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榨鼓鄉位於犍為縣城南面28.51千米的縣境邊緣,東面與鐵爐鄉接壤,南面與沐川縣新凡鄉相連,西面與清溪鎮和九井鄉比鄰,北面與孝姑鎮連界,總面積36.7平方千米,轄永豐、觀堂、麻柳、百花、芭蕉、塘溝、回龍、塘口、雙黃9個村80個村民小組及榨鼓場1個社區2個居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榨鼓場。
清末時名榨鼓場,傳說場上居民每晚子夜總是聽到從地下傳來鼓聲,人們找到了傳出鼓聲的地方後,用石頭砌成直徑3米、高1.5米、形狀如鼓的石堆,並在石堆中間栽植黃桷樹,意為壓榨鼓聲,果然此後鼓聲消失,故稱為榨鼓場。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榨鼓鄉。1951年6月將榨鼓鄉劃分為榨鼓、芭蕉、祇園3個鄉。1956年11月,3個鄉合併為榨鼓鄉。1958年9月併入孝姑人民公社。1959年7月從孝姑劃出建立榨鼓公社。1984年復為榨鼓鄉。
榨鼓鄉屬於典型的丘陵地區,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54%。2015年,全鄉耕地面積1.5萬畝(其中水田9000畝、旱地6000畝),林地1.9萬畝。鄉政府所在地距離最近的樂宜高速出口僅需20分鐘車程。全鄉硬化公路120千米,開通鄉政府到縣城客運線路,民眾外出非常便利。
經濟發展
榨鼓鄉以生薑、林竹、畜牧和水果為主要支柱產業。有生薑、生豬、鵝業和冬粉協會等4個農業專合組織,榨鼓生薑協會已向國家科協申報“
科普惠農興村計畫”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隨著
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生薑(含黃姜)、
勞務輸出、林竹、水果、畜牧和中藥材已經成為本鄉幾大支柱產業。
榨鼓鄉以生薑、林竹、畜牧和水果為主要支柱產業。有“麻柳”(生薑)農產品商標,2006年,“麻柳”姜評為“樂山市知名商標”。2007年,“麻柳”姜評為“四川省農產品知名品牌”。2010年,“麻柳”姜評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2年,“麻柳”姜獲四川省著名商標。
2015年,糧食產量8983噸。發展生薑8000餘畝,產量3.2萬噸。全年出欄優質豬肉1.2萬頭、家禽5萬隻。種植核桃4000畝、李子800畝、柑橘500畝、棗子200畝,發展砂仁150畝。土地流轉面積3000餘畝。
基礎建設
截至2015年,榨鼓鄉街道建設累計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征地面積50餘畝。建有農貿市場2000餘平方米,硬化街道800米,完成新街建設面積8800平方米,水電配套設施齊全。全鄉道路硬化120千米,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入戶路硬化率50%。移動、聯通、電信網路覆蓋全鄉,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話。有信用社、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組建專門的環衛清潔機構,配備了2輛清潔專用車和5名保潔員。建成村級垃圾池170餘個、垃圾中轉站1個,實現了垃圾不亂堆積。
建成9個不低於50平方米的村級圖書室,收有各類圖書3萬餘冊,配備電子閱覽電腦14台。建有10個不低於150平方米的村級文化活動場所,安裝有室外體育健身設施10套。建有敬老院1所,管理人員3人,2008年創建省級達標敬老院。
中學1所(榨鼓中學)、國小3所(榨鼓中心國小、芭蕉國小、回龍國小),教師66人,學生880人。2015年,對現有學校教學樓和住宿樓進行了改擴建,中學建有約2000平方米運動場。幼稚園1所,教職工4人,在園幼兒25人。
2015年,建有村級標準衛生室9個和中心衛生院1個,鄉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1.85畝,建築面積640平方米,醫護人員10名,住院病床20張。
人口數據
總人口 | 10723 |
男 | 5684 |
女 | 5039 |
家庭戶戶數 | 321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708 |
家庭戶男 | 5675 |
家庭戶女 | 5033 |
0-14歲(總) | 2520 |
0-14歲男 | 1374 |
0-14歲女 | 1146 |
15-64歲(總) | 7376 |
15-64歲男 | 3884 |
15-64歲女 | 3492 |
65歲及以上(總) | 827 |
65歲及以上男 | 426 |
65歲及以上女 | 40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