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文廟

榆次文廟,在榆次市區內的龍王廟街北側,為榆次現存最古的建築,為北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縣令龔父主建,金、元、明、清以及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建築範圍也隨之擴大,至民國初年,孔廟占地北至任家巷,南至龍王廟街,東至奎樓院,西至射圃,南北長27.7丈,東西寬19.4丈,占地約8.8畝。民國八年,又在文廟西側購置舊民房,建台植杏,周環花牆,並仿照山東曲阜杏壇匾額上的篆字制了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次文廟
  • 外文名:Yuci Confucious'Temple
  • 位置:榆次市區內的龍王廟街北側
  • 始建年代:北宋鹹平二年(公元999年)
  • 面積:23000平米
  • 主要建築:影壁、石牌樓、欞星門,大成殿等
  • 建築面積:6000平米
建築情況,價值與保護,具體情況,地理位置,

建築情況

榆次文廟是榆次城內古廟中規模最宏的的建築,尤其是其中的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以及前面的戟門、欞星門等都是斗拱迭集、飛檐高啄。歷來為榆次最高學府住地,可惜文革以來,被陸續拆除,僅存戟門以前的一小部分明代建築。
榆次文廟
2004年榆次區對榆次文廟進行了修復和重建,修復後的文廟,主要建有影壁、石牌樓、過街木坊、欞星門、泮池橋、狀元橋、大成門、名宦祠、鄉賢祠、神廚所、齋宿所、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東西學宮、廊廡等,占地面積達到23000平米,其中建築面積6000平米。大成殿是文廟的中心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殿內供奉有先師孔子塑像,孔子塑像兩側供奉有顏回、曾參、孔仍、孟軻等儒家代表人物的塑像。

價值與保護

榆次文廟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的文廟是榆次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群之一,是榆次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榆次文廟,古晉中人仰止的精神高山。

具體情況


文廟始建於大宋成平二年,以後歷代均有修繕,現存建築為明代遺作。原來的文廟僅剩欞星門,泮池,狀元橋以及大成門。建築破舊不堪,院內垃圾滿地。2004年進行了重修,並且重建了大成殿。
文廟的大門是“欞星門”。欞星門立在磚砌的台基上,是一座四柱三門的木牌樓,綠色琉璃瓦三滴水歇山頂。密密層層的斗拱使人眼花繚亂。門額上題“欞星門”三字。欞星門後有泮池,泮池上跨著一座石橋稱為狀元橋,過了狀元橋就是大成門。
在大成殿後是明倫堂,明倫堂面闊五間,取意於《孟子》:“學則三代共,皆所以明人倫也”,現闢為孔子生平展。還有敬一亭、尊經閣、東西學宮等建築。
泮池的面積極小,因此大成門與欞星門距離很近,沒有辦法拍攝大成門的全貌。大成門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立場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檐下掛著一塊豎匾,題寫“大成門”,門柱掛有楹聯,寫的是“先知先覺,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這是從曲阜孔廟大成門的楹聯抄來的。原聯為清雍正皇帝所撰。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什麼人把孔子抬到嚇人的高度,他們提倡的又是什麼?
進了大成門,是很大的一片庭院。正面台基上立著文廟的正殿——大成殿。大成殿面闊九間,重檐歇山頂。四周有28根蟠龍石柱,顯得氣勢磅礴,端重莊嚴。殿內供奉孔子,兩邊陪著的是“四哲”和“十二賢人”。
“文廟”這一承載中華文明的特定標籤,無時不在我們身邊。尤其,在旅行路上,泱泱中華,每一座古老的城市,文廟總以至高之尊,堅守在精神之巔……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