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楠薩奇島
- 外文名:Nonsuch Island
- 地理位置:大西洋海域百慕達
- 面積:57000 m
- 坐標:32.347183°N;64.663264°W
- 等行政管轄:英國海外領地
歷史溯源,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生態保護,保護規劃,
歷史溯源
楠薩奇島自從被早期定居者首次提及以來,有著悠久而極其多樣的歷史。最初在百慕達的諾伍德地圖(Norwood map 1618年)上拼寫為“Nonesuch”,據信它是以英國薩里國王亨利八世建造的著名都鐸王朝宮殿命名的。1609年,維吉尼亞詹姆斯敦殖民地救援船隊的旗艦“海上冒險”號在百慕達的珊瑚礁上失事時,楠薩奇島是“鳥島”之一,海鳥,尤其是百慕達圓尾鸌,成千上千地築巢並聚集在這裡被海難的倖存者作為食物。在1612年百慕達永久定居後,繼續收集百慕達圓尾鸌作為食物,並且過度進行,以至於到1616年,州長丹尼爾通過了“against the spoyle and havockeof the Cohowes”(禁止對百慕達圓尾鸌的獵殺和捕捉)保護的第一批保護立法。儘管如此,非法採集仍在繼續,到1620年,百慕達圓尾鸌作似乎已經消失,並被認為已經滅絕。
在1700年代,作為聖喬治“共同土地”的一部分,楠薩奇島被殖民政府出租用於放牧牲畜,但從未有人定居。1746年,詹姆斯·霍利迪牧師(Rev.James Holiday)評論說:“一個家庭可能會在這裡住得很安逸,並養一艘船釣魚,這是一片極好的土壤:很多小雪松——這是一個迷人的地方”。1759年,為了飼養從英國進口的鹿群,它被賣給了私人手中。1865年作為黃熱病檢疫醫院。在島的東部仍然有一個小墓地。
從1928年到1934年,楠薩奇島被租給紐約動物學會,由威廉·畢比(William Beebe)博士和約翰·蒂·范(John Tee Van)博士用作海洋研究站,並作為一系列標誌性的深海潛水基地,以觀察深海動物的棲息地。使用Bathysphere潛水鐘的原生環境。1934年8月15日,總共進行了35次潛水,創下當時最深潛水的世界紀錄,達到923米。在此期間,“海蕨”號船體從聖喬治港升起並在楠薩奇島形成防波堤。
從1934年到1948年,該島是一所培訓學校的所在地,政府聘請了亞瑟·塔克(Arthur Tucker)先生(非常規看守人)來收留“不良少年”來開設初級培訓學校。這所學校在楠薩奇島上呆了14年,教育有紀律問題或曾參與輕微犯罪的男孩,並指導他們從事砌石、木工、農業和其他工作。在此期間,引入的介殼蟲殺死了百慕達95%的主要雪松林。在楠薩奇島上,所有的雪松森林覆蓋都死了,基本上把島嶼剝光了。當山羊被允許在島上吃草、剝去樹皮並摧毀幾乎所有剩餘的植被時,對楠薩奇島的破壞進一步加劇。
1941年,美國獲得長期租約,在城堡港建造軍事基地,以支持反潛戰,並為跨大西洋護航隊提供空中支援和集結點。城堡港被廣泛疏浚以創造760英畝的填海土地,另外414英畝的聖大衛島( St David’s Island)被納入基地。庫珀島通過疏浚填充物與聖大衛島相連,此時城堡港的許多較小島嶼被摧毀。這項工作於1944年完成,形成了空軍基地和百慕達國際機場。不幸的是,新基地切斷了從聖喬治到楠薩奇島的便捷通道。由於其孤立、缺乏安全錨地和小規模,培訓學校被轉移到佩吉特島,楠薩奇島被遺棄,被忽視和破壞。
