榲洋底,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生長榲樹的小平地里立村建房居住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榲洋底
- 性質:地名
- 所屬區域:福建省
- 羅馬字母拼寫:Wēnyángdǐ
榲洋底,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生長榲樹的小平地里立村建房居住立的地名。
榲洋底,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生長榲樹的小平地里立村建房居住立的地名。1地名含義原為生長榲樹(柳杉)的小平地里部,故名。歷史沿革壽寧建縣後,屬壽寧縣坊隅,政和里九都。清代屬南鄉。民國時期屬鳳陽鄉。1952年屬第七區(...
榲洋是福建省的地名,1949年以前,該村祖先在榲洋立村建房居住。地名含義 榲樹多得名,故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鶴溪鄉大黍保。1950年屬第四區(托溪區)圈石鄉。1956年三區、四區合併為芹洋區後,屬託溪鄉。1959年撤區改社屬託溪公社際底大隊。1963年併入芹洋區,屬託溪小公社際底大隊。1965年撤區並社...
榲洋村又稱溫洋。相傳南宋寶祐年間,家住犀溪的楊聰,牧養了數十頭耕牛,放之山上,一年冬天,天下大雪,耕牛數日未歸,主人擔心牛凍死山中,便沿山尋找,見一高山盆地,榲木成林,林中有一清澈見底的天然湖泊,湖面雲霧繚繞,並未積雪,數十頭耕牛安臥湖邊。楊聰認為此處一定是風水寶地,就從犀溪村舉家遷居於此...
榲當洋水電站 榲當洋水電站,1974年,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在榲當洋村建立榲當洋電站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電站位於坑底鄉榲當洋村,以村名命名,故名。歷史沿革 建於1974年,於1989年因無人管理荒廢。
壽寧縣榲當洋國小 壽寧縣榲當洋國小,1998年,為實現素質教育,保證教學質量成立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該國小位於坑底鄉榲當洋村,以村名命名,故名。歷史沿革 學校建於1998年。於2006年重修。於2014年因無生源荒廢。2015年改成村委會。
劉厝村位於福建省壽寧縣鳳陽鄉的西北部,離鳳陽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海拔847米,2006年底通了水泥公路。村落面積9.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311人,306戶,轄劉厝、外橋頭、東村、彭泥洋、榲洋底5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劉厝村環境優美,村中小溪穿村而過,溪水清澈透明,兩岸民房錯落有致,村旁四周古木參天,...
榲洋村古稱溫洋。相傳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家住犀溪的楊聰,牧養了數十頭耕牛,放之山上,數日未歸,因擔心牛凍死山中,便沿山尋找了三十多里,見一高山盆地,榲木成林,林中有一清澈見底的天然湖泊。湖面雲霧繚繞,並未積雪,數十頭耕牛安臥湖邊。楊聰認為此地異常,定是一塊風水寶地,就舉家從犀溪村...
穆陽溪,上源在政和縣境內,幹流稱蛟龍溪(周寧縣稱榲洋溪),發源於鷲峰山脈北端東南側鎮前鄉半源(《周寧縣誌》稱黃華坑),流經下園、角坂、鎮前、富壟等村,與俊溪匯合後經黃坦、下榲洋、前洋,在峰盆下2公里處進入周寧縣境。流域面積335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259平方公里。全長31.8公里,平均坡降10....
吳志居(1916年-1936年),男,福建省壽寧縣大安鄉榲洋村人。1932年參加革命,福壽游擊隊員。1936年7月離開麻竹宅後犧牲。人物生平 1935年3月參加革命鬥爭,時任福壽(福安、壽寧)紅軍游擊隊戰士。參加了福壽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浙南蘇區的三年游擊戰爭。犧牲情況 1936年7月離開麻竹宅後犧牲,安葬於...
禾洋村,舊稱榲洋村,位於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西部,離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縣城74公里,西南接建甌市,西北同星溪鄉接壤,833縣道橫貫全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之一。2016年11月9日根據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禾洋村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歷史沿革 ...
陳必洋,福建省烈士。陳必洋(1902-1937),福建省壽寧縣坑底鄉榲當洋村人。1933年3月參加革命鬥爭,歷任壽寧西區榲當洋村紅帶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自衛武裝)隊員,壽寧西區蘇維埃政府的地下交通員。參加了壽寧西區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反“圍剿”游擊戰爭。1935年初閩東紅軍主力轉戰外線後,堅守交通站...
陳祥慶(1927.2-)男,漢族,浙江省紹興市人。1949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195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副處長-陳祥慶 曾任安徽省交通廳工業科技處副處長等職,其事跡被收入2007年8月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開國將士風雲錄》一書中。壽寧烈士-陳祥慶 陳祥慶(1897-1933)福建省壽寧縣坑底鄉榲當洋村人。1933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