟學(季刊)》,2011年,10(14),第1252-1280頁(CSSCI)。
48. 《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其國會選舉結果的經濟學分析》,《經濟學報》,2011,第5輯,第115-131頁(CSSCI)。
49. 《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來自企業層面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10(12),第97-110頁(CSSCI)。
50. “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和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與姚洋合作),《金融研究》,2009(9), pp. 1-14. (CSSCI)。
51. “我國價格剪刀差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與計量實證”(與林毅夫合作),《經濟研究》,2009(1),pp.42-56. (CSSCI)。
52. “貿易全球化和國家民主化”《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秋/冬季,Vol. 35, pp. 1-40。
53. “開發中國家間的民主進步能促進其雙邊貿易嗎?”《經濟學季刊》,2008, Vol. 7(4), pp. 1167-1190(CSSCI)。
54. “國際貿易的麥敕勒悖論及其驗證”,《經濟學季刊》,2008, Vol. 7(2), pp. 621-646,該文獲第15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
55. “貿易保護和政治競爭”,《經濟學報》(清華大學), 2008, Vol. 3(1), pp. 149-163.

中英文書的章節

1. “Firm Import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PRC”, Chapter 9, in Yiqing Xing (eds), “The Global Supply Chains Updating”, ADBI Institute, forthcoming.
2. “Industrial Structural Upgrading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with Justin Lin), in Adam Eddy Szirmai (eds.)The Untold Story: Structural Change for poverty reduction: The Case of the BR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thcoming.
3. “China and Indi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Performance,” with Kaliappa Kaliranjan, Yaqi Wang, and Kanhaiya Singh, in Peter Drysdale (eds.)Dealing with China and India: South and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Routledge, forthcoming.
4. “Patterns of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ASEAN-China-India Area”, Biswanath Bhattacharyay (eds.),Role of Key Emerging Economies–ASEAN, PRC, and India for a Balanced,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sia, ADBI, forthcoming.
5. “Moving Up the Value Chain in Manufacturing for China”, in Huang Yiping and Juzhong Zhuang (eds.),Can China Avoid the Middle-Income Trap? ADBI, forthcoming.
6. “Measure the Energy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pproach”, in Fuji Kimura and Xunpeng Shi (eds.),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Moving Forward: Energy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Jakarta, Indonesia. 2011, pp. 63-96.
7.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A Firm-Level Analysis,” (with Wei Tian) in Huw McMay and Ligang Song (eds.)Rebalancing and Sustaining Growth in Chin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E-press, 2012, pp.111-148.
8. “China’s Foreign Trade, WTO Accession, and Institutional Quality”, in Vo Tri Tran and Shiro Armstrong (eds),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Asian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2011, pp. 124-146.

專著、教材、書的章節

1. 專著,《加工貿易與中國企業生產率》,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該書獲第二屆劉詩白經濟學獎、第七屆胡繩青年學術獎、第七屆商務部發展研究獎)。
2. 教材,《國際貿易學:理論、政策與實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12月第2次印刷)。
3. 書的一章,“中國加工貿易:來自企業層面的經驗證據”(與田巍合作),《中國再平衡與可持續性增長》,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3月。
4. 書的一章,“人民幣匯率調整對外貿相關企業和行業的影響”(與張帆合作),《匯率博弈》,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年,第92-123頁。
5. “China’s New Role in the World Economy”, Edited with Yiping Huang, Taylor & Francis, 2012.
6. 專著,《國際貿易的政治經濟學分析:理論模型與計量實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7. 書的一章,“中國外貿三十年”,收於《中國經濟改革三十年:變與常》,鄭偉碩、羅金義主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pp. 30-73.

中英文學術期刊匿名審稿人

Economic Journal(3),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 Polic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Journal of Korean Economy, International Game Theory Review,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Economic Modeling, Economics & Politic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Asian-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 China Economic Review,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World Economy,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Transition,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 Inquiry
《經濟研究》(15)、《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 《世界經濟》、《金融研究》、《南方經濟》、《世界經濟文匯》等

國際學術學會成員

美國經濟學學會, 計量經濟學學會,美國西部國際經濟學學會,
中國經濟學學會,北美華人經濟學會,Omicron Delta Epsilon 學會

教學經驗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高級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雙學位本科課程)
國際金融 (雙學位本科課程)
國際經濟學Workshop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香港大學經濟及金融學院: 國際金融、巨觀原理
加州大學戴維斯經濟系: 勞動經濟學
倫敦經濟學院-北大夏令營:國際經濟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