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希閔
- 別名:臥雲
- 出生地:新城縣(今江西省黎川縣)
- 出生日期:1808
- 逝世日期:1882
個人經歷,理學文章,詩詞創作,
個人經歷
鹹豐六年(1856年),太平軍攻克新城、建昌(今南城),楊希閔招募鄉兵相抗。廣信郡(今上饒)郡守沈寶禎率部來援時,見他一介書生有此膽略,乃以禮待之。不久,建昌府所屬各縣均被太平軍攻陷,南昌也被太平軍圍困。楊希閔舉家流落到福建邵武,後遷福州,先後被福建學政吳南池和布政使周開錫延聘。他利用這一時機,飽讀經史百家,並加以披閱考證,獲益匪淺。同治九年(1870年),他東渡台灣,在海東書院主講11年。以宋儒性理之學及經、易之書,啟迪台灣士子,學風為之一新。
理學文章
楊希閔在理學上崇尚程、朱,文章則有桐城派淵源,主張“義理、考證、詞章”三者不可缺一。畢生埋頭書卷,筆耕不懈。在考證評論前人文史書籍方面,花費了極大精力,其“考訂精詳,論事平允,非淺學者所能及”。在邵武時著有《鄉詩摭譚》20卷,宣統二年(1910年)由新建夏敬觀刊行;另有《江西詩軌》、《江西詩話》若干卷,未能刊行。他評述了晉陶潛以來江西籍的340位詩人,對歷代能詩而名不甚著者,均有所記,為研究江西詩歌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參考依據。在福州時著有《榕陰日課》10卷刊行。在台灣時著有諸葛亮、李泌、陸贄、韓琦、李綱、王守仁諸家年譜(亦名《四朝先賢六家年譜》)及《豫章先賢九家年譜》。他在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的基礎上,撰寫了《王文公年譜考略推論》和《熙豐知遇錄》各1卷,繼續為王安石“辨誣”。晚年編撰的《客中隨記》,親自筆錄藏書、說經、居家、政事、校籍、文章、雜余、釋典等八大類,其中不乏大量珍貴文獻資料。
詩詞創作
楊希閔十分愛好和擅長詩詞創作,撰有《遐憩山房詩》、《痛欽詞》、《過存草》、《覆音瓦草》、《詩榷》、《絕句詩選》、《四書改錯平》等。此外,他對醫學也有一定研究,著有《傷寒論百十三方解答》、《金匱百七十五方解答》、《盱客醫談》等。還有《四書改錯平》14卷、《水經注匯校》40卷、附錄2卷、《讀書舉要》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