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皂

楊皂

楊皂,(1906~1988),勞動模範。安陽縣南西爐村人。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為民眾義務修橋鋪路,前後共修建大小工程16處之多,總共打石料5000多方,挖土3.7萬多方,義務投工4900多個,相當於10多年的勞動日,貼款1800多元,貼糧2400多斤。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當代愚公"稱號。次年,又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範,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8年9月,楊皂紀念碑亭建成。1992年8月,楊皂塑像在安陽縣銅冶鎮落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陽縣南西爐村
  • 出生日期:1906
  • 逝世日期:1988
人生經歷,人物評價,所獲榮譽,

人生經歷

楊皂從小就跟父親學會了修橋築路的技術。1940年,楊皂開始在村西和尚溝修了一座小石橋。1947年,他把解放前借錢為民眾打的一眼甜水井,用石頭砌了內襯。煤廠通向鐵路有個陡坡,工人上下困難,於是他利用工休時間修了一條30米長的石階。他帶領幾個老徒弟,在汾紅江同時開工修建南北兩座木橋。1969年因工作需要,在民眾來往拉煤的路上鋪設了50米長的涵洞。1974年,他患了癌症,經治療後,再次退休回家。這時他已經69歲高齡了,但他還是閒不住。之後,他和民眾一起修建了一座煤土溝大橋,加寬了他解放前修的和尚溝橋。
1981年,楊皂開始修築他有生以來所建的最大的一座橋“龍洞溝橋”。由於中共安陽縣委和縣政府的支持,原計畫5年建成的工程,提前2年竣工。
安陽縣銅冶鎮是有“當代愚公”之稱的老勞模楊皂的家鄉。當年,楊皂義務修橋鋪路,為人們留下了“八大工程”和“八小工程”,同時也把一種精神留了下來—— “當代愚公”家鄉的兩樣寶貝   楊皂當年修的橋依然在造福著當地人   炎熱的7月,我們前往有“當代愚公”之稱的老勞模楊皂的家鄉安陽縣銅冶鎮採訪。讓人欣慰的是:楊皂當年義務修的橋、鋪的路至今還在造福父老鄉親,他的精神也一直鼓舞著家鄉人民,他的家鄉如今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義務修橋鋪路幾十年 如果你見過“龍洞溝橋”,你一定會驚訝,也一定會感慨。驚訝的是一個人在沒有任何機械工具的情況下開山、鑿石,竟然能修出這么規整的橋;感慨的是,今天,這些路、這些橋還在造福著當地的人們。 這樣的功績,來自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他叫楊皂(1906年~1988年),出生在安陽縣銅冶鎮南西爐村。西爐村屬半山半丘陵地區,周圍崗巒起伏,溝壑縱橫,交通十分不便。民眾因為沒橋而跌河落澗的慘劇時有發生。楊皂從小就跟父親學會了修橋築路的技術,青壯年時期就立志為民眾修橋築路辦好事。 1940年,楊皂在村西和尚溝修了一座小石橋。1947年,他借錢為民眾打了一眼甜水井,並用石頭砌了內襯。1954年10月,他帶領3名學藝的徒弟,在村東斷截溝修建了一座8米高、4米寬、20米長的石拱橋。1958年,楊皂到積善煤礦當了工人,煤場通向鐵路有個陡坡,工人上下困難,他利用工休時間修了一條30米長的石階。1965年,楊皂滿60歲退休。按說該享享清福了,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修橋的事。1967年10月,他帶領幾個老徒弟在汾紅江同時開工修建南北兩座橋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兩座高12米、寬20米、長100米的石拱填土大橋同時建成了。1969年,因工作需要,楊皂第二次到煤礦上班後,繼續為民眾辦好事。這期間,他利用工余時間在供銷社門口修了20米長的三層台階,在民眾來往拉煤的路上修築了50米長的涵洞。 1974年,他患了癌症,經治療後再次退休回家,這時他已經69歲高齡了。有人勸他:“現在不像當年了,修橋的事讓年輕人去乾吧!你一個月40元退休金,吃點喝點享兩年清福吧。”他卻說:“我這退休金是黨和國家給的,我不能坐著白吃退休金,我活一天,就要給人民辦一天好事。這樣我才活得有意思,死了不後悔。”之後,他和民眾一起修建了一座煤土溝大橋,加寬了他在解放前修的和尚溝橋。1981年,在安陽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楊皂用兩年時間修築了他有生之年所建的最大的橋——龍洞溝橋。銅冶鎮政府的楊保德說:“這座橋那時是安陽縣都里鄉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楊皂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為民眾義務修橋鋪路,前後共修建大小工程16處之多,被民眾稱為“八大工程”和“八小工程”,總共打石料5000多立方米,挖土3.7萬多立方米,義務投工4900多個,相當於10多年的勞動日,貼款1800多元,貼糧2400多斤。1982年7月,楊皂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當代愚公”稱號。