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丹白露畫派
- 類別:美術流派
- 作品:《狄安娜行獵》
- 國家:法國
藝術風格,形成背景,主要畫家,羅索,普利馬蒂喬,卡隆,讓·古贊,讓·克盧埃,其他作品,畫派發展,畫派評價,
藝術風格
楓丹白露畫派是16世紀活躍在法國宮廷的美術流派。是國際樣式主義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以法王兩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宮為契機形成了兩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第一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由來自義大利的畫家羅索、普利馬蒂喬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與法國畫家庫新、卡龍、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宮廷內外的裝飾上形成了一個風格性很強的藝術流派。
他們重視線條的韻味,追求技藝的精巧完美,具有濃郁的貴族化氣息,如佚名的代表作(約1550年,盧佛爾博物館)。在樣式主義雄偉風格的影響下,他們用離奇的人像柱飾或粗琢的石牆、灰泥布置宮內的庭園和臥室,表現出不同於義大利盛期文藝復興藝術理想的風尚,對北歐諸國的美術發展有一定影響。
形成背景
文藝復興:楓丹白露畫派是法國文藝復興的產兒。
法蘭西君主幾乎無一例外的喜愛和庇護藝術,終使佛蘭德斯文藝復興浪潮沿塞納河南下,並在第戎、里昂、阿維尼翁擴展開來。作為哥特藝術的故鄉,法國早就在建築上賦予過宗教藝術最崇高的表現力,此時,儘管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如痴如醉,法國的藝術家卻能不忘傳統,熔法國、佛蘭德斯、義大利藝術的動人之處於一爐,造就出自己的傑出面目。
主要畫家
羅索
第一代楓丹白露畫家中最著名的兩位義大利大師是羅索(Rosso,1494——1540)和普利馬蒂喬(Primaticcio,約1504——1570),接受了法國楓丹白露王宮的內部裝飾工作,為之竭忠盡智,付出全部心血。
他們設計和參與製作的壁畫、掛毯、浮雕以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是如此精美,以至於連義大利都為之黯然失色。
普利馬蒂喬
普利馬蒂喬於1531年來到法國,為楓丹白露帶來了帕爾莫桑樣式主義的超逸曼妙。1540年羅索去世後,他承擔了全部工程的領導工作。該宮壁畫《百合花裝飾的大象》、《巴爾奈斯》、《金雨》清新流利,最能體現其風格。
1552年前來協助他工作的學生阿巴特(Abate,1509—1571)畫風更加灑脫,其作品《普羅塞比娜被掠》、《西皮翁禁慾》使老師的修長人體帶上了爽快悅目的筆觸。
卡隆
在楓丹白露畫派中最別具一格的畫家A.卡隆(1521—1599年)本人就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戲劇導演,並與繁星派詩人過往甚密,廣博的文化素養使他脫穎而出。
《三頭政治下的屠殺》以奇特的景物安排和淒冷的筆調描寫新教徒遭受殺戮的慘狀。他對特殊的自然現象頗感興趣,喜愛描繪作為災禍降臨預兆的血雨腥風,造成焦慮恐怖的畫面氣氛。
在《蒂布爾的女卜者》一畫中,他讓奧古斯都大帝單膝跪地,虔誠而驚奇地聆聽關於聖母子出現的預言。大批古羅馬著名建築、雕塑,包括象徵皇權的神座被納入畫面,各種幾何形狀按照透視疊放在一起。他對神座的精細刻畫。近乎平塗而成的黑人,以及一揮而就的雕刻基座,造成出人意料的奇特對比效果,表現出非凡的想像力和創造精神。
讓·古贊
古贊父子是楓丹白露畫派中享有盛譽的畫家。
