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坐標模式

極坐標模式是由V.French等(1976)為了說明新建再生(epi-morphosis,參見再生)的調節機理而提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坐標模式
  • 外文名: polar coordinate model
  • 時間:1976
  • 人物:V.French
極坐標歷史,極坐標模式,

極坐標歷史

polar coordinate model
由V.French等(1976)為了說明新建再生(epi-morphosis,參見再生)的調節機理而提出的。後來由S.V.Bryant等(1981)加以修改.

極坐標模式

細胞與細胞接觸時的相互作用來解釋果蠅的成蟲原基蠑螈四肢部分切除或移植時發生的再生、重複及多餘肢的形成等的調節。以附肢的前端為中心,附肢基部作為外圍的極坐標,每一細胞則以坐標值來表示其位置值。當將成蟲原基或附肢的部分切除時,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而原來不相鄰的位置值的細胞相互接觸,這時在相互間識別了對方的位置值,也就是識別了二者間的坐標點的距離後,相應地進行細胞分裂,子細胞要彌合位置值之不連續狀態,從而獲得新的位置值。此時,對經線的值常服從最短插入法則(shortestintercelation rule),對緯線的值常服從末端化法則(distalization rule)。開始由French等制訂的模型,要求末端形成必須服從完全圓周法則(co- mplete circle rule),後因與實驗結果不符而被修訂。假設將極坐標切掉一個扇狀部分,愈傷的結果經線上值為3的細胞與值為6的細胞相對應,由細胞分裂而產生的新細胞,其值介於二者之間。此時,只在距離小的二者之間,即在3與6之間生4與5,而決不會生2、1、12、0、11、10、9、8、7,此稱為最短插入法則。結果被失掉的部分再生出來。另外在切掉的扇狀小塊上也服從最短插入法則,產生4及5位置值的新細胞,所以形成重複。如果把附肢的前端或基部的一半切除,在極坐標上看則為從某一緯線為界切除了外側或內側。此時傷口首先收縮,同一緯線上的細胞互相接觸,坐標值不同的細胞互相接觸,根據最短插入法則生出具有新的坐標值的細胞。這時新生的細胞,其經線的值為接近最初切斷面末端(極坐標的中心)的位置值,所以稱此為末端化法則。以後反覆進行這個過程,遂形成切斷面前端的結構。這對被切的動物來說,是再生,對切下的附肢來說是重複。如果將切除的附肢順軸反轉後再移植到原生物體上,將也根據上述法則進行新的細胞增殖,所以就形成了多肢現象。
極坐標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