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失弓

楚王失弓

關於楚王失弓,在《性情世間》一文只引用了儒家的說法。其實這個故事也被道家、佛家、名家所引用來闡述其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王失弓
  • 拼音:chǔ wáng shī gōng
  • 相關人物:楚王
  • 出處:《孔子家語
儒家說,道家說,佛家說,名家說,

儒家說

儒家的說法取自《孔子家語》:
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孔子家語·好生》)
據說楚王打獵時丟失一張弓,但他阻止下屬去尋找弓,他說:“失弓的是楚國人,得弓的也是楚國人,何必去尋找弓呢?”這件事在兩方面顯示楚王寬廣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願意讓另一個楚國人得弓;另一方面,他雖是君王,卻不介意讓一個臣民得弓,視君王與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
孔子卻認為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說:“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個人與天下的任何人一樣,都是平等的“人”。
今人張遠山對此有一概括性的評價:楚王是一個民族主義者,達到了倫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個世界主義者,達到了哲學的自由境界。(張遠山《寓言的密碼·孔子對公孫龍的“支持”──失弓得弓》)

道家說

道家的說法取自《呂氏春秋》: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
荊,就是楚;老聃,就是老子。老子聽到孔子的說法後,他提出更寬廣的說法,那就是把人這個範疇也消除掉,應該說:“失弓,得弓”。在老子的心目中,人與天地萬物也是一樣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產物。
張遠山對此的概括性評價也挺有意思:老子是一個宇宙主義者,達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張遠山《寓言的密碼·孔子對公孫龍的“支持”──失弓得弓》)

佛家說

佛家的說法取自《竹窗隨筆》: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廣也。胡不曰: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滄海之胸襟,而仲尼實乾坤之度量也。雖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盡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於弓也。進之則王失弓,王猶故也,無失也;假令王復得弓,王猶故也,無得也。雖然,猶未也,尚不能忘情於我也。又進之,求其所謂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謂弓也、人也、楚也。(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楚失弓》)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1523-1615年)所作,內中收錄了大師隨感所筆之短文四百餘篇,詳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間的諍論也有一番精闢論述。
蓮池大師對楚王的“滄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許,但對他們的說法還覺得言猶未盡。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卻還“不能忘情於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猶如故往,無所謂失或得。這還不夠,因為還“不能忘情於我”。連求所謂“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這是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名家說

名家的說法取自《公孫龍子》:
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矣,以射蛟兕於雲夢之圃。而喪其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也。亦曰人亡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若此,仲尼異楚人於所謂人。(《公孫龍子·跡府》)
龍,就是公孫龍的自稱。公孫龍借用孔子關於楚王失弓的說法,指出孔子認為“楚人”和“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楚人非人”的意思。公孫龍的用意,是借用孔子的“楚人非人”道理來辯護他自己的“白馬非馬”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