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中

楊樂中

楊樂中生於1941年,黑龍江賓縣人,1965年畢業於哈爾濱藝術學院美術系,曾任吉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北廊坊師範學院藝術系主任、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樂中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黑龍江賓縣
  • 出生日期:1941年
個人信息,個人作品,藝術評論,

個人信息

楊樂中生於1941年,黑龍江賓縣人。1965年畢業於哈爾濱藝術學院美術系,曾任吉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北廊坊師範學院藝術系主任、副教授。

個人作品

參展:作品“校園之光”入選1981年全國美展。
個展:楊樂中畫展(1987年 天津)、楊樂中作品展(1988年 深圳)、
楊樂中畫展(1989年 深圳)、楊樂中立象藝術展(2008年 北京中國美術館西泠印社展廳)。
出版畫冊:《楊樂中畫集》(1997年)、《楊樂中作品集》(2003年)。
刊物:《榮寶齋》(北京2002.4)、《藝術家》(上海2002.9)《藝術界》(安徽2002.3)、
《裝飾》(北京2003.6)、《東方藝術》(北京2003.6)、《世界藝術》(北京2008.7)。
入選:《2003年華人美術年鑑》(台灣·典藏)。

藝術評論

楊樂中把他近幾年所創作的作品稱作“寫意重彩畫”。
這些畫,是他經歷了長時期“尋找”之後一個暫時的歸宿。
他在尋找什麼呢?
——尋找藝術上的原創性。
說來話長,楊樂中1965年畢業於哈爾濱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畢業後不管做什麼工作他的創作始終沒有中斷。開始畫油畫,後來又對中國畫產生了興趣,曾畫過“動物加朝鮮族少女”一類的作品,之後畫“白派山水”(長白山冰雪山水)。再後來到了河北燕南平原,畫出了一批點彩的“燕南情”系列作品;繼而創作了“粗筆大墨”式彩色靜物畫。數十年來,他讀了不少書,深入研究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如中國畫、書法,以及民間藝術如剪紙、皮影、木板年畫(鬥神畫)、唐三彩等等,從中找到了一個“生長點”,創作了這批“寫意重彩畫”。這是一個漫長的歷程,是一個畫家不斷探索和尋找的經歷,是一步步走進自己內心的路徑。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多變的過程,雖然多變難以守一,卻會為畫家的“尋找”提供多種選擇的途徑。多變不一定有失,因為每一次變化,可以說都是畫家創造精神的延伸。這裡有艱辛,有痛苦,有失敗,同時也有驚喜,有快樂,當然就有成功。
楊樂中又是一位勤于思考的畫家,對自己近一時期的創作,總結出這樣幾點:繼承了中國畫骨發用筆,以線為根,講求氣韻生動的藝術特徵;繼承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書寫性;把傳統的墨線轉換成彩色線條;減弱傳統重彩畫渲染、平塗的方法,使寫意重彩見筆,要筆觸清晰,見色,要濃烈厚重;以點、線筆畫排列組合構成;具有現代特徵,等等。這樣,就使他“找到了一條抒發和宣洩情感的便捷通道”(畫家致本文作者信)。
我有幸品讀了楊樂中“寫意重彩”畫的一些原作。從中可以看出:一方面,畫家為了實現自我追求,使需要在畫面上出現的真實形象加以弱化和符號化並具形式感,使塑造方法游弋於抽象與表現的兩極之間。具有寫實功力的楊樂中,當然會在一些作品中保持著具象的觀察與表現,在手法上則要糅進一種抽象的美感,如幾幅《靜物》作品以及《神》等都顯示出了這種意蘊。還有一些作品是把現實形象進一步抽象化,如《夜》中是把城市之夜常見的樓窗,車輛的燈光和霓紅燈光所交織出的迷彩之景,脫棄形體取其象意,使畫面更富魅力。另一方面,畫家喜歡大量使用線條,強化線條流動,盤旋的動感。如作品《巨觀系列》有一種強烈的升騰感,在畫面上運用“孤線”,以旋轉的各種彩色線條,探尋和創造出一種神秘。作品《微觀系列》則是點與線的結合,以點的不同形狀與大小創造出特有的舒緩與雅逸。作品《無》、《圓》中他把書法中的筆畫符號穿插在畫面中,以大筆書寫形態與色彩有機地配置,以筆力之勁健構築作品之強悍;此外,正面用對比色畫,背面用重墨托,使得線條的邊緣峻利,如作品《江南韻》中大膽使用了紅、黃、藍三個色系的對比組合,而黑色在這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畫面顯現一種驚濤裂岸的氣勢。這些大致構成了楊樂中作品的基本語言形態。這種語言的主旨就是強調作品的視覺衝擊力,採取大膽而強烈的手法,以求達到濃重而優雅的“視覺張力”。
他在這些“寫意重彩”作品中不大使用“寫意”的基本語言——水墨。或者說,在畫面中捨棄了傳統水墨畫以水“融接”畫面各個部位的手法。他是以色彩的對比組合、協調好色彩關係來統攝畫面。因而欣賞他的作品如同欣賞油畫一樣,需要“遠看”,如果過於接近畫面,你會感到有些“火燥”,線條之間會有些孤立,然而一旦拉開距離,那些強烈的對比色彩,會在他有意安排的黑白調節中得到了某種和諧。
我之所以說他的這些作品是“暫時的歸宿”,是覺得他的這批作品歸根結底還是帶有探索性質,正處於成熟完善的過程中。其語言難免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這並不重要,在今天的繪畫中,哪一個畫種、哪一個樣式、哪一種技藝,哪一種手法不都帶有點“似曾相識”的痕跡?關鍵是楊樂中在探索中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語言,甄別出自己與他人的相同與不同,確立自我,有著楊樂中的“印記”。我看,這就夠了。
何況,在他心中依然沸騰著創造的欲望,作品也張揚著創造的衝動。楊樂中雖然年逾花甲,心態則還年輕,不肯落俗,不肯服輸,不肯停止前進的腳步,對藝術的發展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樂觀而自信。
2003年7月於京北太陽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