小古贊的《最後的審判》更是對西斯廷祭壇畫的刻意模仿。不可否認,這兩位畫家在處理人物與景致的關係和紛亂複雜的場面已經得心應手,較之義大利畫家也並不遜色,但是,缺少自己民族個性的作品勢必在歲月的考驗中失去光彩,他們與文藝復興最傑同的代表們也終究不可同日而語。
讓·克盧埃
讓·克盧埃(Jean Clouet ,1485/6-1540)就是“楓丹白露畫派”中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有《弗朗索瓦一世像》。畫上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穿著豪華,儀態瀟灑,儼然一位完美的君主。不過,象徵無上權力的王冠被隱藏到了紅、黑相間的背景紋樣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似乎倒是這位國王精緻華美的藝術品位。寬大的外衣散發著綢緞的光澤,金色調子上又添加富於變化的黑色條紋,用金絲繡出的圖案精細迷人。國王的面部也一定經過了精心的修飾,髮式、鬍鬚都讓人無可挑剔,鑲嵌珍珠的黑色帽子邊緣,圍繞了一圈羽毛做的裝飾。
他溫文爾雅地看著畫外,一隻手扶著桌上的手套,一隻手握著短劍的手柄,它們都是騎士精神的象徵(法王被號稱“騎士國王”)。可以說,這是一幅“外交式”的肖像,它在不經意間將人物提升到超常的境界,所有人性的弱點全都隱而不見了,觀眾完全被表象的華美所折服。
其他作品
《埃絲特蕾姐妹》的作者已不得而知。畫中裸體的卡芭利埃爾、埃絲特蕾是國王亨利四世的寵姬,1599年因難產身亡。畫面表現兩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妝打扮,房間深處一位衣著華麗的婦女正在大壁爐前縫紉。人物手捏乳房的動作暗示著貴妃期望懷孕得子。
畫家對細部描繪的熱衷,以及遠近人物大小懸殊的誇張手法,都極好地體現出北派的寫實傳統。同時,畫家又巧妙地義大利文藝復興在解剖和透視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畫得尤其精彩,富有變化並極具神情。人體雖無劇烈動作,卻塑造得結實充分,細緻動人。這種以人物的靜止狀態起到象徵作用的手法將在下一世紀的法國繪畫中得到發展。
楓丹白露畫派傑出的佚名作品還有《獵神狄安娜》、《慈愛》。它們通過加以女性化的米開朗基羅式人體和長頸長身的女神形象代表著該時代風格。表現出相當誘人的新鮮感。《維納斯的梳妝》則是稍晚一些的作品,它標誌著法國畫家對技巧的純熟運用,對於微妙明暗關係和人體肉感的表現已與義大利樣式主義難分伯仲。
畫派發展
杜布勒依(約1561—1602)、杜伯瓦(約1542—1614)和弗雷米奈(1567—1619)是當時最出色的三位畫家,被藝術史稱為第二代楓丹白露畫派。
杜布勒依在任首席宮廷畫師時所畫的《古時的獻祭》構圖奇兀,以不合常規的位於畫面邊緣的人物組成環形,加強著奇蹟出現的突然性,對於形的推敲令人讚嘆。
弗雷米埃的代表作則是1608年完成的該宮教堂天頂畫。與前兩位畫家不同,他更喜愛結實的造型效果和誇張、幻想的手法。
畫派評價
楓丹白露派有一個共同特點:藝術為王宮服務,因而帶有華麗與歌功頌德的特色。當然他們還有更為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為法國培養了藝術人才,促進了法、意藝術的交流。
《埃斯特雷姐妹》是出自楓丹白露派沒有留下作者姓名的作品,畫中用手捏乳頭暗示寵姬所期待的懷孕,這種象徵性的靜止姿勢對17世紀歐洲繪畫頗有影響。
楓丹白露畫派對法國美術的發展起過巨大影響,主要是在傳布技法知識方面起過積極作用。但義大利樣式主義美術家們及其法國追隨者們的創作往往顯得矯揉造作。他們更多的追求典雅的裝飾趣味,而忽視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的表現。
因此,它不僅是一個民族在自身藝術發展中所必然經歷的決定性階段,而且也是對自己和世界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