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97.08-2001.06,就讀於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土建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1.09-2006.06,就讀於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工作履歷
2006.08-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與地下工程系 任教
2010.02-2011.01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國家科技進步獎項目評審專家;
湖南省科技進步獎項目評審專家;
中國力學學會岩土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土力學及岩土工程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岩石力學學會理事。
研究概況
圍繞樁基礎設計計算理論及套用、特殊性地基處理、岩土體本構關係等方面開展工作,主要代表性的創新性成果、創新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岩石本構模型基礎理論研究。針對不同類岩石的受力特點,引進統計理論及損傷力學的方法,建立了可描述岩石應變軟化特性的三軸統計損傷本構模型,該模型能較好的反映不同圍壓下岩石受荷破壞全過程,且概念清晰,所需參數少,便於工程套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水利學報》等權威和重點期刊上。
(2) 陡坡段樁基礎設計計算方法研究。考慮到陡坡段橋樑樁基受力的特殊性,提出了同時考慮軸向荷載、水平向荷載及坡體推力等複雜荷載作用的橋樑樁基內力、位移計算方法,對於多排樁系列,針對考慮雙排抗滑樁結構的縱向土拱效應及橫向樁間土的有限邊界特性,建立了雙排抗滑樁與樁周土體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由此提出了一種雙排抗滑樁內力位移計算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水利學報》、《建築結構》、《公路交通科技》等權威和重點期刊上,用於湖南省邵懷、張花高速公路陡坡段橋樑樁基設計計算,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3) 深厚軟土區橋樑樁基設計計算與施工方法研究。以室內模型試驗、解析計算及數值模擬為手段,對深厚軟土區大直徑超長灌注樁的荷載傳遞機理進行深入研究,解決了該類群樁基礎承載力、沉降計算及有效樁長難以準確估計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國公路學報》、《工程力學》等權威和重點期刊上,成果用於湖南省長湘高速公路湘江特大橋群樁設計,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獲獎記錄
(1)南方山區特殊土公路路基處治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六
(2)山區高陡邊坡段樁柱式橋樑修建關鍵技術及其工程套用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
(3)高速公路軟土路基處理研究及套用 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七
(4)岩石統計損傷本構模型及其參數研究 湖南省優秀論文一等獎 排名第一
(5)基礎工程 教育部精品課程 排名第五
其他榮譽
(1)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
(2)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