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至10月31日,由中紀委、監察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浩然正氣滿乾坤——中國廉政文物精華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展出。
簡要介紹,金鄉石碑,尋訪石碑,巨野石碑,楊震其人,卻金典故,保護石碑,現實意義,
簡要介紹
在全國入選參展的370件實物中,山東省推薦的楊震卻金碑入選。這充分說明了該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大大提升了該碑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可該碑的參展報送單位,並非是“楊震卻金”典故的原發地巨野縣,而是與巨野縣毗鄰的金鄉縣。
金鄉石碑
金鄉縣送交全國參展的“楊震卻金碑”,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金鄉縣知事唐翼猷仿效東漢時期昌邑(巨野)縣令王密,在金鄉縣縣衙公堂門口左側立的“漢楊震卻金處”石碑。該碑橫條狀,陽刻,長163厘米,寬64.5厘米,厚17厘米。碑正面題刻“漢楊震卻金處”。碑文正楷,數百字記述了楊震卻金的來歷。由曾做過清直隸知縣的昌邑人李庭所書。此碑雖比巨野縣發現的“楊震卻金碑”立碑時間上晚了117年,但官方慧眼識珠,保存得力。
尋訪石碑
楊震卻金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時期的昌邑縣(今巨野縣大謝集鎮的前後昌邑村),距今已有1900年。其間,不知有多少巨野文人騷客及社會名流,感動於楊震的“四知”廉政故事,為其立碑揚名,傳承光大楊震遺風。但流傳保存至今的有關石碑非常鮮見,甚至絕跡。
“楊震卻金碑”即“楊震卻金處”石碑。“文革”前,曾在巨野縣前後昌邑村交界處的小彭河邊發現過清朝巨野著名文人陳彥升立的石碑,可“文革”後已不知去向。2011年3月23日,楊震的家鄉——陝西省潼關縣因製作有關楊震的電視專題片,專程到巨野縣政協聯繫拍攝“楊震卻金碑”的鏡頭,尋訪其典故,才引起了巨野縣文史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在知情人的引領下,陝西客人在當地有關單位陪同下驅車來到了一個偏避的農家小院。在客人們的期盼中,房東小心翼翼地扒開碑上的一層層保護物。客人和巨野縣文史專家爭相先睹“卻金碑”的芳容,失傳半個世紀的陳彥升刻立的“卻金碑”,終於現身坊間。
巨野石碑
該碑碑頭雙龍飄逸,四周花紋鑲邊,高180厘米,寬65厘米,厚25厘米。碑中間陽刻著“漢太尉伯起楊公卻金處”10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四周洋洋灑灑千言小字,簡介昌邑的起源、名人及楊震卻金的典故。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事跡。立碑者為陳彥升,刻於清嘉慶(1796年)12年4月,距今已204年。
楊震其人
楊震(59—124年),字伯起,出生於陝西省弘農華陰縣(今潼關和華陰縣)的一個名門望族。他正直無私,嫉惡如仇,從不阿奉權貴,一生兩袖清風。官居太尉後,曾多次給漢安皇帝上書彈劾貪官污吏乃至皇親國戚,但沒有引起漢安帝的足夠重視,致使群奸有恃無恐,終引火燒身,反被誣陷遭到皇上罷官。
楊震在遭遣回原籍途經洛陽城西幾陽亭時,悲憤地對兒子說,死本是士大夫的尋常本分之事,我蒙聖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殺,厭惡奸邪之人傾亂朝廷而不能禁止,我還有什麼面目活於人世。我死之後,以雜木做棺板,以粗布作壽衣,既不要送我回歸祖塋,也不要設祠祭祀。說完飲毒酒而死,當時65歲。廣大百姓無不為之同情垂淚。
一年以後,漢順帝即位。下詔給楊震平反,以高規格的禮儀改葬楊震於華陰潼亭。
楊震生前在家鄉講學30年,名徒遍九州,被稱為“關西孔夫子”。5旬時,被朝中大將鄧鷺慧眼識才,舉薦為襄城(河北)縣令,110年升為荊州刺史,112年調任為山東東萊(萊州)太守,117年入朝升為太尉。
卻金典故
楊震卻金的故事,就發生在112年他由荊州赴東萊任太守的途中。《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縣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這段話意思是,楊震被提拔做荊州刺史,當赴東萊郡任太守時,路過昌邑,以前被他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做昌邑縣令。王密去拜見他,夜裡懷揣十斤金子來贈送給楊震。楊震說:“我這老朋友了解你,你卻不了解老朋友,這是為什麼?”王密說:“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人知道?”王密慚愧而走。
其實,王密也是清官,並非公款行賄楊震,只是出於報答楊震的舉薦之恩,想接濟一下楊震不足的盤纏。楊震一塵不染的廉潔風範,深深觸動了王密的靈魂深處。為了永記楊震的諄諄教導,他不顧“行賄”之羞,不顧世人嘲諷,次日送走楊震後,他毅然取出那送禮的十斤黃金,命能工巧匠在昌邑建造了“四知台”,在縣衙公堂上,懸掛了“四知堂”匾,在公堂前左側立了“楊震卻金處”石碑。從此,楊震卻金的佳話,才世人皆知,流芳千古。昌邑的百姓尊重愛戴楊震,集資建造了楊震祠和楊震紀念塔。據說,“文革”前還有其遺蹟,“文革”中被當做“四舊”徹底毀掉。
保護石碑
千百年的歷史演變,已使昌邑縣令王密刻立的“楊震卻金處”石碑和“四知堂”橫匾無法尋覓。1808年4月,巨野縣清朝著名文人陳彥升,刻立了這個寶貴的“漢太尉伯起楊公卻金處”石碑。可惜這一珍貴歷史文物,因隱藏在民間50多年,沒能發揮它對當代人應有的廉政警示教育作用。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感謝這位護碑有功者。據說該碑曾出現在前後昌邑村的小彭河岸邊,十年浩劫中,有人想當“四舊”砸爛修橋。這位有心人夜裡冒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用車拉到家藏在了屋裡。
現實意義
楊震卻金碑入選中國廉政文物精華展,充分說明了該碑的歷史文化價值。特別是現在,重提楊震辭金,並學習他的“四知”廉政精神,更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