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良瑤
- 外文名:yang liang yao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涇陽
- 出生日期:736年
- 逝世日期:806年
- 職業:太監,航海家
- 主要成就: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
修建唐陵,平定叛亂
人物介紹,生平經歷,出使大食,平定叛亂,人物評價,
人物介紹
楊良瑤(736~806)唐代外交官。陝西涇陽人。少時以節義為志行,長大後以忠勇為己任。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說,這是個有抱負有作為,從小就立下了偉大志向的青年。楊提督在唐肅宗至德年中,也就是西元756~758的時候進入了皇帝的宮廷,以一名宦官的身份開始了其充滿傳奇性的一生奮鬥。
唐肅宗永泰元年(765),奉命說服在慈隰一帶叛亂的狼山部落;代宗大曆六年(771),宣慰安南、廣府,不辱使命;德宗興元元年(784),赴回紇求師成功,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屆乎南海,舍陸登舟”, 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西亞一帶),成為我國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節。回國後受命主持修葺歷代唐陵,參與洛陽平叛。
傳統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因而鄭和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節。但是,根據最新披露的考古發現,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節當是唐代中葉的楊良瑤。楊良瑤(736—806),字良瑤,原籍弘農郡人,後落籍唐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即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
生平經歷
楊良瑤是唐朝宦官。歴事唐肅宗、代宗、德宗、順宗四朝皇帝,剔歴中外50餘年,特別是奉命出使黑衣大食,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間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根據當時國際、國內政治局勢來判斷,楊良瑤出使的政治目的可能是與起源於小亞細亞兩河流域的黑衣大食帝國一道,共同遏制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權,試圖徹底擺脫其對唐王朝西域的軍事威脅。據筆者考證,楊良瑤很可能是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作為唐王朝的外交使節,楊良瑤官階不高,但作用匪小。從碑文看,《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無疑是唐代後期的典型製作之一,足以反映所歷王朝的興衰脈絡,尤其是在“借兵回紇”、“出使嶺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皆能看出楊良瑤不遑寧居的奔走身影,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歷史細節之一。
從形制看,該碑體形高大,額篆“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9個篆字,周正圓渾,蒼遒大氣。碑文以楷體書寫,間以行書,結體活潑,字跡勁秀,線條華暢,文氣通透,具有相當高的書法藝術水平,不失其為中晚唐書法中的佳品製作。據宋佚名《宣和書譜》卷一載:“唐代宗宵旰之暇,留心翰墨,於行書益工。大抵有唐自太宗以還,世相祖襲,至代宗家學未墜。”唐德宗時,“觀其行書筆意,亦不愧前人云”(宋佚名《宣和書譜》: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第1版)。至憲宗初年,宮廷崇尚“集王聖教序”之風,仍不稍潛。足見中晚唐右軍行楷書體之興盛,當披靡於朝野上下。
