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榆莖,中藥名。為榆科植物榔榆Ulmus parvifolia Jacq.的莖。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台灣、西藏等地。具有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腰背酸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榔榆莖
- 別稱:雞籌仔莖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蕁麻目
- 科:榆科
- 屬:榆屬
- 種:榔榆
- 分布區域: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台灣、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莖。
性味
味甘、微苦,性寒。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通絡止痛。
主治
腰背酸痛。
相關配伍
治腰背酸痛:榔榆莖15-30g(洗淨,切碎),豬脊骨數量不拘。和水、酒適量各半,燉服。(《閩南民間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均可採收,鮮用。
形態特徵
榔榆,又名公心木、朗榆、雞籌仔、小葉榆、橋皮榆、枸絲榆、秋榆、脫皮榆、鐵樹、雞瘤、鐵枝子樹、蚊榔樹、蚊子樹、豺皮榆、田柳榆、榔皮樹、地頭樹、田柳樹。落葉喬木,或冬季葉變為黃色或紅色宿存至第二年新葉開放後脫落,高達25米,胸徑可達1米;樹冠廣圓形,樹幹基部有時成板狀根,樹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剝落,露出紅褐色內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當年生枝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芽卵圓形,紅褐色,無毛。葉質地厚,披針狀卵形或窄橢圓形,稀卵形或倒卵形,中脈兩側長寬不等,長1.7-8(常2.5-5)厘米,寬0.8-3(常1-2)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偏斜,楔形或一邊圓,葉面深綠色,有光澤,除中脈凹陷處有疏柔毛外,余處無毛,側脈不凹陷,葉背色較淺,幼時被短柔毛,後變無毛或沿脈有疏毛,或脈腋有簇生毛,邊緣從基部至先端有鈍而整齊的單鋸齒,稀重鋸齒(如萌發枝的葉),側脈每邊10-15條,細脈在兩面均明顯,葉柄長2-6毫米,僅上面有毛。花秋季開放,3-6數在葉腋簇生或排成簇狀聚傘花序,花被上部杯狀,下部管狀,花被片4,深裂至杯狀花被的基部或近基部,花梗極短,被疏毛。翅果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0-13毫米,寬6-8毫米,除頂端缺口柱頭面被毛外,余處無毛,果翅稍厚,基部的柄長約2毫米,兩側的翅較果核部分為窄,果核部分位於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花被片脫落或殘存,果梗較管狀花被為短,長1-3毫米,有疏生短毛。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3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山地及疏林中。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台灣、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治腰背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