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粳37號

楚粳37號

楚粳37號是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以楚粳26號做母本、滇系12號做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粳型常規稻新品種。

楚粳37號屬粳型常規水稻,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株高96.8厘米,株型好,劍葉挺直,莖稈粗壯,彈性好,抗倒伏,分櫱力強,抽穗整齊,熟相好,不早衰,籽粒卵圓形,穎殼黃色,穎尖無色,落粒性適中每穗總粒數147.6粒,每穗實粒數119.6粒,結實率81.03%,千粒重24.7克。耐肥性好,抗病耐冷。米外觀品質好,白米,米粒透明有光澤。2011年抗性鑑定感稻瘟病、抗白葉枯病,兩年各試點均無重病記載。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稻區種植,雲南省外相似生態類型型稻區亦可種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粳37號
  • 選育單位:楚雄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
  •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4026號
  • 親本來源:楚粳26號/滇系12號
  • 作物種類:水稻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

選育過程

2004年早季在溫室配製雜交組合,晚季種植F1代;2005年在溫室種植F2代和F3代;2006年在楚雄州農科所試驗基地田間種植F4代雜種集團;2007-2008年在選種圃種植F5代和F6代,其中002-2-A單株綜合表現優異,提升2009年鑑定試驗,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定名楚粳37號;2010年參加預備試驗並進行多點試種;2011-2012年參加雲南省中部粳稻區試,2013年參加生產試驗;2014年通過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滇審稻2014026號);2017年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130460.4);2017年3月6日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

特徵特性

農藝性狀:楚粳37號屬粳型常規水稻,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株高96.8厘米,株型好,劍葉挺直,莖稈粗壯,彈性好,抗倒伏,分櫱力強,抽穗整齊,熟相好,不早衰,籽粒卵圓形,穎殼黃色,穎尖無色,落粒性適中每穗總粒數147.6粒,每穗實粒數119.6粒,結實率81.03%,千粒重24.7克。耐肥性好,抗病耐冷。
稻米品質:米外觀品質好,白米,米粒透明有光澤。2011年米質檢測:糙米率85.0%、精米率74.2%、整精米率71.8%、粒長4.8毫米、長寬比1.8、堊白粒率20%、堊白度1.4%、直鏈澱粉16.0%、膠稠度80毫米、6.8、透明度1級、水分11.7%,達國標優質二級標準。
抗性表現:全生育期179天,2011年抗性鑑定感稻瘟病、抗白葉枯病,兩年各試點均無重病記載。

產量表現

參加2011-2012年雲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95.1千克、比對照增7.05%、增產點次率89.5%,宜良、麒麟、楚雄、玉溪、瀾滄、彌渡、保山和騰衝點都比對照增產,瀘西點兩年平均比對照增產。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17.3千克、比對照增產26.18%、增產點率100%。

適種區域

適宜在雲南省海拔1500-1850米的稻區種植,雲南省外相似生態類型型稻區亦可種植。

栽培要點

  •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適宜秧齡48~55天,根據大田移栽時間倒退適時播種,稀播勻播,培育壯秧,播種前用咪鮮胺等種子處理藥劑浸種72小時,預防惡苗病,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種25~30千克。
  • 合理密植:楚粳37號分櫱力較強,低中等肥力田每667平方米栽3.0~3.5萬叢,每叢栽2~3苗,中高等肥力田每667平方米栽2.5~3.0叢,每叢栽2~3苗。機插秧每667平方米插1.6~1.8萬叢,每叢3~5苗。
  • 合理施肥:苗床施足底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2.5葉期和移栽前分別施“斷奶肥”和“送嫁肥”。大田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早施重施分櫱肥,看苗情巧施穗粒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水稻專用複合肥50千克作基肥,尿素12~15千克作分櫱肥,尿素4~5千克、鉀肥8~10千克作穗肥。
  • 科學管水:淺水插秧,薄水促分櫱,莖櫱數達到預期穗數時(27~30萬/667平方米)及時撤水曬田,控制無效分櫱,增加通透性,壯稈防病;曬至田間現雞爪裂時及時復水,到抽穗灌漿期保持淺水層,切忌乾水;中後期乾濕交替,強稈壯籽;後期不宜斷水過早,活熟收割。
  • 綜合防治病蟲害: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秧田注意防治稻飛虱;移栽前噴施“送嫁藥”,做到帶藥移栽,防治稻飛虱和二化螟;大田注意防治稻飛虱、粘蟲、三化螟和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