1983年他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範,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省、市、縣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分別作出了向楊皂同志學習的決定。 如今,楊皂已經去世了,但他修的橋、鋪的路依然在造福著當地人。 楊皂精神鼓舞著家鄉人民 銅冶鎮黨委書記馬衛說:“楊皂歷盡艱辛為人民服務,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當代愚公’精神,深深地影響了銅冶鎮人。銅冶鎮近年來發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馬衛介紹說,銅冶鎮以煤而興,冶煉發達,歷史悠久,銅冶鎮乘“中原崛起”之勢,舉全民創業大旗,闖出了一條從“無序經濟”到“集群經濟”再到“特色經濟”的發展之路。 2008年,銅冶人以自己雄厚的實力躋身於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和投資潛力500強之列,經濟實力在全省2000多個鄉鎮中排第12位。該鎮4家焦化企業均躋身全省工業企業100強,在安陽縣表彰獎勵的納稅500萬元以上企業中,銅冶鎮就占了7家。銅冶已經成為全省最大的焦化工業園,年產焦炭380萬噸。在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萬銅冶人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憑著敢於超越的膽識,在中原大地實現了自己崛起的夢想。 2009年及今後一個時期,銅冶鎮的奮鬥目標是“爭創全省前十強,打造區域性中心強鎮”。 當年楊皂不停地修橋鋪路,如今銅冶鎮也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他們投資248萬元的工業路建設工程7月初已全面完成道路硬化和路燈安置;投資204萬元的利城街道路拓寬工程6月底完成了路面硬化,並將逐步建成一條高標準的商業步行街;推進北西爐村至大白線1.4公里道路拓寬硬化工程6月底順利完工……與此同時,該鎮還全面啟動了楊皂公園及楊皂紀念館的規劃選址工作,力爭年內開工。銅冶鎮共實施1000萬元以上項目11個,年度總投資14億元。投資額10億元、占地700多畝的利源焦化公司每年可產出200萬噸搗固焦。該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慶生說:“一期工程預計2010年3月投產,到時候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屆時銅冶鎮的焦炭生產將突破500萬噸,成為我國最大的焦炭生產基地。” 銅冶鎮黨委書記馬衛說:“我們銅冶鎮有兩樣寶貝,一個是楊皂的‘當代愚公’精神,一個是當地的煤焦化產業。今天的銅冶鎮正在崛起,楊皂‘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還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銅冶人,在他的精神感召下,銅冶人將創造出新的輝煌!”
銅冶鎮在安陽縣西部,周圍崗巒起伏,交通十分不便。1940年,楊皂在村西“和尚溝”修了一座小石橋。
1954年,他帶領3名徒弟,就近開山取石,奮戰一年多,在村東“斷截溝”修建了一座石拱橋。1958年,楊皂到積善煤礦當了工人,他利用工休時間修了一條三十米長的石台階,大大方便了工人上下班。1967年,已經退休的他帶領幾個老徒弟,在汾紅江同時開工修建南北兩座大橋,用一年半的時間,兩座高12米、寬20米、長100米的石拱填土大橋建成了。1974年,楊皂和民眾一起修建了煤土溝大橋。1981年,已是七十七歲高齡的楊皂,整整幹了三年,修築了他有生之年所建的最大的橋——“龍洞溝橋”。
楊皂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為民眾義務修橋鋪路,前後共修建大小工程16處,被人們稱為“當代愚公”。
1982年7月,楊皂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人物評價

“楊皂被稱為‘當代愚公’,他從小就跟父親學會了修橋築路的技術,安陽縣銅冶鎮組織楊皂的後人、熟悉楊皂的老人組成宣講小組,為全鎮機關幹部、各村村幹部及黨員民眾上了一堂生動的集中教育課。教育課上,宣講人員講述了楊皂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修建“八大”、“八小”工程的事跡。楊皂甘於奉獻、務實為民的精神打動了在場聽眾,大家紛紛表示要向楊皂學習,轉變工作作風,為民眾辦實事、解憂愁。

所獲榮譽

幾十年來,楊皂共義務為民眾修橋築路工程達十六項,被民眾稱為“八大工程”和“八小工程”。對於楊皂的貢獻,黨和政府給予了大力表彰,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後授予他“當代愚公”、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範等稱號,省、市、縣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分別做出了向楊皂同志學習的決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