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楚水風物》分“風中的搖曳”“水底的悠遊”“曠野的精靈”“農家的菜地”“時令的味道”“民間的情感”六輯,記寫了菱、高瓜、河蚌、毛魚、麻雀、野鴨、扁豆、連根菜、糖團、春卷、煮乾絲、三臘菜等63樣物事,大多為舌尖之物。
作品目錄
第一輯 風中的搖曳 | 第二輯 水底的悠遊 | 第三輯 曠野的精靈 | 第四輯 農家的菜地 | 第五輯 時令的味道 | 第六輯 民間的情感 |
---|
| 河蚌 螺螺 蜆子 虎頭鯊 泥鰍 鰟鮍兒·羅漢兒 長魚 毛魚 甲魚 黑魚 蝦子 螃蟹 田雞 | | 架豇·絲瓜·扁豆 茄瓜·茄子 紅豆·綠豆·黃豆 蠶豆·豌豆 紅蘿蔔·胡蘿蔔·連根菜 山芋·芋頭 | 糖團 春卷 米飯餅·油條·粘炒餅 焦屑·圪垯 炒米·麻花 臘八粥 | 煮乾絲 水面·餛飩·水餃 豆腐乾·豆腐皮兒 莧菜餶 三臘菜 香腸·香肚 |
作品鑑賞
《楚水風物》主要是對一地風物的集中書寫。這裡的“地”,即楚水,也就是作者的家鄉興化。而“風物”,主要是指興化的風景和物產。由此可見,相比建構氣象恢弘的鄉村世界,劉仁前更期待的是對城鄉世界中眾多微小的“物事”作一次清楚的回望。而想在文本中記寫數量眾多的“真實鮮活”的“楚水風物”,劉仁前必須具有豐富的城鄉經驗。這些豐富的城鄉經驗內化到文本中,就表現為一種經驗自信。就創作的客體而言,這種“經驗自信”是內隱在文本所記寫的“菱”“高瓜”“河蚌”“毛魚”“麻雀”“野鴨”“糖團”“春卷”“連根菜”等63件物事之中的。劉仁前通過對這些物事的“味道”與“趣味”的話語呈示,不斷地將讀者引向記憶中的城鄉世界,使得儲存於讀者內心深處久遠而深刻的鄉村“印象”不斷地得以重現。在這個過程中,讀者既會因“舊經驗”的重溫而快適,也會因期待視野得以豐富補充而欣慰。對讀者而言,這種愉悅的閱讀感受,正是檢驗自身閱讀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意味著,作為文學創造活動主體的作家,在文本中要儘可能地創造“熟悉又陌生”的文本內容。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就是,作家注入文本中的“作家經驗”,要能覆蓋讀者的某些“日常經驗”,以便更好地回應讀者在審美和“知識”獲取上的雙重期待。
處在文學創造活動中的劉仁前清楚這一點,因此他通過詩文引用、典籍摘錄等手段,努力將“物”的歷史文化關聯不斷地納入到對“物”的闡釋和議論之中,從而達到豐富文本知識性的目的。如在首篇《菱》一文中,開篇由夏季河面菱蓬橫鋪之景,作者引用宋代
楊萬里“菱荇中間開一路,曉來誰過采菱船”加以描繪,自然而貼切。後解釋“菱角”之“菱”,引用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短語說明。中間寫女子采菱場景,先引
劉禹錫《
采菱行》,以“蕩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言盡采菱的快樂。再由《采菱行》上溯到南北朝
徐勉的《
采菱曲》,“采采不能歸……預以心相許”,寫出了少女的相思。”這樣的“做法”在《楚水風物》中幾乎隨處可見,不勝枚舉。在寫及物事之味時,劉仁前在文本中還多次引讀了
汪曾祺的散文《故鄉的食物》、
梁實秋的《雅舍談吃》、
袁枚的《
隨園食單》等文籍中的關聯語段,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互文效果。如在《螺螺》一文中,劉仁前直接引用了汪曾祺《故鄉的食物》中吃“螺螺”的一段文字,將家鄉吃“螺螺”的細節與汪“文”相比照,並以此為原點不斷地向外“拋物”。
由此可見,劉仁前並不想《楚水風物》成為一本單純的飽含懷鄉情愫的散文集,個人性的直接呈示不是他的“目標”。他更關注的是,能否賦予文本一定的文化內涵,能否在文本中完成某些知識性的建構。事實證明,他的這些有意為之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楚水風物》一方面呈現出了知識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文本特徵,另一方面還意外生成了一種“有意味的寫作特色”。
作品評價
《楚水風物》的語言清新疏朗,沖淡有味,長短句巧妙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音韻美、節奏美和畫面美。
(《文學報》評)出版信息
《楚水風物》於1993年4月首次出版,2017年11月出版修訂本。
作者簡介
劉仁前,1961年11月出生,筆名瓜棚主人,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理事、泰州市文聯主席。1985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長篇小說《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殘月》),小說散文集《瓜棚漫筆》《眷戀故土》《楚水風物》《年年農事歲歲貨聲》,中短篇小說集《謊媒》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