從作者看,該碑由朝請郎、行虔州南康縣丞、雲騎尉、翰林待詔陸邳撰文;承務郎、守郴州司兵參軍、雲騎尉、翰林待詔趙良裔書丹;給事郎、守洪州都督府兵曹參軍、雲騎尉、翰林待詔湯陟篆額。唐朝官階明確,“朝請郎”為文官第18階、正七品上;“承務郎”為文官第25階、從八品下;“給事郎”為文官第22階、正八品上。均職階不高,正史未載,但就撰文、書法而論,仍屬非常可貴。
據當代學者考證,趙良裔,約當唐德宗、順宗和憲宗時人。其書跡見於《唐代墓誌彙編》(周紹良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元和142《乘著志》(元和玄枵之歲)。該志署銜“朝議郎、權知處州司馬、賜緋魚袋、翰林待詔趙良裔”篆題,楷書。又,陸邳,約當唐憲宗、穆宗時人。書跡初見於《金石錄》(宋趙明誠著)卷九,《金石錄》第1738《唐平淮西碑》,署名段文昌撰,陸邳八分書,元和十四年十二月(820年)。別的書跡還有《唐邠國公梁守謙功德碑》,楊承和撰並書,陸邳篆額,篆書。長慶二年(822年)。清王昶《金石萃編》卷107。陳思《寶刻叢編》(中華書局,1995年)卷七有著錄。另外,《唐左武衛將軍劉德惠碑》,唐嚴綬撰,劉繼元書,陸邳篆額,長慶二年;《唐兵部郎中郭晤碑》,唐陸邳隸書,長慶四年(824年);以上俱見《寶刻叢編》卷八。
從《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可知,陸邳、趙良裔兩人在翰林院內均有升遷。陸邳從朝請郎、行南康縣丞、雲騎尉升職為朝議郎、權知撫州長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亦即由文官第18階、正七品上晉升為文官第14階、正六品上;趙良裔從承務郎、守郴州司兵參軍、雲騎尉晉升為朝議郎、權知處州司馬、賜緋魚袋,亦即由文官第25階、從八品下晉升為文官第14階、正六品上。兩人初期官職懸殊,後來則臻於一致。儘管如此,卻都不改其“翰林待詔”的御用角色。兩人於元和元年為《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撰文、書丹,足以證明其由來已久的同事關係。陸邳擅長篆隸,卻奉命撰文;趙良裔擅長楷書,故一仍舊貫。
至於翰林待詔湯陟,尚不見於著錄,然其擅長篆隸,當時影響也不會低。刻字匠朱士良,吳郡(即蘇州)人,刻工灑脫,頗見功力,亦不見著錄。但刻家留其名,大約也是一種榮耀。
依據王海濱《唐代翰林書待詔制度綜考》(2008年,吉林大學碩士論文)一文研究,“(唐代翰林書待詔)為皇家的御用書家,其書法技藝水平是非常高的,都是名重一時的書法好手,他們在朝野內外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並認為,翰林書待詔的書法屬“院體”書法,“直接代表了皇帝的書法,翰林書待詔奉敕所書的碑誌,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個觀點,洵非無識。
按:唐人墓葬勒石,向有“神道碑”和“墓志銘”兩種。所謂“神道碑”,就是樹立在死者墓道上的石碑。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立碑》一詩中寫道:“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所謂“神道碑”,正是這種“路旁碑”的一種。就內容看,該碑蹈常襲故,不乏溢美之詞,但就其深受信重、頻繁出使而言,仍有必要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其奉命出使黑衣大食,“使大食而聲教旁暢”、“聘大食兮聲教普”,也都成為出使獲效的直接標誌。
據碑文載:楊良瑤終於元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葬於同年十月十四日。“元和”為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元和元年,即公元806年。由此推斷,楊良瑤當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楊良瑤之死,從明幡發喪到歸里入葬,歷時共83天。依照關中民間葬俗:樹碑立石,通常在三周年之際完成,時當脫服之期。而此碑刻立的時間,則在喪葬期內。另外,神道碑為墓道用碑,均在地面之上,而墓葬內有墓志銘,也是唐代定製。
值得注意的是,該碑正文用過許多簡筆字,與今日官方確定的《漢字簡化字總表》有相似之處。譬如“請”寫作“請”,“繼”寫作“繼”,“萬”寫作“萬”,“邇”寫作“邇”,“爾”寫作“爾”,“貌”寫作“皃”,“輔”寫作“輔”,“彌”寫作“彌”,等等。這些漢字簡化字的普遍使用,對於研究唐代文字史,有著相當重要的啟迪和幫助。
