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羅鎮會議舊址

榜羅鎮會議舊址

榜羅鎮會議舊址位於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5年9月27日,中國共產黨在此地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史稱“榜羅鎮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榜羅鎮會議舊址
  • 地理位置:甘肅省通渭縣榜羅鎮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址簡介,歷史沿革,文物保護,

舊址簡介

榜羅鎮會議舊址位於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
1935年9月27日,由毛澤東、彭德懷、張聞天、葉劍英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到達榜羅鎮,在此召開“榜羅會議”,解決了紅軍長征最終以陝北為落腳點的問題。
榜羅鎮會議解決了俄界會議所未能解決的在陝甘建立根據地的具體目的和問題,確定了包圍與擴大陝北蘇區根據地的重大決策,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榜羅鎮會議遺址位於榜羅鎮區中心,主要包括以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羅會議紀念館為中心的17處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住宿舊址、紅軍警衛團駐地舊址、紅軍住宿舊址一條街、連以上軍政千人幹部會議舊址和紅軍長征出入境榜羅鎮路線遺蹟。榜羅鎮會議遺址境內現存有各類紅軍長徵用過並遺留的文物達1130件,其中現存於榜羅紅軍長征紀念館446件,其餘684件散落於當地農戶家中。
1935年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榜羅國小,現僅存毛澤東和張聞天住宿處,均為土木結構民居建築,1979年改建為紅軍長征紀念館。中共中央和紅軍主要領導同志的住宿舊址分布於全鎮多個地方,共17處,包括博古、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葉劍英、任弼時、聶榮臻、林彪、賀龍、肖克、王稼祥、陸定一、肖華、關向應、張雲逸、楊尚昆、羅榮桓等領導同志的住宿舊址,均為清末民國時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築,土木結構,單坡硬山頂式。榜羅鎮會議舊址還包括紅軍連以上幹部千人大會會議舊址、党家堡戰役遺址、朱家堡戰鬥遺址、紅軍駐宿一條街和紅軍飲馬池遺址等。

歷史沿革

榜羅鎮會議:
1935年9月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即改編後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或稱“北上抗日先遣隊”)約8000人在中共中央及紅軍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彭德懷、林彪、葉劍英等同志領導下長徵到達榜羅鎮。
9月27日晚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在榜羅國小校長辦公室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緊急會議,即著名的“榜羅鎮會議”。會議分析了當時國際國內的新形勢,討論了黨中央今後的戰略方針,進而改變了9月12日俄界會議制定的在接近蘇聯地區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既定方針,正式做出了把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陝北,以陝北蘇區作為領導中國革命大本營的偉大決策。
9月28日凌晨,秋雨濛濛,陝甘支隊在榜羅國小門前打麥場上的核桃樹下召開了支隊連以上軍政幹部千人大會。毛澤東、張聞天、彭德懷、林彪等出席會議,毛澤東首先做了形勢報告,指出了日本侵略我國北方的嚴重性,闡述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偉大意義,接著介紹了陝北根據地的狀況,分析了陝北可以成為抗日前線的政治、經濟條件,提出了避免同國民黨軍隊作戰,儘快到達陝北蘇區的行動方針。隨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支隊指揮員彭德懷等同志分別講了話,進而闡述了北上抗日的意義,同時要求整頓軍容軍紀,做好進入陝北蘇區的準備,開展民眾工作和壯大紅軍隊伍。
29日清晨,陝甘支隊全體將士陸續撤離榜羅鎮向北經文樹川、第三鋪及溫泉於當天到達通渭縣城。
紅二、四方面軍過境榜羅鎮:
1936年10月12日,由賀龍、肖克、任弼時、關向應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指揮部第二軍、第三十二軍經武山縣榆盤鎮進駐榜羅鎮,並在該地留宿兩天一夜。
1936年9月3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先遣部隊進入榜羅鎮,10月份主力部隊過境榜羅鎮並留宿兩天一夜。

文物保護

1978年7月1日,甘肅省革命委員會在榜羅鎮打麥場上立碑公布紅一方面軍連以上軍政幹部千人會議舊址。
1979年當地政府在上級的領導和關懷支持下,在原榜羅國小舊址修建成了榜羅紅軍長征紀念館。
1981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榜羅鎮會議遺址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中共定西地委、行政公署命名榜羅鎮會議遺址為地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中共甘肅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榜羅鎮會議遺址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2004年12月榜羅會議遺址被中辦、國辦列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2008年實施了景區道路、給排水、環境整治及旅遊廁所等工程,建成了榜羅會議展陳館一座。
2013年05月03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在全國1943處重點文物保護名單中,榜羅鎮會議遺址入選“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保護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