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18世紀,榨菜未發明以前,民間做包包菜(青菜頭)鹹菜只供家庭食用。大的寺廟種植包包菜,製作泡菜和乾鹹菜,除可供自食外,主要用於廟會筵席,招待香客。而涪陵人邱壽安發現了榨菜蘊含的商機,組織改進加工技術,將這種新的青菜頭醃菜製品命名為“榨菜”,投放商品市場,並不斷培育和開闢銷售市場,開啟了中國榨菜業的先河。
清光緒年間,邱壽安在湖北宜昌開設“榮生昌”醬園,兼營多種醃菜業務,家中雇有資中人鄧炳成負責乾醃菜的採辦整理和運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帶的青菜頭豐收,鄧炳成看到菜多難於加工,於是與邱家婦女們商量,試著仿照大頭菜的全形醃製法,將青菜頭全部製成醃菜。醃製好後,他去宜昌時順便捎帶兩壇給邱壽安嘗新。酒席上,邱壽安用它來待客,結果他的朋友及同行都一致覺得鮮香可口。於是,邱壽安頓生謀利之念,決定將它投放市場。
1899年正月,邱壽安趕回老家,以鄧炳成為技師安排大量製造青菜頭醃菜。初醃後,用壓豆腐的木箱榨除鹽水。邱壽安就把這種用木箱除鹽水後製成的新的醃菜製品取名為“榨菜”,並把當年生產的榨菜全部運銷宜昌,獲利十分可觀。看到榨菜有如此發展情景,邱壽安於是嚴令家人及長工保密加工方法,連年擴大生產和銷路。
1908年,邱壽安之弟邱翰章因經商順便捎運80壇榨菜試銷上海。當時無人問津,邱翰章在報上登廣告,又以切細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場所分送行人,並附上食用說明書,產品漸為消費者接受。
1910年,上海已能銷四五百壇,時已有人將其轉運國內其他市場,以至南洋各地。
1912年以後,邱氏加工榨菜的技術逐漸傳開,涪陵榨菜加工業才開始興起。
工藝特徵
涪陵榨菜形成了壇裝、軟袋小包裝、聽瓶盒裝三大包裝系列上百個品種。全形、絲、塊、片、顆粒、醬以及鮮味、爽口、麻辣、廣味、五香、保健和其他食品配製的新品種、新風味。
工藝流程
涪陵榨菜的製作全靠手工勞動,工藝繁雜,技術難度和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其生產採用原始的風乾脫水及“三醃”加工工藝,整個製作流程包括原料(青菜頭)收購、剝皮、穿串、上架脫水、下架、第一次醃製(加食鹽)、起池囤壓、第二次醃製(加食鹽)、起池囤壓、修剪看筋、整形分級、淘洗、囤壓醃水(壓榨)、配輔料、後期發酵、裝壇、清封壇口、套竹簍、成品等多個複雜的技術環節。
去皮初醃
將榨菜頭修去廢皮,抽出老筋,剪去耳朵,使菜塊光滑整齊,放入缸或池內。每100千克菜頭用食鹽3—3.5千克,分層下菜加鹽,輕踏,踏到鹽溶化為止。初醃48小時後,利用缸內滷水淘洗出缸。然後再人缸復醃,每100千克原料加食鹽7—8千克,分層撒鹽,並踏實,用竹篾封口,並加重物壓實,經16—8天醃製即可出缸。
修剪整形
復醃出缸後,在原滷水中淘洗乾淨,再修剪皮、筋、耳,去掉黑斑爛點。剪修合格的菜塊分級整形,剖切成形,使菜塊美觀。
淘洗上榨
將菜塊淘洗3次,使菜塊泥沙脫淨,然後上榨,榨析率一般菜塊為60%—68%,小菜塊為77%—80%。當天出榨後剩餘的菜塊應倒人鹽滷中防止變質。
配料裝壇
四川涪陵榨菜的醃製配方為:榨菜100千克,食鹽4千克,辣椒粉11.5千克,混合香粉1.2千克,甘草粉50克,花椒70克,白醋50克。混合香粉的配料比例為:八角茴香55%,山奈10%,甘草5%,桂皮10%,白鬍椒10%,薑片10%。將上述配料混合磨成細粉分兩次按配方與菜塊拌勻,及時裝壇。裝壇時應裝實,排出空氣。離壇口2厘米蓋一塊竹簾,在竹簾上撒一層鹽,用曬乾的鹹榨菜葉塞緊壇口。經15—20天后,逐壇檢查,如壇面菜塊起白花,應挖掉另加塞口菜。壇口塞緊,逼滷水溢出,上面撒鹽、椒粉蓋面,乾鹹菜葉塞口,泥封壇口,1—2個月可上市。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涪陵榨菜的營養比較高,含有多種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C。而且含量豐富,蛋白質比甘藍多一倍,比大白菜多三倍;糖類比甘藍多十倍,比大白菜多三點五倍;鐵比甘藍多三倍,比大白菜多二十三倍。因此,涪陵榨菜不但是一種刺激味覺、增進食慾的調味小菜,而且也是一種營養豐富、有助消化的佐餐佳品。
