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氣團

極地氣團形成於45°—70°緯度上,因該緯度帶的廣大地區冬季為冰雪覆蓋,受反氣旋環流控制;夏季冰雪覆蓋區雖僅限於極圈附近,但該區亦有弱輻散氣流,故習慣稱此氣團為極地氣團,實際上並非極地地區的氣團,而是中緯度地區的氣團,故又稱中緯度氣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極地氣團
  • 外文名:Polar air mass
  • 形成緯度:45°—70°緯度
  • 又稱:中緯度氣團
  • 類型海洋氣團大陸氣團
  • 學科:氣象學
簡介,分類,極地大陸氣團,極地海洋氣團,

簡介

根據氣團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下墊面性質進行分類。首先按源地的緯度位置把北(南)半球的氣團分為四個基本類型,即冰洋(北極和南極)氣團、極地(中緯度)氣團、熱帶氣團和赤道氣團。
再根據源地的海陸位置,把前三種基本類型又分為海洋型和大陸型。赤道氣團源地主要是海洋,就不再區分海洋型和大陸型。這樣,每個半球劃分出7種氣團。
對於極地氣團而言,由於下墊面性質不同,又可區分為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兩種類型。冬季極地大陸氣團比極地海洋氣團乾冷而且穩定,天氣也好,兩者差別很大;夏季極地大陸氣團的低層溫濕增加,可出現多雲天氣,兩者差別很小。
地理分類標的優點是能夠直接從氣團源地了解氣團的主要特徵,但它不易區分相鄰兩個氣團的屬性,也無法表示氣團離開源地後的屬性變化。

分類

極地大陸氣團

極地大陸氣團形成於中、高緯度大陸上的氣團。全年都很活躍。冬季,在北半球由於太陽輻射弱,冷卻強烈,地面常為冰雪覆蓋,氣團內氣溫低,水汽含量少,天氣晴朗。低層非常穩定,通常有一個顯著的逆溫層,夜間和清晨可出現輻射霧,能見度較差。夏季,由於大陸增暖,低層的氣溫和濕度都顯著上升,逆溫層消失,氣團的穩定度變小,並經常出現多雲的天氣。影響我國的極地大陸氣團主要來源於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我們常稱它為西伯利亞氣團。實際上,到達我國的極地大陸氣團,由於受沿途下墊面的影晦己發生變性,溫度有所升高,濕度也有所增大,故稱作變性極地大陸氣團。冬季這種氣團活動範圍很廣,可影響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夏季變性極地大陸氣團主要影響我國華北及西北地區,有時也可到達江淮流域。是形成初夏江淮流域和盛夏北方地區大範圍降水的重要動力因素。

極地海洋氣團

極地海洋氣團,是極地大陸氣團移至海洋上變性而成的氣團。冬季由於海面溫度比大陸高,水汽供應充分,所以極地海洋氣團中層和下層的溫度和濕度都高於極地大陸氣團,經常出現多雲天氣或陰無有時還會出現降水。夏季因極地大陸氣團的溫度升高水汽含量也有增加,因此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之間的差異就不如冬季明顯了。在我國,冬季變性於日本海、黃海、東海的極地海洋氣團,可以影響長江中、下游一帶,遇到地形作用或鋒面上升運動時,都會產生降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