1987年,颶風“艾米麗”摧毀了百慕達主要島嶼上的非本土樹木和森林區域,撕毀了楠薩奇島監獄長官邸的屋頂,但幾乎沒有對島上經過颶風耐受恢復的原生森林造成任何破壞.然而,1989年的颶風“迪恩”、1995年的“菲利克斯”和1999年的“格特”颶風對楠薩奇島的沿海和海灘地區以及暴露在外的小型百慕達圓尾鸌築巢小島造成了嚴重破壞和侵蝕,危及那裡的百慕達圓尾鸌種群並破壞楠薩奇島上的鹽沼和沙灘沙丘棲息地。
2003年,颶風“法比安”是50多年來影響百慕達的最強風暴,持續風速121英里/小時,陣風超過160英里/小時,並影響了南岸,包括楠薩奇島和城堡港群島(Castle Harbour Islands),有9英尺高的風暴潮和超過30英尺的海浪。楠薩奇島及築巢島嶼遭受重大破壞,其中3個島嶼完全被淹沒,其中兩個島嶼部分坍塌,10個百慕達圓尾鸌洞穴被摧毀。在楠薩奇島,鹽池和紅樹林棲息地,連同南海灘和沙丘棲息地,被徹底摧毀,楠薩奇島幾乎被分成了兩個島嶼。此外,該島南部和東部海岸線的沿海植被帶被剝落為基岩,高達海拔35英尺,而沿海懸崖地區遭受嚴重侵蝕和坍塌,摧毀了許多熱帶鳥巢址。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修復的原生森林在島上較高的部分幾乎沒有受到破壞,這表明原生樹木和植物物種在倖存的颶風條件下表現出更大的抵抗力。楠薩奇島上建築物的損壞包括窗戶被炸毀、洪水、屋頂破裂和內部天花板倒塌。
在颶風法比安之後的時期,緊急修復了繁殖小島上受損的百慕達圓尾鸌巢穴,並在這些小島的最高部分建造了新的巢穴,以替換因部分小島倒塌而完全丟失的巢穴。到百慕達圓尾鸌種群歸來時,這項工作已經圓滿完成。
2012年,兩場季末颶風接近百慕達,以強風和破壞性海浪影響了楠薩奇島和城堡港群島。颶風“拉斐爾”於10月16日在百慕達以南僅100英里處經過,而異常大的颶風“桑迪”於10月29日在百慕達以西300英里處經過,然後以創紀錄的強風暴襲擊新澤西和紐約海岸線潮汐和潮汐。楠薩奇島的南部海岸線以及較小的鄰近百慕達圓尾鸌築巢島嶼受到了一些侵蝕和破壞。此外,來自聖達特集團的志願者工作組在楠薩奇島上建造了新的混凝土百慕達圓尾鸌洞穴,粉刷了建築物,並頂上了木麻黃樹。楠薩奇島上新的百慕達圓尾鸌繁殖群繼續增長,有10對繁殖對共生產了7隻成功出雛的雛鳥。
2014年10月,不是一場,而是兩場颶風接二連三地襲擊了百慕達,造成了廣泛的破壞。颶風“Fay”於10月12日襲擊了該島,僅僅五天后,颶風“Gonzalo”於10月17日襲擊了該島。儘管陣風超過100英里/小時,但颶風費伊對楠薩奇島造成的破壞很小,但“貢薩洛”是一場更強大的颶風,持續風速為110英里/小時至144英里/小時。此外,貢薩洛的平靜中心或“風眼”直接從百慕達上空掠過,因此破壞性的風首先從東面吹過,然後從西至西北風在風眼之後。
楠薩奇島上的植被受到廣泛破壞,當地特有的百慕達檜和本地的月桂樹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許多樹木被連根拔起。然而,當地的橄欖木樹和百慕達棕櫚樹被證明特別有韌性,雖然外表看上去破爛不堪,但實際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損害。楠薩奇島上建築物的損壞一般都很輕微,僅限於百葉窗丟失、車庫大樓牆壁上的石膏剝落以及主屋內部天花板部分倒塌。
地理環境
楠薩奇島是構成百慕達群島的島嶼鏈的一部分。它位於百慕達東北部的聖喬治教區。占地5.7公頃,位於城堡港的東入口,靠近庫珀島的最東南端(表面上是更大的聖大衛島的一部分)。該島的特徵之一是一個名為楠薩奇島Bay的海灣。
