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課程
《歷史人類學》 《影視人類學》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
學習、工作經歷
2001年9月至2005年5月在湖北民族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學習,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湖北民族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專業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專業學習,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博士後流動站人類學專業從事博士後研究;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學研修;
出版著作
獨著,《歷史移民與武陵民族地區社會變遷研究》,2019年3月,人民出版社
獨著,《明清移民與鄂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鄉村社會變遷研究》,2013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發表論文
第一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鄉村振興的文化治理轉向》,《文化遺產》2022年第3期(CSSCI)
第一作者,《農民再組織化與鄉村振興——以貴州省Z縣“新時代鄉村青年農民學校”建設的村治實踐為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CSSCI)
第一作者,《年節獻祭與過渡儀式:土家族過年傳統習俗的觀察——以湖北省鹹豐縣青崗壩村為中心》,《宗教學研究》2020年第3期(CSSCI)
《武陵地區歷史上的族際關係及其影響機制研究——以明清時期為中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4期(CSSCI)
《文化產業視角下鄉村振興與民族地區城鄉關係重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CSSCI)
《空間變遷與族際居住格局的演進——以武陵民族地區歷史移民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1期(中文核心,CSSCI),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20年第1期全文轉載
《苗族巴岱信仰的互嵌與交融》,《宗教學研究》2019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
《鄉村振興視野下城鄉移民社會融入的文化機制》,《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中文核心,CSSCI)
《非物質文化的歷史境遇與公共文化重塑——以恩施土家女兒會為考察中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18年第4期全文轉載
第一作者,《 織錦與武陵地區多民族歷史文化互動》,《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8年02期
《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研究的反思》,《貴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9期(中文核心,CSSCI)
《散雜居民族研究的田野實踐與理論創新》(書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中文核心,CSSCI擴)
《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理念與實踐研究述論》,《黑龍江民族叢刊》2016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擴)
第一作者,《民族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的困境與對策——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中文核心,CSSCI擴)
《山地生態民族地區農村土地流轉調查研究——以鄂西南為中心》,《湖北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中文核心,CSSCI)
第一作者,《土家族古代飲食文化體系與階層性特徵》,《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15年第9期全文轉載
《武陵地區洞神信仰及其特徵研究》,《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
第一作者,《論明清之交容美土司的對外策略》,《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第一作者,《論明末清初施州衛的政治選擇及其歷史影響》,《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中文核心,CSSCI)
《家族建構過程中的認同與區分——以鄂西南譚氏為考察中心》,《黑龍江民族叢刊》2014年第2期(中文核心,CSSCI擴)
《從國神到家神:武陵地區伏波信仰變遷研究》,《廣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中文核心,CSSCI)
第一作者,《鄉村文化精英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9期(中文核心,CSSCI)
《<文化變遷與語言傳承——土家族的語言人類學研究>評述》(書評),《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家族化:土家族社會變遷的歷史人類學調查——以鶴峰平山為例》,《前沿》2010年第9期(中文核心)
《論土家族家族認同的基礎及表現形式——以鶴峯縣平山村為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新農村建設中的文明傳播現狀、問題及對策——以來鳳縣翔鳳鎮牡羊坡村為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土司、土民視角下的容美改土歸流》,《前沿》(CSSCI擴),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