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楝葉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葉。
川楝落葉喬木,高達10餘米;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約與葉等長,花芳香;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花瓣淡紫色,倒卵狀匙形,雄蕊管紫色,無毛或近無毛,花葯著生於裂片內側,且與裂片互生,長橢圓形,子房近球形,無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花期4-5月。
喬木,高10餘米;幼枝密被褐色星狀鱗片,老時無,暗紅色,具皮孔,葉痕明顯。2回羽狀複葉長35-45厘米,每1羽片有小葉4-5對;具長柄;小葉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4-10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兩面無毛,全緣或有不明顯鈍齒,側脈12-14對。圓錐花序聚生於小枝頂部之葉腋內,長約為葉的1/2,密被灰褐色星狀鱗片;花具梗,較密集;萼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約3毫米,兩面被柔毛,外面較密;花瓣淡紫色,匙形,長9-13毫米,外面疏被柔毛;雄蕊管圓柱狀,紫色,無毛而有細脈,頂端有3裂的齒10枚,花葯長橢圓形,無毛,長約1.5毫米,略突出於管外;花盤近杯狀;子房近球形,無毛,6-8室,花柱近圓柱狀,無毛,柱頭不明顯的6齒裂,包藏於雄蕊管內。核果大,橢圓狀球形,長約3厘米,寬約2.5厘米,果皮薄,熟後淡黃色;核稍堅硬,6-8室。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土壤濕潤,肥沃的雜木林和疏林內。
分布範圍
產於甘肅、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其他省區廣泛栽培。分布於日本、中南半島。
主要價值
采其熟後的果實曬乾,叫川楝子、金鈴子或川楝實,內含川楝素(toosendanin, C30H38O11)、生物鹼、山柰醇、樹脂及鞣質。味苦性寒,有小毒,有瀉火、止痛、殺蟲作用,主治胃痛、蟲積腹痛、疝痛、痛經等。木材用途同楝,用樹皮和根皮的二層皮有殺蟲作用,可治蛔蟲病。
藥理作用:苦楝子葉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蟲等對植物之侵害,而對人、畜無毒,其有效成分為類胡蘿蔔烴。
藥材功用
止痛,殺蟲。
治疝氣,蛔蟲,跌打腫痛,疔瘡,皮膚濕疹。
①《綱目》:疝入囊痛,臨發時煎酒飲。
②《廣東中藥》Ⅱ:苦楝樹葉,研末外敷。
治跌打腫痛,止刀傷出血。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外用:煎水洗,搗汁塗或研末調敷。
藥材選方
①治疝氣,殺蛔蟲:苦楝樹葉與果實,煎汁服。
(《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瘧疾:苦楝樹葉和巫婆子葉曬乾,各三錢。清水煎服,不拘時。孕婦忌用。
(《嶺南草藥志》)
③治皮膚瘙癢或濕疹(包括頭皮瘙癢):鮮苦楝葉心(枝尖鮮嫩葉)一握,清水煎湯洗患處。
(《泉州本草》)
④治腫毒:苦楝樹葉,烏桕樹蕊,二味酌量,搗爛敷患處。
(《嶺南草藥志》)
⑤治蜈蚣、蜂傷:楝樹枝葉汁塗。
(《簡便單方》)
臨床套用
治療化膿性皮膚病取苦楝樹葉洗淨切碎,每1市斤加水3000毫升,煎沸40~60分鐘,冷卻過濾,裝入消毒玻瓶中備用。
每1000毫升溶液內加入10%石炭酸溶液5毫升防腐。
用法:先用苦楝葉溶液洗滌創口表面膿痂,然後用消毒紗布浸透藥液作創面濕敷,每3~5小時在紗布上加滴該藥液以保持濕潤。
如創面廣泛或患部不易濕敷時,可每日用該藥液洗滌創面3次。
一般用藥後第1日即見創面乾燥,紅暈消退,瘙癢顯著減輕;續治2~4天后即結痂落屑。
共治療膿皰瘡、濕疹樣皮炎、慢性濕疹等疾患34例,痊癒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