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益言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市
- 出生日期:1925年11月18日
- 逝世日期:2017年5月19日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信仰:馬列主義
- 代表作品:《紅岩》、《在烈火中永生》
- 籍貫:四川武勝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
人物生平
原籍四川省武勝縣,1925年11月18日生於重慶。
1937年起在武勝縣國中學習。
1940年到重慶北碚兼善中學讀高中。
1944年考取同濟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到上海讀書。
1948年初因參加反美反蔣的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並遭緝捕。被釋放後回四川,執教於重慶中國鉛筆廠職工夜校。8月被特務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營。
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後,參加了重慶“一一"二七被難烈士追悼會”和“三"三一慘案紀念會”的籌辦工作。
從1950年4月起在重慶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市委工作,先後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後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單行本。
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岩》。小說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文革”中該書被誣衊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羅廣斌和楊益言在“文革”爆發後受到殘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羅廣斌於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結束後小說重新出版發行。
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
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2017年5月19日10點25分,楊益言逝世,享年92歲。
人物軼事
獄中的生活,楊益言只記得坐過老虎凳,人坐在長條凳上,膝蓋 處綁著,兩手的大拇指分別跟腳拇指捆在一起。有人用小棒不停地敲 腳踝,不停地問,“說不說,你說不說?”不說,便在腳後跟處墊磚頭,一塊一塊慢慢地加,加到四塊,人的膝蓋骨便會粉碎,渣滓洞裡 就有這樣的人。當然也有抗爭,像《紅岩》中寫的開追悼會、絕食等。 再記得的就是羅廣斌入獄時,因為他的哥哥是國民黨軍隊司令,大家 都懷疑他是內奸,他關在楊益言隔壁的樓上1號房,同房的28個人都不 理睬他,後來,還是江姐的一句話“我了解他”澄清了他。還記得 1948年春節,監獄裡開聯歡會,楊益言表演的是拉二胡,羅廣斌的節 目是洋派十足的踢踏舞,而“演出”時,他的腳上還帶著鐵鐐……
1949年11月30日解放後,楊益言和羅廣斌都分在共青團重慶市委 工作,常常到各處作報告,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後來組織上要求整理 渣滓洞和白公館的材料,確定由羅和楊執筆創作長篇小說,並嚴格規 定了主題思想,對他們來說,這是一項政治任務。寫作從1959年開始到1961年,前後三年。他和羅廣斌分住在重慶市委安排的兩間平房裡, 白天走訪革命前輩、看材料,寫作經常從傍晚開始,有時寫到半夜, 有時寫到凌晨,但多數時候都寫一個通宵。任務很緊,40萬字的長篇, 有時一天要寫一萬字。當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全國都沒有東西吃, 他們算是享受特殊照顧的,每晚每人能分到一個小黑饅頭。饅頭每天 傍晚時發給他們,楊益言領了就放到一邊,不去看它,也努力不去想。 寫到下半夜,餓得不行了,便掰一小片,再掰一小片,一個饅頭居然很耐吃。他還記得1960年的冬天,正是寫作進入最關鍵的時候。那年的天很冷。有時候,凌晨兩三點或三四點鐘的時候,兩人寫作都有些疲倦了,手也凍得有些發白髮僵,漸漸拿不住筆了。羅廣斌就來敲他的窗戶,腋下夾著稿子,拚命搓著雙手,嘴裡呵著白白的熱氣。進來也不多說什麼,就念草稿給楊益言聽。其中就有那段有名的文字。江姐看到她丈夫被害,頭顱被掛在城牆上,她強忍悲痛離開,到了後方, 雙槍老太婆對她說:“在親人面前,你就哭出來吧。”那時羅廣斌正 寫到江姐這個形象,幾乎不能自拔。他寫到後來江姐入獄、受刑,臨刑前繡紅旗,抱著“監獄之花”說:“孩子,你快長大吧。……”我聽楊益言老人清晰而流利地背誦大段《紅岩》,驚異地忘了筆錄。我無法想像他的生命浸透在《紅岩》里有多深,他已經86歲高齡,而《紅岩》寫作成書已經5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