榪杈:將三根或四根直徑12厘米~16厘米,長4米~6米的圓木,用鐵絲紮成三腳或四腳架,每兩腳之間用撐木固定的構件。榪杈前兩腳叉開成45°角,後腳與前腳組成的平面約成65°角。前腳常比後腳短0.5米~1.0米。在撐木上以塊石或石籠壓載,穩定性較好,可作為多種水工建築物的構件。
中國四川省都江堰的活動攔水壩,就是用榪杈和滿裝卵石的竹籠做成的。公元前256~251年間,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工程中即曾成功地使用榪杈修建擋水壩和導水堤。
榪杈:將三根或四根直徑12厘米~16厘米,長4米~6米的圓木,用鐵絲紮成三腳或四腳架,每兩腳之間用撐木固定的構件。榪杈前兩腳叉開成45°角,後腳與前腳組成的...
榪叉,別稱榪槎,用來擋水的三腳木架。...... 榪叉詞語分開解釋: 編輯 榪:榪(榪)mà床前橫木。榪(榪)mǎ〔榪杈〕三腳木架。 槎:槎chá木筏:浮槎。泛槎。...
中國四川省都江堰的活動攔水壩,就是用榪杈和滿裝卵石的竹籠做成的。...... 中國四川省都江堰的活動攔水壩,就是用榪杈和滿裝卵石的竹籠做成的。 中文名 榪 繁體字...
榪槎,拼音mà chá,是指亦作“ 榪杈 ”。用來擋水的三腳木架。用桿件扎製成支架,內壓重物的河工構件。又稱閉水三腳、木馬。在四川地區使用較多,明嘉靖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