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楊文佐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甘肅皋蘭
- 外文名:yangwenzuo
人物生平,史料記載,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文佐公年近七旬不懼途勞,率二三耆民代表蘭州河北六里人民,親赴明都(北京)奏呈民之疾苦,獻軍機守御之策。世宗皇帝準其奏。《金城楊氏家譜序》中記載:“返本乎,我楊氏系出大元覺羅三不花公,居台吉之職。王保保麾下為將,及保保棄城夜遁,公兄弟三人棄兵務農,遂居蘭邑。後子孫占河北水阜河,石空寺一帶田地耕牧為業。昔為東川里十甲,今為東北里二甲。丁民閤戶歲額賦銀十三兩,余錢糧二石五斗零芨草一百五十斤,借倩一名,赴功者接輩承襲,亦有年矣,然溯始祖以來,自元明及今,廕子千有餘家其顯於時者,嘉靖間赴京叩閽克還舊疆者,則文佐公也(即楊文佐,任湖南辰州知府)。萬曆間奉文給帖恢復先業者,則周保公也
史料記載
嘉靖九年,嘉靖十一年,楊文佐兩次上書武德皇帝,《金城楊氏家譜總序》中收錄了奏修定火城《欽依定火城田地本稿》及嘉靖皇帝御批聖旨:“該部將房懷依律究處。其定火城邊牆速行修理,再不可失。欽此欽遵”。是年,因韃延汗不時出入,文佐公再次赴京叩閽。世宗皇帝準其奏。聖旨:“故城決於修復。仍將官兒房懷在本堡門首正法。務令我百姓安堵耕種。欽此欽遵”。
據《金城楊氏家譜總序》中記載:永樂二十年,我楊氏就新建了石空家佛寺,內供楊氏列祖列宗神位。衍至成化七年,韃靼部達延汗進犯蘭州,古祖呈請明政府設守備於鐵覺城(有名定火城,在今水阜境內)。正德四年,定火城守備房懷怯懦寡謀,私修自障,不顧生民塗炭,將我祖石空故地隔於城池之外,致使我祖迫於外侵,舉家南遷金城百餘年,家寺煙火續斷。嘉靖九年,時任湖南辰州知府的我楊氏五世古祖楊文佐,聞言告病還鄉,撰文呈奏武宗皇帝定火城失守之事,帝準奏之。由於年律屢更,至嘉靖十一年,先祖故地未能復還。古祖文佐公不顧年邁,二次赴京呈奏,帝準奏之。我楊氏周保公奉文討要,屢遭刁難,直至萬曆三十六年,我楊氏石空故地才得以復還,九世古祖率子眾南返復耕於舊疆,武備抗虜,且耕且戰。石空家佛寺也於萬曆四十三年重新復燃。關於這段界定,在我《金城楊氏先塋記》碑文中有明確記述:“……守備房懷怯懦少謀,善築門庭邊垣之城,遂為虜有,民始棄業而南邑。糧賠站嗷嗷困憊矣。我楊氏祖諱文佐者,慷慨有大志,居恆曰朝廷設官守備為疆土也。今此城失守,棄置我祖,墳墓廢曠……墓左故有楊氏石空家佛寺,觀音堂年火傾頹,少加完繕,用成先志,貽子孫香火之思托。不佞為之記,故敢備為原原本本告楊氏子孫,且令復後世有所考焉。賜進士及第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能弘王道成頓首拜撰,蘭癢五經博士生員肅府教授八世孫楊之暢稽首書丹,萬曆四十三年閏八月之吉。”碑背面鐫刻大明金城楊氏先墓。
人物評價
人物介紹
曾任湖南辰州知府。嘉靖九年至十一年曾兩次上書武德皇帝,設防保土,安泰先祖石空虎喇故地。
《金城楊氏先塋記》碑文中有明確記述:“……守備房懷怯懦少謀,善築門庭邊垣之城,遂為虜有,民始棄業而南邑。糧賠站嗷嗷困憊矣,我楊氏祖諱文佐者,慷慨有大志,居恆曰朝廷設官守備為疆土也。今此城失守,棄置我祖,墳墓廢曠……墓左故有楊氏石空家佛寺,觀音堂年火傾頹,少加完繕,用成先志,貽子孫香火之思托。不佞為之記,故敢備為原原本本告楊氏子孫,且令復後世有所考焉。賜進士及第吏部文選清吏司主事能弘王道成頓首拜撰,蘭癢五經博士生員肅府教授八世孫楊之暢稽首書丹,萬曆四十三年閏八月之吉。”碑背面鐫刻大明金城楊氏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