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葉茶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楔葉茶藨
  • 功效:解毒消腫、疏風清熱
  • 性味:苦,涼
  • 歸經:膀胱、心二經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 (3) 米;小枝較平滑,灰褐色,皮呈縱向細條狀剝裂,嫩枝紅褐色或紅棕色,稍具縱棱,無毛,在葉下部的節上常有1對長3-5毫米的小刺,節間無刺或有稀疏細刺;芽小,卵圓形,長3-5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棕色鱗片,外面無毛。葉倒卵圓形或菱狀倒卵圓形,長1.5-3.5厘米,寬1-3厘米,基部楔形,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掌狀3裂,裂片先端稍鈍或微尖,邊緣具粗大鋸齒;葉柄長1-2厘米,無毛,稀僅於沿槽有稀疏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組成總狀花序;雄花序長3-6厘米,下垂,具花10-20朵;雌花序較短,長1-2.5厘米,具花10-15朵;花序軸和花梗無柔毛,稀疏生短腺毛;花梗長2-4毫米;苞片披針形或舌形,長4-6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近膜質,無柔毛,具單脈;花萼黃綠色,無毛;萼筒輻狀或碟形,長1-1.5毫米,寬大於長;萼片卵圓形,稀橢圓形,長1.5-2毫米,先端微鈍,直立;花瓣甚小,楔狀圓形,長0.5-1毫米,先端圓鈍;雄蕊短,約與花瓣等長,稀稍長,下彎;雌花的雄蕊敗育,花葯常無花粉;子房近球形,無毛,雄花幾無子房;花柱先端2裂。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5-9毫米,紅色或紅黑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沙丘、沙質草原及河岸邊,尤其在沙灘地區最常見,海拔達1500米。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大興安嶺)、吉林(長白山、漫江)、內蒙古(東部、南部)。蒙古、朝鮮、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俄羅斯外貝加爾湖地區楞格河流域。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拼 音】:QIYECHABIAO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虎耳草科植物楔葉花藨的果實。
【主 治】:用治火熱滯於肌表、局布腫大疼痛、聚毒成塊、不易潰散、風熱外襲、頭身惡痛、發熱、微惡風寒、舌薄黃脈浮數者、感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5克。
【別 名】:二刺茶藨(《中國樹木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西部、內蒙古東北部。
【拉丁名】:楔葉花藨 Ribes diacanthum Pall.
【考 證】:始載於《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經濟價值
可作為觀賞灌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栽培,生長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