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榨匠
- 名字來源:於技術活
- 第一道工序:炒籽
- 現狀:榨坊早已在鄉村絕跡
職業特點,職業現狀,
職業特點
打榨屬於技術活,因而打榨佬被稱之為榨匠。打榨的第一道工序自然是炒籽。炒籽放在大沙鍋里炒。大沙鍋用粘泥壘成圓瓮形狀。瓮子高出鍋沿五六寸左右。鍋上吊有一個木製的抄子,炒籽的人利用槓桿原理把鍋里的生菜籽炒熟。炒熟的菜籽再上石碾碾碎。石碾為圓形鳳凰石碾盤,直徑約1米5左右,重達數千斤。石碾糟鑲在地上,圓周為數丈。牛便拉著石碾盤圍著石碾糟轉動,把菜籽碾碎。碾碎的菜籽再次放鍋里炒熱,然後放鐵箍里用赤腳踩成圓餅。踩好的圓餅依次放進木榨里,稱之為上榨。木榨又叫榨合,高約數丈。踩好的圓餅就放在木榨的中間,放好後再用木楔撞緊。在距木榨二三米的地方吊著一棵粗大的撞桿,長約三四米,頭粗尾細,宛如一個巨鯨吊在那裡。打榨就是掄著那根巨大的撞桿撞擊木楔,油便順著木榨流了下來。整個打榨的過程中,最吸引人,或者說最具審美力的就是掄撞桿打榨了。
打榨一般為二人同時運作。其中掌執撞桿中心部分的,稱之為打。另一人掌執柱子,幫助帶動的,稱之為帶。打榨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兩人必須融為一體,無論是腳步、身體,還是號子都必須一致。打榨之前,兩人先將撞桿往前遊動兩下,這兩下不撞擊撞桿,為最後猛烈的一擊做準備。第三下兩人同時喊一聲短促而有力的號子:“嗨!”然後後退,並且打者立刻轉身,將撞桿舉過頭頂,再轉身向前,兩人再次同時喊一聲高哼有力的號子“依喲嗨”,猛地向木楔撞去。這一整套運作叫“鷂子翻身”。這是一套難度最大的動作,從腳步來看,有墊、轉、跨、跳,而身體則有伸、傾、仰、俯,其眼必須是炯炯有神,全神貫注。所以我時常在想,打榨是不是舞蹈家發明的呢?你看那悠悠轉動的碾盤,上下翻飛的抄子,前後遊動的撞桿,輕盈變化的腳步,婀娜多姿的身體,哪一樣不洋溢著舞蹈的氣氛呢?還有,那抄鍋的沙沙聲,那石碾轉動的吱格聲,那高哼的號子聲,那撞擊的鏗鏘聲,哪一樣又不是優美的音樂呢?!
職業現狀
木榨現在早已被效率更高更省力的電力榨油機取代了,榨坊早已在鄉村絕跡。但榨油機所榨的油卻趕不上木榨的油的香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