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鐘(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楊鐘(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楊鐘(原名楊锺,字士符),河北保定清苑縣東高莊人,生於1896年1月12日(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卒於1993年11月25日。河北保定軍校八期畢業。曾任商震部第三十二軍團長、旅長、副師長,第一戰區、第十一戰區長官部少將高參、少將部員。1949年在北京隨傅作義將軍起義,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第六高級步兵學校研究員。解放後任華北行政委員會工作員、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工作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鐘 
  • 別名:字楊士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保定清苑縣東高莊
  • 出生日期:1896年1月12日
  • 逝世日期:1993年11月25日
  • 職業: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
  • 畢業院校:河北保定軍校八期
  • 原名:楊锺
人物生平,評價,

人物生平

幼讀私塾,1916年保定育德中學畢業,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為步科八期三隊學員。1920年軍校畢業後在江西督軍蔡承勲第一師任排長、連長、營長。1932年調國民軍第32軍139師724團任團長、少將旅長、師長。1939年調重慶國防部中訓團任中隊長、大隊副、後為國防部部員。1942年任洛陽第一戰區長官部少將高參。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曾派往北京策反偽軍齊燮元部師長陳蔭南等人起義。日本投降後留北京,以國防部員名義在第十一戰區長官部任高參,直到北京解放。
楊鐘先生在32軍商震部任旅長時,與軍部參謀、地下黨員王興綱王啟明關係密切,他每到各部隊巡迴視察必帶二王同行,故在軍中有“左派將領”傳言。在重慶中訓團時,曾由王興綱陪同到紅岩村八路軍辦事處多次拜見葉劍英,表達了堅決要求去延安參加抗日隊伍的願望。經請示周恩來後,鑒於當時正值國共兩黨合作時期,中共方面希望其繼續留在國民黨軍隊內部為中共做更多工作。在漢中警備司令部期間,楊鐘先生曾拯救過一批西北大學地下黨員和進步學生。在北京國共和談時期,楊鐘將軍曾由王啟明陪同拜見中共首席談判代表葉劍英,葉面授機宜,與北京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崔月犁、袁進修等建立聯繫,接受任務,主要是掩護地下黨,蒐集軍事情報。
1948年,楊鐘將軍通過地下黨到河北滄州泊鎮面見中共北京城工部部長劉仁、肖明,受領三項任務:爭取傅作義和平起義;勸說保定城防司令劉化南等起義;找關係,設法組織保護好天津八大紗廠,以免遭受破壞。楊鐘將軍接受任務後,即按指示開展工作,對三地解放起到重大積極作用。1949年北平解放,葉劍英在北京飯店設專宴招待楊鐘將軍,肯定了楊鐘將軍在敵占區所做的貢獻,並擬安排其出任交際處長。劉仁,崔月犁亦多次請其工作,他自覺未受過黨的系統教育,要求先去學習,遂於1949年2 月調入石家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高級步兵學校(今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任研究員,進行學習研究,並正式參軍入伍。1951年8月在學習期間,楊鐘將軍的夫人不幸病逝,楊鐘將軍與夫人一向情篤意厚,突然遭此變故,心身交瘁,不能自持,加上家中需人照料,便請長假回京。此後,政府安排楊鐘將軍在北京市人事局任工作員,後任命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北京市政府參事室參事,直至去世。

評價

楊鐘將軍一生生活樸實,平易近人,不吸菸不飲酒,無不良嗜好及舊社會惡習。嚴教子女,樹立樸實家風。其父早年留學日本,與孫文,黃興熟識,是同盟會會員,接受革命思想較早,對其有一定影響。幼年親眼目睹舊社會人民疾苦,故在軍隊中愛護士兵,關心士兵生活,常拿自己軍餉給士兵們購買文化娛樂用品及幫助困難士兵家屬,治軍嚴明,歷次戰鬥中全體官兵能眾志成城,不怕犧牲,英勇作戰,多次負傷,屢建戰功。曾參加過台兒莊等大型戰役,致死身上仍留有多塊彈片。
楊鐘將軍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雖在“文革”中受衝擊,從無怨言。用楊鐘將軍晚年自己的話說:“我活了將近一個世紀,經歷過四個時代:清朝末年、軍閥混戰、蔣家王朝、新中國誕生。在舊社會戎馬半生,由少尉排長到少將師長、國防部部員等職,親眼目睹軍閥政客們的凶貪惡腐,縱懷憂民報國之心,苦無領路之人。只有到了抗日戰爭,始有幸和中共黨人接觸。更為幸者,和周恩來、葉劍英等黨的高級領導相識。自那以後,凡是黨交給的任務,即使出生入死、赴湯蹈火,也樂意盡力去做。我的後半生是光明的、幸福的。如今雖已垂暮之年,還願為祖國統一、四化建設出一點力。籍以表達我對黨的感激之情。”
北京病逝
1993年11月25日,楊鐘將軍以97歲高齡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將近一個世紀的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