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楊樹岳,男,生於1968年,甘肅
環縣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委員、環縣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現供職於甘肅省環縣第五中學。1990年開始學習書法,師從
尚德琪先生,之後又受到當代書法名家
張改琴、
翟萬益、
汪永江、
趙山亭、
劉洪洋等先生的指點,書法技藝有所提高,隸書在漢碑的基礎上融入漢帛書與漢簡的筆墨趣味,拙中求巧、意趣盎然,
行草書以明清書札為宗,追求書卷氣和作品內涵的豐富性,另外還兼
篆書、
小楷的創作。
出版書籍
朝聖者
——品讀楊樹岳書法 馬克新
多年前,見到陳丹青的油畫,很是震撼,在我的心底激起了長久的波瀾,那些滿懷虔誠的藏民信徒一步一叩,匍地長揖,不避風雪,不畏艱險,在向他們心目中的聖山行進;在欣賞了楊樹岳的書法時,我頓然想到陳丹青畫幅里的那些主人公,樹岳就像那些信徒一樣,在堅韌地頑強地執著地向著他的聖山——書法藝術之巔不停地跋涉著。
我和樹岳,可以說有三重關係,師生、朋友、同道。我們的師生之誼始於1985年,那年我大學畢業,他從環縣考學,我們便在慶陽師範相遇了,我教的是歷史課和寫字課,而後者的時間更長些。在我的印象中這個大個子、大鬍子的楊樹岳是學美術的,他的書法在當時的同學中不算突出,但和當時的其他的同學一樣,踏實、執著、熱情。畢業之後他回到了環縣,聯繫的少了,後來再次相遇的時候是在西安參觀八屆國展,和在蘭州參加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暨全國二屆行草展,得知他已經加入到書法隊伍來了,並且成為本縣書法的領軍人物,我深為他的精神感動,並為與之成為同道朋友而高興。後來他積極籌劃環縣書法晉蘭展,專門邀請我和其他幾位同仁到環縣進行展前點評,藉此機會,我們就書法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樹岳和環縣書道同仁的謙虛、熱忱、團結、精誠的態度氛圍,讓我產生了這樣一種感覺,環縣的書法會走在全市各縣的前列。事實也驗證了我的預感。
從樹岳的自敘和他的書法作品的多樣性上,我們可以看出,他走的是厚積薄發、集古成家的路子。由魏入隸,由隸入篆,由篆而草,由草而楷,幾乎所有的書體均有所及,他是循著自己那勃發的興趣指向,遍采眾卉,頃釀醇蜜。國展的入展和省市展的多次入展獲獎,都證明了他的探索與學習是成功的,他的成功更成為他進一步探索與學習的原動力。勤奮和謙虛成就了他的書法,他在乾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書法的學習和研究上來,心追手摹,朝思暮想,拜訪名家,切磋同道,在日積月累中完善著自己,提升著自己,其風可嘉。縱觀樹岳的作品,我的感覺是大字勝於小字,橫幅勝於豎幅,臨作勝於創作。他的作品所流露出的寬博大氣,渾厚沉雄,鬱勃蒼茫的氣質風格令人振奮,這其實也是他的心性特質的自然傾訴和風物造化的深度升華,有著西北漢子的豪爽率直,也不乏文化人的睿智情懷。同時,也體現了他對筆法的體悟探究,對章法的匠心經營,對形式構成的借鑑嘗試。從他的本真出發,我以為,樹岳之書宜順其性而為之,如於草則宜大草而不宜小草,於行則宜顏真卿而不宜王羲之,於隸則宜摩崖而不宜刻石,於楷則宜魏碑而不宜唐楷。此一管見,請樹岳參考。
我認為樹岳之可貴,除了他勤奮探索,潛心創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外,還有兩點是值得書道同仁學習和借鑑的:一是他的組織和引領作用。他不是單槍匹馬,逞匹夫之勇,而是群策群力,集團衝鋒,這無論是對環縣的書法愛好者,還是環縣的文化事業,還是慶陽市的書法態勢都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作為領跑者的他仍在不懈追求,力爭上遊,尤為難能可貴。我們不乏這樣的例子,在某一地區,由於曾經的領軍人物自視甚高,盲目自大,進取減弱而導致了整個區域的書法水平的低下和停滯不前,兩相比較,其途甚殊!二是樹岳注重理論學習與研究,書論並進,同步提升。他的對清代隸書的研究和關於許志欽篆刻的研究等相關文章屢見重要的專業報刊,證明了他的實力。而且由於他的研究與推介,許志欽先生的篆刻藝術免於湮沒,並得到了有關權威專家的認可,給予了恰當的歷史評價,這對慶陽乃至甘肅的書法文化又是一大貢獻。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樹岳與我二十餘年的交往,令我數度刮目,數度欽佩。從某些方面來講,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我願與樹岳等書界同道同心協力,共耕硯田。曾見到不少的年輕人常自署“實力派書家”,吾意,先不要忙著自擂,而是充實自己的“實力”為要,樹岳的書法理想斷非止此,他會沿著他既定的方向,不懈探尋,在磨礪中享受書法,體味藝術,完善自己。
朝聖之路很艱辛,也很漫長,這其中的甘苦是一生的幸福,讓我們一起同行!
(馬克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慶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要成就
“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
全國首屆“小欖杯”縣鎮書法大賽
全國第一屆大字書法藝術展
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第二屆全國西部書法篆刻展
入圍全國第二屆草書藝術展
入圍全國首屆冊頁書法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