早在1984年4月,涇陽縣文物工作者從事田野文物調查時,在當時掃宋鄉(2002年後併入雲陽鎮)大、小戶楊村附近發現了一通晚唐石碑,此即《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筆者於上世紀90年代初偶然見及,震撼於該碑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遂決意加以整理、研究。1998年,筆者最先在陝西師範大學史念海教授所主編的《唐史論叢》(第7輯)撰寫了一篇學術論文,當即受到西北大學文博學院院長周偉洲教授的深切關注。2001年,新編《涇陽縣誌》(何平、李新榮、楊西安等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中第一次公布了該碑碑文,但差錯太多,難以卒讀。2005年,筆者又在鹹陽師範學院學報刊發了《楊良瑤: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一文,再次公布了神道碑碑文並做了初步考釋。因拓本欠精,辨識困難,仍有錯訛。2012年冬,筆者赴北京出差,從文物出版社葛承雍總編輯處獲悉北京大學榮新江教授據此有了新的深入研究,在《文史》2012年第3期上發表了《唐朝與黑衣大食關係史新證——記貞元初年楊良瑤的聘使大食》一文,經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建林研究員聯繫,得以獲讀,由此對碑文句讀做了個別修正。對於諸位學人的支持和幫助,筆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據查知,該碑身首相連,碑首高85.5厘米,碑頭篆額“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9字,3行,每行3字。碑身高189.5厘米;上部寬93.5厘米,下部寬102.5厘米。正面鐫刻行書碑文,記敘了“唐右三軍僻仗、太中大夫、行內侍省內給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楊良瑤的家族淵源和生平事跡。該碑文彌足珍貴之處,正在於揭櫫了這位不見於正史文獻的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的出使生涯。
經整理,對碑文標點、劃段如下(按:行文中的空格依照原碑格式處理,以示敬重):
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
唐故右三軍僻仗、太中大夫、行內侍省內給事,賜紫金魚袋、上柱國、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楊公神道碑銘並序
朝請郎、行虔州南康縣丞、雲騎尉、翰林待 詔陸邳撰
承務郎、守郴州司兵參軍、雲騎尉、翰林待 詔趙良裔書
給事郎、守洪州都督府兵曹參軍、雲騎尉、翰林待 詔湯陟篆額
公諱良瑤,字良瑤,其先周宣王子尚父,受封諸陽,寔曰楊侯。晉滅其國,因以為氏。厥後代濟勛德,遂為名家。至若王孫以薄葬稱,樓船以大功命,敞因謙畏為相,雄由辭賦榮名。洎乎伯起之慎“四知”,叔節之去“三惑”,大鳥集於葬墓,飛鱣降於講堂。或朱輪十人,或太尉四代,光照兩漢,裕垂後昆,氏族源流,遠矣盛矣。於是根蒂旁薄,枝葉蕃昌,有望表弘農,有族居天水,則公之先代,本弘農人也。
及公曾祖, 為唐元功臣,官至雲麾將軍、右威衛中郎將,以功多賞厚,賜業雲陽,至今家焉。遂為京兆人矣。
祖懷貞,皇許州別駕。
考彥昱,處士,高標世利,處士園林,公即處士之第四子也。
公質狀殊觀,心靈獨立,氣概感激,懾於時流。少以節義為志行,長以忠勇為己任,故得入為內養,侍玉墀以承恩;出使外方,將天命而布澤。累經試效,益著功勞;誠素既彰,委任方重。
當永泰中,慈、隰等州狼山部落首領塌實力,繼章掠眾,聚兵逼脅州縣,不顧王命,恣行剽煞,虔劉晉郊之士庶,震駭虢略之封疆。於時兩河初平,四遠猶聳,朝廷難於動眾,皇上姑務安人。遂遣中使劉崇進銜命招撫,以公為判官。崇進畏懦而莫前,公乃憤發而獨往,口宣恩德,氣激凶頑,遂使天威挫其鋩,皇澤流其骨髓,莫不交臂屈膝,棄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顙受詔。既而復命,闕下大愜,聖衷有詔賜祿,仍授文林郎、行內侍省掖庭局監作。由是恩顧稠迭,委任頻繁,奉使必適於所難,臨事未嘗有不當,是用東西南北,匪遑止寧;險阻艱危,備嘗之矣。
大曆六年,加朝議郎、宮闈局丞,守職不渝,在公無替;晝日三接,風雨一心;天顏不違,聖眷斯至。當信重之際,罔敢告勞;安梯航之心,何遠不屆。遂奉使安南宣慰,降雨露於荒外,委忠信於洪波。往返無疑,匪僭程度;復命至於廣府,會叛軍煞將,兇徒阻兵,哥舒晃因縱狼心,將邀王命,承公以劍求表,上聞公山立嶷然,不可奪志,事解歸闕,時望翕然。至十二年,遷宮闈令。內官式敘,中禁肅清,由公是拜也。洎建中末,遇鸞輿順動,隨駕奉天,勤勞匪躬,始終一致。
