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歷任原大理師專音樂系主任、藝術系主任、
大理學院音樂舞蹈系主任、黨總支書記、藝術學院院長、民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等職。音樂副教授、
中國音樂家協會雲南分會理事、雲南省教育學會音樂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大理州音樂家協會主席、大理南詔古樂學會會長。
大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委員會委員、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大理州藝術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
大理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大理學院學報》編委、“文化藝術”欄目主持人,《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論叢》執行副主編,
大理學院藝術學院“民族器樂工作室”負責人。
一九八六年七月,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原大理師專藝術科進行音樂系的籌建工作。一九八八年音樂系正式成立並招生,從此開始了教學生涯。八八年起,一直承擔音樂系所有班級的《視唱練耳》及中師培訓班的《視唱練耳》、《樂理》、成教“三溝通”音樂專業所有班級的《視唱練耳》、《歌曲作法與配器常識》、《音樂美學》等課程的教學,同時還承擔班主任及教學管理工作。在此期間,本人曾被原大理師專評為:九一至九二學年度優秀教師;九四至九五學年度優秀教師;九五至九六學年度優秀教師;九七至九八學年度優秀教師;九九至二000學年度優秀教師;二00一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取得助教任職資格;一九九四年九月取得高校講師任職資格;九六年十二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二0000年十月月獲副教授任職資格;二000一年十月
大理學院合併組建後,一直承擔著藝術學院音樂專業的《視唱練耳》、《歌曲作法》、《配器常識》、《作曲》、《笛子》等多門專業主幹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認真鑽研教材,廣泛查閱資料,不斷地充實自己,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執行教學計畫,從來沒有出現過教學事故,我熱愛教學工作,對教學工作兢兢業業,刻苦磚研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和業務素質,將不斷豐富的知識發揮到教學中。近年來,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學習與努力,拓寬了專業視野,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學得到了同行和學生的認可。2001年獲“大理師專第四屆教學成果”三等獎;2000年12月、2003年3月、2005年9月、2007年3月四年分別被評為大理師專、
大理學院“教學質量優秀教師”和“優秀教師”;2000年被列為大理學院“第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006年培養合格。
科研
科研是高校教師的靈魂,也是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教學思想和智慧的高度凝練。是教師教學思想的升華,也是教師進一步形成教學風格的必要途徑。近年來,本人除完成好學校的教學及管理工作外,主持校級重點項目:《南詔古樂研究》項目一先項;參與了: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的“南詔大理國歷史文化研究基地”建設項目並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參與校級重點項目:20集歷史文化電視系列片《大理上下四千年》音樂創作、製作。參與:07年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民族地區高校音樂專業鋼琴低起點學生的教學研究》,排名第二。參與:07年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怒江民族樂舞的保護與傳承研究》,排名第二及我院 “民族學”重點建設學科《白族藝術研究》項目帶頭人等課題的研究,撰寫過多篇教學、科研論文並發表於省級以上刊物,創作了二百多首(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歌曲、器樂曲、舞蹈音樂作品;部分作品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部分作品獲國家、省、州、市、縣級作品比賽金、銀獎、一等獎及優秀創作獎;部分作品在國家、省、州、市、縣電台、電視台介紹、播放;部分作品被拍攝為MTV;部分作品被
雲南藝術學院、玉溪師院、曲靖師院、保山師專、文山師專等音樂專業作為教學曲目;出版了個人音樂作品專著《楊紅斌歌曲作品集》,編輯出版了《彩色的夢》音樂作品專輯。
創作
大理建州四十年大慶主題歌:《追趕太陽創輝煌》;98大理“三月街”民族節主題歌:《奔向新世紀的輝煌》;99大理“三月街”民族節主題歌:《錦繡大理》;01“三月街”民族節開幕式第四部分音樂:《小河淌水》;雲南省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主題歌:《青春狂想曲》;漾濞20年縣慶主題歌:《漾濞在飛翔》;巍山50年縣慶主題歌:《騰飛的巍山》;
大理學院成立大會主題歌:《希望的夢》;大理學院合併組建五周年慶典主題歌:《我們共同的家園》;大理電視台“愛在身邊”電視專題晚會主題歌:《感動》;大理衛校校歌、祥城鎮中學校歌、
祥雲一中校歌、雲龍一中校歌、
育才一小校歌、
育才二小校歌、
海東中學校歌等。還分別為祥雲、賓川、彌渡、巍山、南澗、劍川、漾濞等縣創作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歌曲。
曾為電視專題片“大理教育五十年”、“走進
大理學院”、“揚帆新世紀”—— 大理學院簡介、大理電視台“身邊”欄目、二十集電視專題片“大理上下四千年”等片創作了音樂。在大理州乃至雲南省的音樂界有了一定的影響。
發表作品有:《大理水》,發表於《歌曲》2005年第12期;(中國音樂核心刊物);《踏水車的小阿妹》 載《中國小音樂報》1999年2月26日、3月5日,第9、10期(中國音樂教育核心刊物);《蒼山玉局峰》等38首作品分別發表於《雲嶺歌聲》、《民族音樂》等省級以上刊物;《大理水》等十四首作品發表於CD、VCD;論文:《高師音樂練耳教學方法探索》,載《雲嶺歌聲》2000年第 1期,(2001年6月獲原大理師專第四屆教學成果三等獎);《現代爵士鼓簡介》載《雲嶺歌聲》2004年第 4期;《笛子演奏“江南絲竹的幾個問題》發表於《民族音樂》2007年第 3期,《煽情的趕馬調》發表於《民族音樂》2007年第 4期。《中國月兒圓》等36首作品收入《世紀之聲——中國當代優秀歌曲集》以及其它音樂作品集;
獲獎作品有:《大理水》、《一朵紅山茶》、《金花阿鵬唱歌來》、《山里娃》分別在中國首屆及第二、三屆民眾創作歌曲大賽中榮獲“金獎”;《故鄉的彩雲》、《蒼山玉局峰》、《聽到小河淌水的時候》、《香格里拉我的家》分別在中國首屆及第二、三屆民眾創作歌曲大賽中榮獲“銀獎”; ——
