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顒,字子昭 ,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 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楊顒先後擔任巴郡太守、丞相主簿、丞相東曹屬。
楊顒深受諸葛亮的信任。楊顒在擔任丞相主簿時,勸說諸葛亮不必越俎代庖,自校簿書,整日勞累,以致“上下相侵”,這樣做最終只會空耗精力,一事無成。楊顒的話得到諸葛亮的肯定。楊顒去世後,諸葛亮十分悲痛,並認為楊顒之死是蜀漢朝廷的一個損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顒
- 別名:楊子昭
- 國籍:東漢→蜀漢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荊州襄陽(今湖北襄樊)
- 職業:官吏
- 主要成就:規勸諸葛亮不必自校簿書
- 官職:巴郡太守、丞相主簿、丞相東曹屬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論治之體,去世,歷史評價,個人作品,史籍記載,文學形象,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楊顒字子昭,荊州襄陽郡(今湖北襄樊)人,楊顒與他的族人楊儀居住在沔水旁邊,蔡洲以西的徊湖。楊顒住在下徊,楊儀住在上徊。
公元211年(東漢建安十六年),劉備應劉璋入蜀,楊顒亦隨劉備前往。
論治之體
諸葛亮時常親自考核文書簿冊。楊顒徑直入內,直言規勸諸葛亮:“治理國家要有分別,因此上級官員和下級官員的職責不能相互混淆。請我為您以一家之主來比喻:現今有一個人在這裡,派遣奴隸執行耕種,婢女負責燒火煮飯,公雞負責早上報時,狗負責在出現盜賊時叫喚,用牛來負重,用馬來載人長途跋涉,私人的事沒有一件耽誤,所需要的都充足,生活舒緩,無憂,所需要做的只有飲食。突然一天,想要盡力親自去做這些事,不再把事情交給別人去做,耗費自己的體力,為這些瑣碎事務,身體疲勞,精神睏倦,最終沒有一件會成功。難道他的智力不如奴隸、婢女、公雞和犬嗎?而是因為這違背了作為一家之主的原則。
“所以古人稱:‘坐著談論道理的人為三公,起身去做事的人為卿大夫。’邴吉不去理會路上的屍體,而擔心牛因熱而喘氣,陳平不會回答關於國家賦稅的問題,說:‘自然會有人負責’。他們都十分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如今您治理國家,親自考核文書簿冊,整天辛苦流汗,不也是十分艱勞嗎!”諸葛亮因此對楊顒表示感謝。
去世
此後,楊顒為東曹屬,負責選拔舉用賢能。
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北駐漢中郡。不久後,楊顒在任上去世,諸葛亮十分悲痛,連續流淚三天。與此同時,丞相西曹令史賴厷也去世了。諸葛亮寫給留府長史、參軍張裔、蔣琬的信中寫道:“令史失去了賴厷,掾屬失去了楊顒,這是朝廷里的重大損失啊。”
歷史評價
諸葛亮:“令史失賴厷,掾屬喪楊顒,為朝中損益多矣。”
王夫之:“楊顒之諫諸葛公曰:‘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大哉言矣!”
楊希閔:“此楊子昭之諫,雖出於誠愛而不盡然,度外之事,未可質言,故諸葛謝之,亦不更相覆難也。”
吳裕垂:①“孔明作相,常躬校簿書,主簿楊子昭諫曰: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作家,更征之陳平丙吉云云。於戲,子昭不知作家,焉知治國。”;②“信如子昭作家之喻,是閣老可以紙糊,尚書可以泥塑,而克臻乎上理也。一自平吉見稱,後人高言元妙,以清談為論道,以臥治為燮理,以博飲遊戲,為風流宰相。尤而效之,治體愈乖,相業愈衰,而不自知其謬也。故不能已於一辯。”
個人作品
《諫諸葛丞相》
史籍記載
《資治通鑑·卷七十·魏紀二》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楊顒於第一百零三回登場,北伐時擔任丞相主簿,與歷史記載基本相同,但楊顒規勸諸葛亮一事的時間被移到北伐後期、諸葛亮病重時。以此突出此時諸葛亮的事必躬親,積勞成疾。同時,在小說中,諸葛亮並沒有接受楊顒的直言規勸,只是以“託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為由婉言謝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