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鑄(清朝詩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鑄(1778-1847),清代布衣詩人。字子堅,號石瓢,江蘇鎮江人。性好山水,足跡遍歷金華、天台、四明、牛首、採石、廬山、九華等地,所到之處皆有詩作流傳。他的家靠近北固山麓,平常以登山為樂。他最喜歡焦山的清雅和靜幽,常住在山中與定慧寺住持清恆為詩友。兩淮鹽運使曾燠慕其文采,邀請他到揚州去參加選訂《淮海英靈集》,後又參與選訂《正聲集》。詩才橫溢,在京口詩壇上頗有影響。有《自春塘詩集》。

基本介紹

  • 本名:楊鑄
  • 別稱:阿貴
  • 字號:子堅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彝族
  • 主要作品:《自春塘詩集》
十三四歲就熟讀《文選》,王文治看了他作的詩後說他像頭小獅子,“墮地便能跳躍”。後來又認識了杭州詩人宋大樽,宋送他一部李太白集。楊鑄性好山水,家近北固山,尤愛焦山幽靜,與定慧寺主持巨超為詩友。他經常漫遊各地,遍歷金華、天台、四明、牛首、採石、廬山、九華等地,所至皆有詩篇。張問陶贊他的詩是:“短句長篇無不好,舉杯驚嘆此全才”。巡鹽御史曾燠在焦山看到楊鑄的《聽琴》詩的起句“明月在水不在天,秋聲在空不在弦”,認為是“太白佳境”,並請他去揚州選訂《淮海英靈集》。後來兩淮鹽運使鄭祖琛,又請他幫助選訂《正聲集》。
楊鑄才氣縱橫,在鎮江詩壇上是一支異軍,著有《自春堂詩集》,在他生前刊行,後來又有遺稿續集十餘卷,未刊。與他同時的鎮江詩人還有張學仲、張崇蘭、朱士龍、施毅、趙元益、張世清等,後人稱他們為“中七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