傳承現狀
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外流和三峽庫區內河灘地區的淹沒,涪陵榨菜的加工製作日趨衰微。老一代的榨菜製作技師已越來越少,涪陵榨菜傳統製作技藝瀕臨失傳,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萬紹碧,女,2018年,萬紹碧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市涪陵區申報。申報項目:榨菜傳統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直接、間接與基地農戶簽訂收購協定,落實“保護價”收購措施,大力發展原料基地建設。2004 年起,公司在涪陵區21個鄉(鎮、辦事處)的124 個村,251 個農業社建立基地158500畝。
社會影響
涪陵榨菜與德國的甜酸甘藍、法國的酸黃瓜齊名,被譽為世界三大名醃菜。
1951年,涪陵榨菜獲得巴拿馬國際金獎。
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烏江”牌榨菜先後獲得“中國名牌產品”和“產品質量免檢證書”、榨菜行業首枚“中國馳名商標”“消費者最喜愛產品”“消費者信得過商品”“重慶市名牌農產品”“最暢銷產品獎”等榮譽。烏江產品先後通過了原產地標記註冊、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和QS認證、美國“FDA認證”。
涪陵榨菜共獲國際、國內省部級以上金、銀、優質獎100餘個(次)。2005年“涪陵榨菜”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審定。2009年“涪陵榨菜”證明商標被評為“2009 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地理商標、農產品商標60強”;被亞太地區地理標誌國際研討會稱讚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成功典範”。
文化軼事
相傳,清朝道光年間,忠州(今重慶忠縣)有個叫邱正富的人,家世富裕,終日雞鴨魚肉,致使食慾大減,身體消瘦。
一天夜裡,他入睡後見一鶴髮童顏老者走來給他看相,說他是有福之人,並說道:“涪州天子殿包包菜泡菜最能送食,施主何不一試?”邱正富一夢醒來,半信半疑,最後決定去涪州( 今涪陵)天子殿進香。
進香後,他有幸嘗到了好幾種香脆可口的鹹菜,其中一種泡菜顏色青綠而入口嫩脆,特別送食。飯畢,他找到長老,問泡菜是怎么做的?長老答道,系本地包包菜泡製,接著又帶他去廟後菜園觀賞。邱正富喜愛這鹹菜,百般懇求長老給些種子帶回去栽種。於是,長老吩咐小和尚弄了一小勺種子給他,並教其栽種和製作。
回家後,邱正富讓長工在自己的菜園裡種植,制出的泡菜雖不及天子殿的嫩脆,但還不錯。於是,他的食慾好了起來,精神狀態也漸漸好了起來。而第二年再種時,他發現那菜長不出包包了,以為是自己心不誠,結果又去天子殿進香,並獻上一大筆善資。他再次從天子殿討回種子,頭年長得很好,到第二年又與原來一樣。他覺得奇怪,心想是不是土質的問題。於是,他就到涪州天子殿以東洗墨溪買下一塊地,舉家遷至涪州。從此,他年年都有泡菜、鹹菜享用,活到了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