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山

楊桂山

楊桂山 博士導師。198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現城市與資源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工作,於1993年和1997年在職獲得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2000-2001年赴荷蘭高訪半年,2003年赴德國高訪2個月,參加大型國際學術交流會議多次。主要從事資源利用與環境效應、海岸環境變化與區域回響以及流域綜合管理等研究。現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5年1月,在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第十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桂山
  • 職業:博士導師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性別:男
  • 學位:博士
簡介,媒體專訪,

簡介

楊桂山,為《資源科學》、《湖泊科學》、《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等學術期刊編委。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長江流域分會主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常務理事、資源持續利用與減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江蘇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 1999年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獎、國家973項目首席專家。

媒體專訪

——訪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桂山
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六朝古都南京城的繁華喧囂令人嘆為觀止,而坐落在北京東路73號的一處院落,以其清靜雅致,演繹著另一種美。花影藤蔭里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實在是讓人不能小窺的科學殿堂——它的前身是中國地理研究所,黃國璋、林超、竺可楨、黃秉維、任美鍔、周立三等巨匠名流曾先後在此執印。
其室雖陋,卻是群星璀璨
楊桂山在此登堂入室,這不僅是他的驕傲,更是楚水大地的自豪。
現任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的楊桂山,是我市大營鎮經瞿村人,出生於1965年仲秋之季。雲及故鄉,坐在辦公桌前的他動了真情實感。因為是從偏僻的農村出來的,楊桂山承襲了父老鄉親們純樸善良的天性和吃苦耐勞的韌勁。他在安豐中學相繼讀完了初、高中,於1983年考入南京大學,讀的是自然資源專業。楊桂山笑插了一段往事:“當時興化總共錄取4人,縣廣播站——播報了姓名,我是第二天才聽到村上人告訴我的。”
能考上大學,應該歸功於父親的嚴厲,“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人”這句話,也許楊桂山有比我們更深切的體會。
小時候,父親對楊桂山管教得很嚴,並不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而有絲毫懈怠。那時,游泳、斗腿等農村孩子常見的玩法對楊桂山來說是絕對行不通的,父親堅決反對,他放學回家要做的事是先下田挑豬草,要完成定量。接著把大門口打掃一遍。然後是燒晚飯。這些都完成了,才可以下河游泳、看小人書。有時候,找楊桂山玩耍的小朋友們必須幫助他幹完既定的活計後,才能使他解脫出來。最讓楊桂山感到委屈的事是正當和一群夥伴們玩在興頭上時,父親只揪住他一人的耳朵往家拎,他只能在別人同情的目光中,可憐兮兮地隨父親回家。
多年後的今天,戴著一副眼鏡學者氣十足的楊桂山深情地說:“那是一種棒打出孝子式的教育,我認為這是原始的也是有效的教育,我感謝父母對我的從嚴要求。”
楊桂山13歲離開老家,去40餘里外的安豐讀書,那時交通落後,既無輪船,更無汽車,星期天回家只能徒步行走。路途遙遠加之年歲偏小,這樣,回家便成了夢境中的美味。時間一長,十分想家。有時村中來人,順便看看自己,楊桂山心中酸酸的,眼淚控制不住就下來了。家中有時帶些魚、肉來學校,懂事的楊桂山一邊吃,一邊想著家中的難處。他想,只有把成績搞好,考上大學,才是對吃盡千辛萬苦培養自己的父母的最好報答。
楊桂山把理想變為現實
1987年畢業後,楊桂山進入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間,楊桂山遇到了他治學之路上的兩位好導師。1990年,楊桂山考入本所在職碩士研究生,導師朱志文,為人厚道,口碑極佳,治學嚴謹,楊桂山在他身上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並在讀碩士時,獲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發表論文多篇。1993年,楊桂山開始讀博士,博導施雅風院士給他的又是另一番教益。楊桂山用尊崇的口吻告訴我們:“施博導具有戰略眼光,待人誠懇,作為中科院院士,他反對誇誇其談,對第一手野外調研材料、對積累要求非常嚴格。使自己看到差距,準確定位,從而不斷拓寬自己的眼界,師恩難忘呵!”
因為老師的指點,因為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們的配合,更因為楊桂山的刻苦,他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區域地理學及相關資源環境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區域資源利用與效應、海岸環境變化與區域影響研究方面富有專長,尤其是工作伊始便參與的“中國氣候與海洋面變化及其趨勢與影響”的重大科研課題中,楊桂山除承擔一個項目外,還協助導師進行協作、組織,結識了許多大家學者,自我認識有了質的提高。“長江產業帶建設”項目是楊桂山參與的另一重大課題,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和項目的研究,他在豐富了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得到了實踐的鍛鍊。
耕耘之後是沉甸甸的收穫。楊桂山曾先後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三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第四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等,公開發表論文近50篇。他現任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持續利用與減災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哪個遊子不懷著濃濃的思鄉之情。在楊桂山10餘平方米的辦公室里,朝南的窗外,一叢雪松的斑駁之影在陽光下投射過來,楊桂山在陸離的光影中一腔真情地談及故鄉的經濟發展,興化作為農業大市、魚米之鄉,水鄉養殖面廣量大,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淘汰大眾化,多搞精加工。他舉例說,“荷蘭的經濟發達,靠的不是工業,而是農業,關鍵是它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興化農業大有文章可做,如產品品質、精加工、銷售等,把這些文章做好做足,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衷心祝願故鄉興旺繁榮!”
我們感激並有理由相信楊桂山真誠的話語,他的殷殷桑梓之情和戶外明媚的陽光一樣,那樣真切深刻地溫暖著我們的心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