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頭紅(植物)

楮頭紅(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楮頭紅,拉丁文名:Sarcopyramis nepalensis. 野牡丹科肉穗草屬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莖四棱形,肉質,無毛,上部分枝。葉膜質,廣卵形或卵形,稀近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微下延,葉面被疏糙伏毛,基出脈微凹,側脈微隆起,背面被微柔毛或幾無毛,基出脈、側脈隆起;蒴果杯形,具四棱,膜質冠伸出萼1倍;宿存萼及裂片與花時同。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庫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植株

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莖四棱形,肉質,無毛,上部分枝。
楮頭紅,風櫃鬥草,鮮草楮頭紅,風櫃鬥草,鮮草

葉膜質,廣卵形或卵形,稀近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微下延,長(2-)5-10厘米,寬(1-)2.5-4.5厘米,邊緣具細鋸齒,3-5基出脈,葉面被疏糙伏毛,基出脈微凹,側脈微隆起,背面被微柔毛或幾無毛,基出脈、側脈隆起;葉柄長(0.8-)1.2-2.8厘米,具狹翅。

聚傘花序,生於分枝頂端,有花1-3朵,基部具2枚葉狀苞片;苞片卵形,近無柄;花梗長2-6毫米,四棱形,棱上具狹翅;花萼長約5毫米,四棱形,棱上有狹翅,裂片頂端平截,具流蘇狀長緣毛膜質的盤;花瓣粉紅色,倒卵形,頂端平截,偏斜,另1側具小尖頭,長約7毫米;雄蕊等長,花絲向下漸寬,花葯長為花絲的1/2,藥隔基部下延成極短的距或微突起,距長為藥室長的1/4-1/3,上彎;子房頂端具膜質冠,冠緣淺波狀,微4裂。

蒴果杯形,具四棱,膜質冠伸出萼1倍;宿存萼及裂片與花時同。

花果期

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侮拔1300-3200米的密林下蔭濕的地方或溪邊。

分布範圍

產西藏、雲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島未發現)、江西、福建。尼泊爾、緬甸至馬來西亞等也有。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治耳鳴及目霧等症或祛肝火。
藥材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楮頭紅的全草。
採集:秋季采,鮮用或曬乾。
性味:性涼,味酸,無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利濕解毒。主肺熱咳嗽;頭目眩暈;耳鳴;耳聾;日赤羞明;肝炎;風濕痹痛;跌打傷腫;蛇頭疔;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各家論述:《四川中藥志》:清肺熱,祛 肝火,治風濕痹痛、耳鳴、耳聾及目霧羞明。
藥材鑑定:性狀鑑別 全草多乾燥皺縮,長約15cm。莖四棱形,直徑1-2mm,無毛,表皮紅色或棕色,偶有折色斑點。葉對生,多皺縮破碎,黃色或黃綠色,橢圓形或狹卵形,長2.0-6.1cm,寬1.0-3.3cm,基產淺心形,邊緣細齒及緣毛。聚傘花序頂生,花紫色,直徑約1.5cm;萼筒杯狀,4裂片。氣微,味酸。
化學成分
伏曉、樊建領、巨秦豫從楮頭紅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離得到7個化合物,分別為β-谷甾醇、胡蘿蔔苷、山柰酚、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蘆丁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
張錦文、陳華棟、廖梅、張勇慧鑑定了楮頭紅的11個化合物,分別為丁香樹脂酚(syringaresinol),羥基苯甲酸甲酯(methyl4-hydroxybenzoate),3-甲氧基-4-羥基苯甲醛(3-methoxy-4-hydroxybenzal-dehyde),膽甾烯基亞油酸酯(cholestery9,12-octadecadienoate),膽甾醇基十七酸酯(cholesterylhepadecanoate),cholesterytrans-cinnamate,arjunicacid,咖啡酸(3,4-dihydroxycinnam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胡蘿蔔苷(daucosterol),aralidioside。

主要變種

楮頭紅(原變種)var. nepalensis.
斑點楮頭紅(變種)本變種與前者的主要區別是,葉面毛的基部具白色小圓斑點。果期11-12月或翌年1月。
產雲南。生於海拔1000-2300米的林下濕潤處或溪邊。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貢氣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