楠薩奇島島位於百慕達東端的聖喬治教區,是百慕達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這個歷史悠久的地點是島上許多最稀有和最瀕危的植物、動物和鳥類的家園。楠薩奇島也是最早發現的生態恢復例子之一,在那裡,一個恢復整個生態系統及其所有相關動植物群落在其適當棲息地的項目已經進行了50多年。由於棲息地和瀕危物種的敏感性,進入該島受到嚴格控制,但船隻可能會停泊在近海,以便在島北側的沉船和珊瑚礁周圍浮潛。
自然資源
該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它樹木繁茂,有一個小型淡水沼澤,對遊客的探訪受到嚴格限制。將曾經荒蕪的島嶼恢復為“前殖民百慕達生活博物館”是現已退休的百慕達鳥類學家和保護主義者大衛·B·溫蓋特的畢生工作,也是他努力從瀕臨滅絕的情況中恢復曾經豐富的地方性特有物種夜行性海鳥,百慕達的國鳥“百慕達圓尾鸌”。該項目涉及重新引入其他物種,特別是西印度洋鐘螺(West Indian topshell)。
生態保護
1951年,楠薩奇島成為百慕達的“生活博物館”。1951年,被認為已滅絕300多年的百慕達圓尾鸌在城堡海港群島被重新發現繁殖。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羅伯特·庫什曼-墨菲博士(Robert Cushman-Murphy) 、百慕達水族館館長路易斯·B·莫布雷(Louis B. Mowbray) 和博物學家大衛·溫蓋特(David Wingate)。 雖然楠薩奇島不是百慕達圓尾鸌倖存下來的島嶼之一,但其較大的面積和較高的海拔使其既是防止百慕達圓尾鸌滅絕的管理工作基地的理想地點,也是該物種未來可能的棲息地搬遷並重新引入。
1963年,“生活博物館”項目由大衛·溫蓋特博士發起。島上的主要工作始於大規模的本土重新造林項目,最終種植了18,000多種地方性和本土植物,並建造了兩個人工池塘,一個用於淡水,一個用於鹽沼棲息地。在此期間,成功地重新引入了在定居初期從百慕達滅絕的幾種本土物種,包括黃冠夜鷺、地方性百慕達鱂魚和西印度洋鐘螺,這些物種在西印度群島的百慕達南部海岸線再次變得普遍。此外,在1966年至1976年期間,從哥斯大黎加進口了超過16,000隻綠海龜卵,並埋在楠薩奇島南海灘,最終孵化並出海,以努力在百慕達重新建立該物種的繁殖種群。然而,該項目迄今似乎並未成功。
到1984年,楠薩奇島上重新種植的原生森林,包括當地特有的百慕達檜、百慕達橄欖木、百慕達棕櫚和百慕達雪莓等物種,已經成熟到可以開始自我播種。楠薩奇島中的老鼠被根除,並通過使用抗凝血滅鼠劑的年度誘餌計畫將老鼠拒之島外。沒有吃種子的老鼠導致稀有地方性植物的幼苗驚人地發芽。
2000年,大衛·溫蓋特博士退休,傑里米·馬德拉斯(Jeremy Madeiros)成為新的陸地保護官員和楠薩奇島的監獄長。由於較小的築巢小島持續遭受颶風侵蝕,他的首要任務是研究在楠薩奇島上建立新的百慕達圓尾鸌築巢繁殖地的方法,並於1620年被早期定居者從那裡消滅。在前往澳大利亞觀察新技術後海鳥群落的建立,並在處理、捆綁和管理一些海鳥物種方面受過訓練,他決定使用一種稱為“遷移”(translocation)的技術。這包括從孵化過程中監測雛鳥的生長情況,然後在它們發育的特定時間將它們從最初的築巢小島轉移到建在楠薩奇島上的新人工巢穴的複合體。然後這些雛鳥被人工餵養並允許在新網站上留下印記,然後進入大海,希望幾年後返回。遷移由一個太陽能音響系統支持,該系統在晚上播放百慕達圓尾鸌求愛的電話,以鼓勵遷移的百慕達圓尾鸌雛鳥成年後返回著陸並尋找洞穴作為巢穴。
2002年,一項帶狀計畫開始為城堡海港群島上的成年和羽翼未豐的百慕達圓尾和鸏鳥安裝識別帶。此外,開始對可接近的百慕達圓尾鸌雛鳥進行稱重和身體測量,並在其中兩個築巢島上建造了新的混凝土巢穴。
