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屋村(廣東東莞市石排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屋村,位於石排鎮東南部,距鎮政府6.7千米。坐落於平原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海仔河自村北流經而過。鄰接丙間村、黃家壆村及劉屋村。始建於明朝,因人口遷移聚居而形成。因原居住人口為楊姓,故名楊屋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東莞市石排鎮
  • 地理位置:石排鎮東南部
明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三都。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京山司。民國時期,屬東莞縣第二區福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福隆鄉、石排大鄉、石排人民公社;1983年,屬石排區福隆鄉;1987年,屬東莞市石排鎮福隆管理區;1999年,屬石排鎮福隆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楊姓,具體遷移信息不詳。
2015年末,戶籍人口308人,其中男性154人,女性154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88歲(女)。外來暫住人口89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7人。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石排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番薯、玉米、大豆等作物,兼做竹編、竹器和木器等手工製品,產量與經濟效益很低;到20世紀90年代,工商業在全村總體生產結構中的占比逐漸提高,傳統農業產值逐年下降。村內經營行業以電子產品及塑膠製品行業為主。2015年底村,集體總收入250萬元,集體資產總額1659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村內有1棵120年樹齡的三級古樹細葉榕。
傳統節日食品有年糕、油角仔、糖環、硬餅、福隆煮魚等。
石排大道、石洲大道穿村而過。1985年通電,1989年村民普遍安裝電話,1990年通自來水,2000年網際網路覆蓋全村,2008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村內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無存留。
明萬曆元年(1573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壆決堤,田舍淹沒。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堤“牛渡海”崩潰,沉潭30餘丈。
清雍正七年(1729年),東江河水暴漲,福隆堤壞。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颱風暴雨,拔樹倒屋,水急漲,福隆壆崩缺口多處,淹禾無數。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二十,發大風雨。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春又大水,連續兩年災禍,民大飢,路多餓殍。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夏季大水、福隆壆崩。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三月,東江暴漲,福隆崩堤數丈,塌屋甚多。
1944年,東江水漲,福隆堤崩,堤內93個村遭淹。譚仔渦堤段沖成大譚,村舍沒頂,災民露宿田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