興元初,天未悔禍,蛇豕橫途。皇上軫念於蒼生,臣下未遑於定策。公乃感激出涕,請使西戎,乞師而旋,遮寇以進,覆武功之群盜,清盩厔之前途,風雲奔從而遂多,山川指程而無擁。興元既得以軴蹕,渭橋因得以立功,再造寰區,不改舊物,繄我公乞師之力也。其年二月,遷內侍省內給事。六月,加朝散大夫。此例驟遷,蓋賞勞矣。
貞元初,既清寇難,天下乂安,四海無波,九譯入覲。昔使絕域,西漢難其選;今通區外,皇上思其人。比才類能,非公莫可。以貞元元年四月,賜緋魚袋,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備判官、內傔,受國信、詔書。奉命遂行,不畏於遠。屆乎南海,舍陸登舟。邈爾無憚險之容,懍然有必濟之色。義激左右,忠感鬼神。公於是剪髪祭波,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白晝乃仙獸前駈。星霜再周,經過萬國,播皇風於異俗,被聲教於無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墜,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四年六月,轉中大夫。七月,封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功績既著,恩寵亦崇;若驚之心,日慎一日。
十二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
十四年春,德宗虔虔孝思,陵寢是恤,將復修葺,再難其人。必求恪恭,祗奉於事。唯公愜旨,受命而行,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經制,惜費省勞。煥乎鹹新,無乖睿約。及乎卒事,議功莫儔,以其年八月,賜紫金魚袋、判、傔等,並加綠綬。非例也,特恩及之。其後貴主親王,監護喪葬,聖情念切者,必委於公。至於以勞受賜,金帛紛綸,亦不可備紀矣。
十五年,陳、許節使雲正,淮西承釁而動,剽掠陽翟,攻逼許昌,汝洛驚惶,關東大恐,天下激發二十萬師,韓全義統之,且撓戎律。國家難於易帥,議者知必無功。時,德宗皇帝負扆興嘆,凝旒軫慮,思安東都宗廟,念濟河洛蒼生,是用命公監東都畿、汝州軍事。聞命而三軍增氣,戾止而百姓鹹寧。公知韓全義無才,烏合眾難用,淮西城小而固,遐邇易動難安,遂思遠圖,獨出奇策,使押衙東惟悟孫白身志和深覘寇情,觀釁而返,乃具所謀畫,遽獻表章,請緩天誅,許其悔過。當皇威未霽,事寢莫行。及全義大崩,詔用前計。遂申恩舍罪,罷討息人。公乃居安慮危,處否思泰,復請完城聚谷,繕甲理兵,用簡易而漸謀,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為勇健,變藩籬為金湯。於是遠近獲安,道路斯泰,皆公之盡力竭忠經略所致也。
至永貞元年,以事既寧輯,戀闕誠深,懇請歸朝,供侍近密。夏五月,以本官領右三軍僻仗。公素積威望,久著勛庸,警蹕誡嚴,中外悅服。千官以之加敬,九重以之益深。日出彤庭而臣下朝蕭,月閒清禁而天子夜安。國朝之環拱得人,於斯為盛。
公以躬勤之故,衰朽易侵,心神秏消,體皃癯瘠,疾生而醫藥不救,善積而命運奈何,寒熱內攻,風露外迫,遂至不起,嗚呼痛哉!以元和元年秋七月廿二日,終於輔興里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一。
皇上軫悼,士庶同悲。以其年十月十四日,歸葬於雲陽縣龍雲鄉之原,順其先志。蓋以公之仲弟忠武將軍良彩、季弟游擊將軍光暉、夫人彭城郡君劉氏,皆先公而終,墳墓所在,則臨終之日,思及平生,友愛念深,遺命不忘之故也。
公自至德年中,入為內養;永泰之歲,出使有功。恩渥日深,委信漸重。至若震忠義以清慈、隰,明勇決以伏哥舒,乞師護於南巡,宣化安於北戶,使大食而聲教旁暢,監東畿而汝洛小康,供奉四朝,五十餘載,議勤勞而前後無比,論渥澤而流輩莫先。故得祚土分茅,紆金拖紫,名高史榮,慶傳子孫。況公壯年以忠勇自負,長歲以盡瘁勤王。及乎晚途,歸信釋氏,修建塔廟,繕寫藏經,布金買田,舍衣救病,可謂竭臣子人間之禮,盡生死區外之因,孜孜善心,沒齒無倦矣。
長子升,嗣子承議郎、內侍省內謁者監,賜紫金魚袋、華清宮使希旻,次子操,移孝為忠,光昭令德,祗奉前訓,罔極是思。謂福善無征,風樹不止,誠感未達,隙駒莫留,想像既難於攀追,德業實懼於堙沒,願琢貞石,紀勒芳猷,見托為文,敢不書實。
銘曰:
雲從龍兮風從武,聖功出兮忠臣輔。天降公兮竭心府,歴四紀兮奉四主。
雞常鳴兮忘風雨,躬盡瘁兮心神苦。伏哥舒兮剛不吐,撫慈隰兮懾戎虜。
西乞師兮清中宇,南奉使兮慰北戶。聘大食兮聲教普,監汝洛兮勛超古。
校切業兮無儔伍,賜賚繁兮莫得數。一命僂兮三命俯,恩彌崇兮孰敢侮。