2004年,由於前一年颶風對築巢小島造成的破壞,14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從這些小島上首次轉移到在楠薩奇島(百慕達圓尾鸌在1620年代之前曾在此築巢)上建造的一組新人工巢穴中。這些雛鳥被手工餵食新鮮的魷魚和鳳尾魚,並通過對它們的發育進行監測,直到兩到三周后它們都成功地出海。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即2004年至2008年,每年有14至24隻雛鳥被轉移到楠薩奇島,直到共有105隻雛鳥被轉移,其中102隻成功出海。
2005年,21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從四個原始的築巢小島轉移到楠薩奇島島,全部成功出海。4月,人們發現屋頂鼠已經成功游到了楠薩奇島,並建立了相當數量的種群。楠薩奇島周圍放置了90多個誘餌盒,並在三周內通過使用抗凝滅鼠劑成功消滅了老鼠。
2006年,颶風“佛羅倫斯”僅在百慕達西南50英里處掠過,帶來了颶風強度的大風和高海浪,對築巢的島嶼造成了進一步的侵蝕,但對楠薩奇島的破壞不大。另外22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被轉移到楠薩奇島,其中21隻成功出海。
2007年,共有25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被轉移到楠薩奇島,其中24隻成功出海。
2008年,最後23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被轉移,其中22隻剛從楠薩奇島遷出;此外,前4名遷移的百慕達圓尾鸌雛被重新抓獲,返回楠薩奇島,在那裡它們從自己的族群編號中得到了肯定的識別。
2009年,更多遷移的百慕達圓尾鸌返回到楠薩奇島,第一對繁殖對占據了楠薩奇島的巢穴,產生了至少自1620年代以來在楠薩奇島上自然孵化的第一隻雛鳥。這隻雛鳥,後來被稱為“薩默斯”(Somers),於6月17日成功出海。(*以海軍上將喬治·薩默斯爵士命名,他的旗艦於400年前的1609年在百慕達失事,導致該島被英國人定居)。9月,4級颶風“比爾”在百慕達西南120英里處經過,在該島產生近颶風強度的大風,並造成適度的海岸和海灘侵蝕。
2010年,另一場主要颶風“伊戈爾”以3級風暴的形式接近百慕達,雖然在幾乎直接襲擊該島之前減弱為1級風暴,但仍產生時速90至112英里的風速和高達25英里的海浪',對巢穴和楠薩奇島南部海岸線和海灘地區造成嚴重侵蝕和破壞。楠薩奇島的南海灘被完全沖刷到基岩上,有效地將島嶼一分為二,儘管海灘幾乎立即開始重建。楠薩奇島上的建築物也受到了進一步的輕微損壞。原始的百慕達圓尾鸌築巢小島上也發生了相當嚴重的侵蝕、洪水和巢穴損壞。儘管受到了這種破壞,楠薩奇島上的新百慕達圓尾鸌繁殖群仍在繼續增長,4對繁殖對產生了1隻成功出雛的雛鳥。
2011年,聖達特集團(Ascendant Group of Companies)開始與保護服務部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聖達特公司承諾在10年內(每年50,000美元)以及志願者工作組提供500,000美元,用於建築維修和油漆、電氣系統升級,清除木麻黃和其他非本地植被,並建造新的人工百慕達圓尾鸌和白尾鸏巢穴。這種支持始於島上建築物屋頂的維修和粉刷,並協助在楠薩奇島北側的木麻黃樹的頂部和移除。返回到楠薩奇島的遷移百慕達圓尾鸌數量繼續增加,有7對築巢,其中4對成功產下雛鳥。作為一項長期研究的一部分,在楠薩奇島上監測了70個白尾鸏(熱帶鳥)巢穴,其中60個具有繁殖活動,47個成功孵化雛鳥。
