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曦帆,性別男,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曦帆
- 國籍:中國
- 職業:音樂學系副教授
- 畢業院校:四川音樂學院
- 代表作品:《回望30年——首屆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紀念文選》
個人簡介,學習工作,社會兼職,研究方向,研究興趣,主講課程,專著出版,編輯出版,發表論文,調查報告,課題信息,獲獎信息,教學獲獎,
個人簡介
楊曦帆: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學習工作
1987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1991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1年進入成都音樂舞劇院交響樂團工作,1997年任三級演奏員;
1998年調入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工作,2002年任副教授;
2000年考入四川大學哲學系,師從余平教授,2003年畢業,獲哲學碩士
學位;
2004年選為四川大學藝術學碩士點、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碩士點
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2004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師從伍國棟教授,2007年畢業,獲
文學(民族音樂學)博士學位;
2007年起,任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副教授;
民族音樂學/音樂人類學、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2009-2011年,進入復旦大學中文系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專業博士後流動站工作,聯繫導師,鄭元者教
授;
2010年,任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
社會兼職
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
國際生態聯盟江蘇首席代表;
研究方向
民族音樂學/音樂人類學、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理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藝術哲學、藝術人類學、文化生態學;
研究興趣
關注人與藝術,觀察音樂生活,致力於人類宗教信仰、藝術精神、音樂行為、文化生態研究。
主講課程
民族音樂學/音樂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田野工作理論與實踐、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國傳統音樂專題研究、民族音樂學概論、文化人類學、音樂學文論寫作、鋼琴藝術史;
2008年起,擔任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民族音樂概論》主講教師;
2010年起,擔任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民族音樂學理論與方法》主講教師。
專著出版
2009年,《藏彝走廊的樂舞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
編輯出版
2010年,《回望30年——首屆民族音樂學學術討論會紀念文選》,副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
發表論文
2011年《修行梵音——藏傳佛教覺囊派藏哇寺寺院器樂音樂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
2011年《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六屆年會綜述》,南京藝術學院(音樂與表演版)第1期
2010年《民俗場景中的傳統音樂:江南運河音樂文化的民俗與歷史初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第4期;
2010年《非遺的視野》,人民音樂第11期;
2010年《小城鎮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作用:以江南民間音樂為例》,藝術研究第4期;
2010年《本土文化的覺醒與套用——對於藝術人類學在“非物質 文化遺產”保護中套用實踐的理論思考》,社會科學論壇第14期;
2009年《馬奈鄉的鍋莊》,中國音樂第3期;
200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中的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兼談套用民族音樂學的視野與方法》載《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9年《音樂學與大學精神》,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4期;
2009年《石龍村的音樂生活——白族民間音樂調查》,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3期;
2009年《藏彝走廊樂舞文化的人文解讀》,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
2009年《涼山彝族巫術樂舞考察與研究》,中國音樂第1期;
2008年《民族音樂學視野下的白族音樂研究》,民族藝術研究第6期;
2008年《民族音樂學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義與實踐》,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
2007年《“藏彝走廊”與相關少數民族樂舞文化研究》,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第1卷,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康巴藏區民俗樂舞考察與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3期;
2006年《社會學調查方法在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的意義與實踐》,藝術探索第S1期;
2006年《“羌姆”儀式中的音樂及意義闡釋——“藏彝走廊”之樂舞考察》,中國音樂第4期;
2006年《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的文化人類學視野》,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3期;
2006年《近二十年“藏彝走廊”樂舞研究述評》,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第3期;
2006年《音樂教育、多元化與現象學哲學》,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1期;
2006年《2002年度專業音樂教育綜述》(合著),2003中國音樂年鑑,山東文藝出版社;
2005年《音樂學的魅力——旁聽“中國當代音樂學研究論壇”有感》,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2期;
2005年《本波教昌都寺的“羌姆”》,西藏藝術研究第1期;
2005年《一次全方位的學術回顧與反思——“中國當代音樂學研究論壇”會議綜述》,中國音樂學第1期;
2004年《時間藝術:信仰的社會表達》,載《聖俗邊緣-西部社會的環境、信仰和行為》(第二十二章),四川人民出版社版;
2004年《音樂學專業在我國綜合性大學中的發展道路》,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第3期;
2004年《論黑格爾的辯證音樂思想》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2期;
2004年《音樂現象學的美育視域》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
2003年《傳統藝術的困境與道路》民族藝術研究第6期;
2003年《從黑水縣俄恩村鎧甲舞看岷江上游村寨祭祀的尚武精神》,載《中國四川西部人文歷史文化綜合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版;
2002年《麗江洞經音樂與其人文地理環境》,載《玉振金聲探東巴——國際東巴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版;
2002年《二十世紀西方表現主義音樂的人文精神》藝術廣角第4期;
2002年《從思想史角度看西方音樂觀念的一個演變——從柏拉圖到尼采》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4期;
2002年《八美的誦經會》西藏研究第3期;
2002年《區域文化視野中的麗江洞經音樂》宗教學研究第2期;
2001年《論麗江“白沙細樂”的風格形成與現代化發展》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第9期;
2001年《論四川嘉絨藏區鎧甲舞的藏傳佛教文化背景》西藏研究第3期;
2001年《巴赫的意義》東方藝術第2期;
2001年《商業社會中的傳統藝術》民族藝術研究第1期;
2001年《論嘉絨黑水鎧甲舞的傳統與風格》北京舞蹈學院學報第1期;
2000年《論音樂表演學的建立與意義》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3期;
2000年《麗江洞經音樂的多元文化背景與審美風格》四川音樂學院學報第1期;
1999年《對現代音樂美的哲學思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第4期;
1999年《麗江洞經音樂——一項文化融合的遺產》,載《哲學 宗教 藝術》論文集,中國宗教出版社版;
調查報告
2007-2009年,教育部哲學社科研究重大課題子課題項目《白族音樂現狀及保護與開發研究報告》(合著);
2010-2011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計畫項目:“江蘇省旅遊文化傳統民族音樂保存與傳播現狀調查”(指導);
2010-2011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計畫項目:“江蘇省佛教音樂的源流與現狀”(指導);
2009-2010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計畫項目:“江蘇省音樂類民間藝人調查”(指導);
2008-2009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計畫項目:“江蘇省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現狀調查”(指導);
課題信息
2010-2011年,主持國家博士後基金項目“中國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信仰民俗活動中音樂行為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2008-2010年,參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2007-2009年,參加教育部哲學社科研究重大課題子課題項目“白族音樂保護與開發研究”;
2007-2009年,主持校級課題“江南運河音樂文化的傳統與現狀”;
2005-2007年,主持江蘇省教育廳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研究生創新計畫”;
2002-2004年,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民族地區宗教心理與社會情緒調查”;
1999-2001年,主持四川大學校級課題(“北美基督教基金”贊助):“納西古樂的地理環境與人文背景”;
獲獎信息
2010年,南京藝術學院“薪火321計畫”學科骨幹教師;
2008年,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2008年,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2007年,南京藝術學院馮建親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
2003年,獲四川大學陶國喻論文獎;
2003年,獲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
2002年,獲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獎;
教學獲獎
2009年,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玩樂中的小曲堂——海州五大宮調現狀調查》,
獲南京藝術學院“馮健親優秀學位論文(學士)獎學金”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