中國民眾文化學會。《紅山茶》在第四屆“金色彼岸之聲”全國新人新作歌手大賽雲南選拔賽中榮獲新作品“一等獎”;《一朵紅山茶》榮獲第三屆神州風采全國原創歌曲新人新作評選大賽創作組“銀獎”;——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大理金花》在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中榮獲彩雲獎“銅獎”;此外,還有《想不完的是大理》等十六首作品分別獲州、市、縣各種比賽一等獎、優秀創作獎等。
曾組織、策劃、創作了中國第十三屆蘭花博覽會開、閉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大理州教育系統“邁向新世紀”大型文藝晚會;大理建州五十年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
大理學院組建五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等。還組織、策劃、參與了大理州、市、縣各種
廣場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及各種大、中、小型文藝演出、比賽活動近2000多場次,為我州各行各業的精神文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受到社會及同行的好評。
通過不斷的努力與探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不斷的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我,在本職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績,為更多、更好地培養出合格的音樂人才和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音樂作品而努力工作。
楊紅斌出生於彩雲之鄉祥雲禾甸的一個小村莊,那裡山川秀麗,人傑地靈,具有濃郁的風土人情,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給了他最初的薰陶和啟迪,他從小就學會了吹、拉、彈、唱,具有較高的音樂天賦。1978年9月,十幾歲的他懷著對音樂藝術的追求和渴望,考入中央
民族學院藝術系器樂預科班,學習二胡專業,1982年畢業後又考入該校音樂舞蹈系器樂本科班,學習竹笛專業;1986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音樂學士學位。通過八年的專業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功底,加之廣泛的演出活動,培養了他的組織活動能力,也積累了較豐富的舞台經驗,平時的刻苦好學,使他熟練地掌握了二胡、笛子和各種電聲樂器的演奏技巧以及作曲、配樂,樂隊指揮、音樂理論等知識,做到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大學畢業後,楊紅斌分配到原大理師專藝術科進行藝術系的籌建工作,1988年藝術系正式成立並招生,從此便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他始終堅持業餘創作,特別是看到家鄉大理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激發他寫了一首又一首讚美家鄉、歌頌大理的歌曲。他常說:“我愛大理,愛這塊生我養我的熱土。神奇的蒼山,壯麗的洱海,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觸發了我的靈感,激起了我的創作熱情……”在他的創作中,絕大多數歌曲都吸收了白族民間音樂的音調韻律,再加以創作,把現代音樂與民族音樂有機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他的創作涉及的音樂體裁較廣,有民歌、通俗歌曲、校園歌曲、行業歌曲、少兒歌曲以及器樂曲、舞蹈音樂等。作品力求滲透濃郁民族特色,與人民民眾血肉相連。如:《心中的夢》、《共同的家園》、《青春狂想曲》、《微笑的銀杏》、《你是誰》、《香格里拉》、《感動》、《聽到小河淌水的時候》等都廣為傳唱。
“音由心生,歌如其人”。楊紅斌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他不畏艱苦,默默無聞地耕耘在風光秀麗的蒼山洱海之間,深深紮根在民族音樂的土壤里,他利用假期和課餘時間到雲南各民族地區,深入民間採風,虛心向民間藝人學習,大量吸收民族民間音樂養分,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他情系蒼洱,面向雲南,創作了不少白、彝、納西、藏、獨龍、苗、傣、僳僳等各個少數民族的歌曲。在創作過程中,他特別注重探尋從不同的民族音樂中所蘊藏和流露出的審美心理,探尋他們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包括各民族民歌中各種襯詞、襯腔的運用等。楊紅斌作為大理州音樂家協會主席,曾組織、策劃、創作了中國第十三屆蘭花博覽會開、閉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大理州教育系統“邁向新世紀”大型文藝晚會;大理建州五十年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
大理學院組建五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等。還組織、策劃、參與了大理州、市、縣各種
廣場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及各種大、中、小型文藝演出、比賽活動近2000多場次,為大理州各行各業文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受到社會及同行的好評。
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耕耘換來的是收穫。近年來,楊紅斌撰寫了多篇教學、科研論文並發表於省級以上刊物,創作了二百多首、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歌曲、器樂曲、舞蹈音樂作品;部分作品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部分作品獲國家、省、州、市縣級作品比賽金、銀獎、一等獎及優秀創作獎;部分作品在國家、省、州、市電台、電視台介紹並播放;有的作品被拍攝為MTV,有的作品被
雲南藝術學院、玉溪師院等音樂專業作為教學曲目;出版了個人音樂作品專著《楊紅斌歌曲作品集》、《心中的夢》,編輯出版了《彩色的夢》音樂作品專輯。
“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果,主要是我置身於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它不僅素有“文獻名邦”之稱,同時也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同時我也得益於各個民族音樂、舞蹈、戲劇、詩歌等藝術的豐富多彩,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日前,面對記者的採訪,楊紅斌說出自己內心的一番話。
“彩雲飛歌譜新篇,情系歌壇永攀登”,楊紅斌不愧是雲南大有作為的一個白族青年作曲家,他正當年富力強,處於創作的高峰期,功力更趨成熟,他的聽眾有理由堅信,他的作品將會像帶翅的彩雲,一朵更比一朵美,飛遍雲南,飛向全國,為繁榮和發展我省的音樂事業,創作出無愧於我們偉大時代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