垂金章兮結綬組,既分茅兮亦祚土。琢貞石兮表忠臣,昭令德兮示後人。
元和元年歲次景戌、十月庚申、朔十四日癸酉建
吳郡朱士良刻字
傳統學術界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因而鄭和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但是,上述唐代碑文的發現證明,中國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節應是唐代中後葉的楊良瑤。
按:楊良瑤,字良瑤,原籍弘農郡人,後著籍唐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即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
據碑文記載,其先祖為周宣王之子尚父,因受封諸陽,寔稱楊侯。“晉滅其國,因以為氏。厥後代濟勛德,遂為名家。”自先秦以降,名流輩出,家業興旺,“於是根蒂旁薄,枝葉蕃昌,有望表弘農,有族居天水,則公之先代,本弘農人也。”其實,由於唐人講究郡望,攀比門第,故此所列舉的楊氏名人,譬如楊王孫因首倡薄葬被稱道,楊仆(樓船將軍)因大功而有名,楊敞因謙虛敬畏作宰相,楊雄因撰寫辭賦獲殊榮(按:作為辭賦家的當是揚雄而非楊雄。歷史上確有楊雄其人,但不以辭賦見長),楊震(伯起)所謂要慎行“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楊秉(叔節)所謂“酒、色、才”三不惑等等,其實都是歷史附會,殊不足信。其曾祖為唐初功臣,官至雲麾將軍、右威衛中郎將。“以功多賞厚,賜業雲陽。”唐代雲陽縣隸屬京兆府,治所在今陝西省涇陽縣城北。祖父懷貞,為許州別駕;父親彥昱等,皆是處士。可見楊氏號稱世代榮耀,但楊良瑤這一支其實並無顯赫背景。
楊良瑤“少以節義為志行,長以忠勇為己任”,看來是個很有抱負、作為的人。曾娶妻劉氏(封贈彭城郡君,蓋劉氏均以“彭城”為族源發祥地),生有長子升,次子操。唐肅宗至德年中(756年至758年),楊良瑤21歲至23歲時,入為內養,也就是成為服侍皇帝的近身宦官,後收宦者希旻(曾任承議郎、內侍省內謁者監,賜紫金魚袋、華清宮使)為嗣子。他多次受命出使各地,久歷疆場,功勞突出。唐代宗永泰年間(756年),慈(治今山西吉縣)、隰(治今山西隰縣)等州發生武裝叛亂,狼山部落首領塌實力率眾劫掠,威脅州縣。這時,“西河初平,四野猶聳”,唐王朝無力興師東征,遂派遣中使劉崇進銜命招撫,讓楊良瑤充任判官。碑文稱劉崇進畏懦不前,楊良瑤毅然孤身前往,當場宣布皇帝口諭,迫使狼山部眾“交臂屈膝,棄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顙受詔”。此舉得到了唐代宗的高度賞識,除褒獎賜祿外,還授予文林郎、行內侍省掖庭監作。此後他“奉使必適於所難,臨事未嘗有不當”,深蒙皇帝的信任。
唐代宗大曆六年(771年),楊良瑤官升朝議郎、宮闈局丞。他守職不渝,風雨一心,先後奉詔宣慰安南(越南古稱,包含廣西一帶),震懾廣府(今廣東廣州)叛軍首領哥舒晃,因大義凜然,不辱使命,歸朝後備受讚譽。十二年(777年),遷官宮闈令,負責宮廷事務。頓時中禁肅清,秩序井然。
建中末年(783年),因京城顛危,唐德宗被迫西出奉天(今陝西乾縣),楊良瑤隨駕有功,被皇帝看重。興元初年(784年),國內各地割據勢力武裝叛亂,唐王朝無力彈壓,楊良瑤遂受命出使回紇,乞求援兵。因回紇援兵及時趕到,唐王朝才得以遏止叛亂,“再造寰區”。當年,楊良瑤因乞師有功,遷內侍省內給事。六月,加朝散大夫。
楊良瑤一生多次南北跋涉,東西奉使,但最為重要的一次重大出使活動,還是他作為唐王朝的外交使節航海下西洋,抵達遠在中東地區的黑衣大食。碑文中記載:
貞元初,既清寇難,天下乂安,四海無波,九譯入 覲。昔使絕域,西漢難其選;今通區外, 皇上思其人。比才類能,非公莫可。以貞元元年(785年)四月,賜緋魚袋,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備判官、內傔,受國信、 詔書。奉 命遂行,不畏於遠。屆乎南海,舍陸登舟。邈爾無憚險之容,懍然有必濟之色。義激左右,忠感鬼神。公於是剪髪祭波(至今廣東沿海一帶漁民出洋捕魚時,仍有剪下頭髮,祭奠海神的習俗。宋代以後,逐步演變為媽祖朝拜),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可能指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海岸上所建的航海燈塔),白晝乃仙獸前駈(當指海豚之類海洋生物,常在船前飛泳跳躍)。星霜再周,經過萬國,播 皇風於異俗,被聲教於無垠。往返如期,成 命不墜,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據碑文載,“(貞元)四年(788年)六月,轉中大夫。七月,封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短期內連續封轉,當是對其出使成功的褒獎。
