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楊順堯祖父為木匠,父親教私塾,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二。家境較為寬裕,但常遭匪患之苦。1930年,父親被土匪殺害,舉家生活頓陷困境,當時楊順堯才12歲,這一晴天霹靂,使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
楊舜堯5歲時,其父即教他識字,背誦古文,進行啟蒙教育,因而中國歷史上一些民族英雄成了他崇拜的偶像,這對他後來為民族解放鬥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45年,楊順堯在任保長時,因與紹周鄉(今羊場)鄉長張樹南政見不合,拒不參與鄉政會議。張樹南深為惱怒,提走了他的步槍2支,並藉故敲詐鋼洋150元。1946年3月,梅子關有2個商販被殺害,國民黨紫雲縣當局以案件發生在他的轄區內,乃認定是楊順堯所為,將其逮捕入獄,關押數月,後被縣長李可達勒索鋼洋800元,方獲釋放。他對國民黨反動當局各級官員敲詐勒索、魚肉人民的醜惡行徑極為深惡痛絕。
1946年秋,中共安紫邊區地下組織負責人胡博和鄭德霖到羊場一帶進行反蔣武裝鬥爭活動,傳播革命思想。胡博還送給楊順堯1本《新民主主義論》。在胡博、鄭德霖的啟發教育下,楊順堯決心參與地下黨領導的游擊隊武裝鬥爭。1947年4月,他參加了白泥田會議,決定以克混、交麻一帶為根據地,積蓄髮展武裝力量,逐步向安紫長邊界和白石岩方向發展。楊順堯回到長田後,積極串聯發動進步青年加入反蔣武裝鬥爭的行列,率先賣掉自己的十一石田產,買得8支步槍和1支短槍。此外還通過各種渠道和關係得到部分槍枝,在短期內就籌集了長短槍16支,武裝人員發展到15人。
1947年農曆七月,鄭德霖在板當街上召集會議,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密切注意。為便於開展鬥爭,鄭德霖迅即轉入克混,於同年11月下旬組成了“紫雲縣工農革命游擊大隊”,鄭德霖為大隊長,胡博為黨代表,下編4箇中隊,楊順堯等為中隊長。
1948年農曆正月,國民黨調集反動武裝1000餘人,分兵4路向克混撲來,游擊隊分頭奮勇還擊。楊順堯部先後在塘坎、打臥、克混、六橋等地與敵展開激烈的反“圍剿”戰鬥。由於敵強我弱,力不敵眾,鬥爭終於失敗。楊順堯率領10餘名隊員輾轉至壩寨、納容、火烘一帶隱蔽,繼續積蓄力量,待機再起。
紹周鄉鄉長周光榮探知楊順堯在火烘一帶隱蔽活動,先以乾親家的名義(周光榮曾將其次女拜寄楊順堯)派郭懷芝、韋文科前去勸降,楊順堯當即就回答說:“要我投降,除非我死,活著是不行的!”斷然拒絕。
周光榮見誘降不成,則惱羞成怒,決計置楊順堯於死地。於是陰謀策劃,千方百計密探楊順堯的行蹤。1948年4月12日,當楊順堯行至羊場火烘沖時被周光榮殺害,並殘忍地將其頭部割下,拿到紫雲縣城北門牌坊懸首示眾。
楊順堯遇害時,年僅2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