2013年,楠薩奇島上的百慕達圓尾鸌繁殖群增至12對築巢對,比最小的原始築巢群還要大。5月和6月,有5隻雛鳥從該地點成功出海,自2009年以來,在這個新的築巢地點共生產了18隻雛鳥。聖達特集團對楠薩奇島“愛心博物館“的贊助在這年取得了兩項重大成就;(1)安裝了由Look TV的JP Rouja先生開發的紅外線“洞穴攝像頭”,它首次能夠製作在黑暗巢穴中生長的百慕達圓尾鸌雛鳥的視頻剪輯並發布在網站上,以便公眾可以關注百慕達圓尾鸌雛鳥從孵化到出海的全部生長過程。(2)在監獄長官邸附近安裝了一個新的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自2003年颶風“法比安”摧毀了原來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以來,這是第一次提供可靠的電力。另一個主要項目是首次將百慕達圓尾鸌雛鳥從最初的築巢小島轉移到楠薩奇島上的第二個位置,以期為該物種建立第二個立足點。共有14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被轉移到這個新地點的人工洞穴,其中12隻成功出海,希望在幾年內留下印記並返回楠薩奇島。
2014年,楠薩奇島經歷了許多值得注意的事件和一些真正的挑戰。在創紀錄的百慕達圓尾鸌築巢季節,楠薩奇島上的新築巢群持續增長到13對築巢,產生了創紀錄的9隻成功孵化的雛鳥。所有築巢島上的百慕達圓尾鸌總數量增長到創紀錄的108對繁殖對,產生了創紀錄的58隻成功孵化的雛鳥。
此外,新遷移項目的第二年,在楠薩奇島上進行了第二個“B”群落,20隻百慕達圓尾鸌雛鳥從所有四個築巢小島轉移到人工洞穴,其中19隻雛鳥成功出海。與此同時,老鼠被發現自2005年以來首次重新定居於楠薩奇島。這些老鼠被使用活體陷阱暫時控制,但到年底徹底根除它們的努力仍在進行中。
保護規劃
楠薩奇島是全世界任何地方最早的生態恢復例子之一,在那裡,一個恢復整個生態系統及其所有相關植物和動物群落在其適當棲息地的項目已經進行了50多年。從1962年到2000年截止,該項目由百慕達第一位保護官員大衛·溫蓋特博士發起和管理,此後一直由傑里米·伍德(Jeremy Madeiros)管理。就動植物而言,這無異於嘗試將百慕達的一小部分恢復到該島被人類發現和定居之前的樣子。這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的:
- 通過防止非百慕達本土但由人類意外或故意引入的植物、動物和昆蟲等出現在楠薩奇島或在楠薩奇島定居;
- 儘可能移除已經設法到達楠薩奇島或每年設法到達該島的非本地植物或動物(例如,作為鳥類糞便中的種子)。
- 通過在楠薩奇島的適當棲息地重新種植本地和地方性植物物種的種子或幼苗,重新建立在前殖民百慕達上可能存在的原始植物群落。
- 重新引入因人類活動或外來入侵物種的影響而在楠薩奇島上消失的本地或地方性鳥類、動物或海洋生物。例如,黃冠夜鷺、西印度洋鐘螺、陸地寄居蟹和百慕達圓尾鸌在被島上根除後,都成功地重新引入了楠薩奇島,這些1600年代的早期定居者的引進,已作為管理計畫的一部分。
- 楠薩奇島是島上許多最稀有和最瀕危的植物、動物和鳥類的家園,也是百慕達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