原來,唐德宗登基時(779年),以安祿山、史思明為代表的分封割據勢力,表面上算是暫時平息了,但在事實上,分封割據行為卻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唐德宗任用宰相楊炎推行“兩稅法”,因其迫害理財家劉晏遭到朝野抱怨。建中二年(781年),淄青鎮(治青州,今山東益都)節度使李正己、成德鎮(治恆州,今河北正定)節度使李寶臣、魏博鎮(治魏州,今河北大名)節度使田悅聯合反唐,假藉“清君側”的名義,要求在本鎮確立世襲傳子制度。德宗連忙調兵遣將,大發各路兵馬討伐叛軍,但因既無用兵策略,又未確定統帥,加之指揮失誤,遂使戰事擴大,屢戰不獲。後來唐德宗被迫出奔奉天,賴有渾瑊、李晟等中唐名將盡力反擊叛軍,唐王朝才得以絕處逢生,擺脫了當下覆亡的悲催命運。
興元元年(784年),唐德宗重返京城長安;貞元元年(785年),三藩平叛算是大體上結束了。但此時崛起於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權,自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開始,乘機奪取了河西諸鎮,虎視眈眈地垂涎唐都長安。德宗初期,吐蕃再攻陷瓜州(今甘肅安西)、沙州(今甘肅敦煌)等地。建中四年(783年),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尚結贊在清水(今甘肅清水)會盟。不久,吐蕃又悍然進攻涇(今甘肅平涼)、隴(今陝西隴縣)、豳(今陝西彬縣)、寧(今甘肅寧縣),陷落鹽(今陝西定邊)、夏(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銀(今陝西榆林東南)、麟(今陝西神木北)等州。嗣後,唐蕃雙方戰和不定,相互關係時松時緊。
為了抵制強大的吐蕃政權給唐王朝西域邊疆所造成的軍事壓力,唐德宗啟用一代名相李泌,制定了“北和回紇,南通雲南(南詔),西結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外交政策,並在國內政局基本上穩定下來後立即實施。同時,大食國與唐王朝長期保持著通使外交關係。唐玄宗天寶十載(751年)怛邏斯戰役後,基本確定了兩國在中亞地區的勢力範圍,所以海洋上的絲路貿易空前頻繁。可以說,從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國遣使節朝貢開始,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後一次外交使節離唐回國,前後148年間進入唐都長安的大食使節便有39次之多。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二月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謝多訶蜜首次派遣使節來唐,唐王朝授其使節“左金吾衛員外大將軍”勛位,到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以黑衣大食使含嵯、烏雞(一作焉雞)、莎比(一作莎北)三人並為中郎將,放還蕃”,亦有16次之多。但現存的唐代正史文獻中,尚未發現唐王朝正式派遣使節航海下西洋的確切記錄,故而該碑有關派遣楊良瑤一行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記載顯得彌足珍貴。其時,年滿50歲的楊良瑤親率使團,以聘國使身份攜帶判官和國信、詔書,經過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的南亞、中東國家,其政治目的顯然是為了開闢與阿拉伯、印度列國之間建立的“國際統一戰線”,以便共同對抗新崛起的吐蕃王朝。其出使結果,正如《新唐書·大食傳》所記載的:“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可見這次下西洋的外交活動還是頗見成效的。
出使大食
