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修(1849-1917),字慎齋,榜名楊紱章,清貴州畢節(今七星關區)城區楊家公館人,同治癸酉(1873年)科舉人,是清末民初貴州教育變革家、畢節文化教育界領袖人物。
基本介紹
- 本名:楊汝修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貴州畢節
- 出生日期:1849年
- 逝世日期:1917年
- 主要作品:詩歌集《留真集》等
- 主要成就:教育變改
- 榜 名:楊紱章
人物生平
楊紱章,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畢節百花山楊家公館人。
清同治癸酉(1873)科舉人,中舉後不想為官,志在教書育人執教於松山書院(建於1696年),再也沒有參加過會試。
光緒十八年(1892年),楊氏擔任松山書院院長、主講席,“獻出院東地皮,擴建齋舍、東西兩考房,上下兩層,可容生員八十人”。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楊紱章呈報上憲各府立案批准,將書院改設畢節縣求是學堂,使該學堂成為貴州省最早的兩所新學堂之一。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畢節首設勸學所,楊紱章被任為總董。
民國伊始,楊紱章卸任,賦閒在家,時有對晚輩的課講。
民國二年,出資創辦畢節私立淑範學校於百花山。
民國六年(1917年7月28日),這位貴州西部最著名的教育家,畢節學界擁戴的文章泰斗與世長辭,享年68歲。
主要成就
1874年,楊紱章出任松山書院教習,光緒十八年(1892)升任松山書院院長。畢節名人周素園、余達父皆出於門下。1897年,曾收集書院生員優秀詩文262篇(首)輯成《松山課士錄》,刻印成書,流布桑梓。他還捐獻松山書院東面自家的土地,擴建校舍。1901年秋,楊紱章將書院改設畢節縣求是學堂,使該學堂成為貴州省最早的兩所新學堂之一。楊紱章精通詩律詞章,當時文人們稱他的詩有盛唐之風,後來詩歌被選編成集,名為《留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