據與楊良瑤同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賈耽(730年至805年。於貞元九年,曾任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有關記載,經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國首都縛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路線,應當先從廣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國海向南行,先至門毒國(今東西竺崑崙洋),再至古笪國(一說真臘),經海峽(今新加坡海峽),北岸為邏越(即暹羅,今高棉國),南岸為佛逝(今蘇門答臘島南部),路過天竺(今印度國一帶)等百數十個國家,抵達大食國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羅國(今伊拉克巴斯拉鎮),再向西北陸行千里,便可到達茂門王所都縛達城(詳見《新唐書·地理志》)。與此相近,公元9世紀中後葉阿拉伯地理學家依賓庫達特拔(約820年或830年至912年)所著的《省道記》,亦詳記了從大食國到廣州(康府)的航程及貿易景況(參考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出版)。
應當指出的是,賈耽曾任鴻臚寺卿,負責接待蕃人賓客事務,稍後又擔任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職。據悉他十分喜歡國家地理知識,晚年常向四夷來使及出訪四夷的使節詢問道里民俗,並寫入自家著作。其所記廣州至大食一段海上路程十分詳細,所取原始資料當來自楊良瑤一行的親身經歷。據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考證,賈耽所記通往大食海道的不少國名、水名,多與阿拉伯人的記載頗相一致,“足見其所見者,聞自阿拉伯人也。”依筆者拙見,阿拉伯人固然熟悉由大食至中國的海上航路,但賈耽在這裡所記錄的從南海通過印度洋抵達黑衣大食首都縛達的海上航行路線,更當來自楊良瑤作為聘國使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誌。照常例,楊良瑤歸國後,應當向朝廷做出詳盡的出使報告,賈耽因職務之便,獲悉這一信息並寫入著作,亦屬情理中事。故而賈耽之於楊良瑤,恰如邏斯梯謝奴之於旅行家馬可·波羅一樣。
楊良瑤回國後,因功勳卓著,恩寵更渥,頗受德宗皇帝的青睞。貞元十二年(796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十四年(798年)春,特受命主持修葺先帝陵寢。楊良瑤“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經制,惜費省勞。”受賜紫金魚袋、判、傔等,並加綠綬。“非例也,特恩及之。”嗣後,舉凡唐德宗聖情眷顧的貴主親王,其喪葬事宜一律交委他籌劃辦理,因其功勞巨大,受賜“金帛紛綸,不可備紀矣。”
平定叛亂
貞元十五年(799年),淮西吳少誠擁兵叛亂,“剽掠陽翟(今河南禹縣),功逼許州(今河南許昌),汝(今河南臨汝)、洛(今河南洛陽)驚惶,關東大恐”,唐德宗被迫派遣20萬大軍,由夏綏節度使韓全義率領平叛,但朝野上下,並不看好韓全義其人,而楊良瑤作為監軍也就顯得更加重要。果然,由於韓全義指揮失當,一敗再敗,楊良瑤於是奉命主持軍事。他安撫民心,派人偵察敵情,“復請完城聚谷,繕甲理兵,用簡易而漸謀,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為勇健,變藩籬為金湯”。用了較短的時間,當即平息了藩鎮叛亂。至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取得了平藩戰役的最後勝利。是年正月,楊良瑤以本官領右三軍僻仗。至此,他因素積威望,久著功勳,已經成為唐順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人物評價
歲月滄桑,但歷史不容忘卻。楊良瑤身為唐朝宦官,率領使團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對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時距今已有1220多年了。這一時間,較之永樂四年(1405年)明成祖派遣太監鄭和七次率船隊遠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620年。現在,我們既要為鄭和下西洋給予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貢獻而驕傲,更要為楊良瑤早在公元8世紀後期就遠航中東的歷史壯舉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