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圍

楊太圍

楊太圍又名新屋圍,位於江西省龍南市楊村鎮楊太村,於嘉慶元年(1796)由賴世柱所建,嘉慶十八年(1813)建成。圍屋坐東朝西,依山勢而建,逐級遞高,面闊77.6米,進深80米,占地面積6200平方米。

圍屋外牆由磚、石、三合土漿砌而成,四角設有炮樓,正面及兩側共有5座圍門。祠堂位於圍屋的中心,磚木結構,兩側廂房,組成五進五開四組橫屋的規整布局。

2008年12月龍南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3月被贛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太圍
  • 地理位置:龍南市楊村鎮楊太村
  • 占地面積:6200 m
  • 別名:楊太新圍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所處年代:清朝嘉慶年間
  • 保護級別:第三批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類型客家圍屋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據《賴氏族譜》考證,楊太圍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由賴氏十八世祖賴世柱所建,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完工。
譜載:賴世柱,生於乾隆戊辰年(1748),歿於嘉慶丁卯年(1807),娶徐氏,生4子、25孫,公幼讀詩書,“才德兼優”“鴻開事業”“廣闊田疇”。賴世柱農商並舉,積聚錢財,嘉慶元年便開基建圍,因工程浩大,圍屋未竣工先謝世。其子續建6年才落成。新屋圍建造時間歷兩代共18年,祠堂名為“承禧堂”。

建築格局

楊太圍屬二層磚石砌外牆方形封閉式民居建築,坐東朝西,面闊77.6米,進深80米,占地面積6200平方米,前為一個面積1070平方米大院,四角設有炮樓。圍屋依山傍水,挖成七級平台,每級間有一、三、五級台階,共18級台階,緩緩而上。圍屋布局內蘊孫子兵法,既防外侵又防內擾。圍內的室外空間,以院牆分隔成18個小院,院牆有門,白天通行,晚上關閉,自成獨立院落,免受干擾。
楊太圍
楊太圍炮樓
圍內結構呈“五進”“五開”“三天井”格局。即祠堂有5進,前3進2天井為祀祖和婚壽喜慶場所,神龕祖牌設在第三進。後四、五兩進一天井,為喪禮停柩用地。中棟兩側留過路間聯通。“五開”即在2廳門並列5條大門,其中4條大門通往縱深檐廊階巷,與兩邊的4條大門通往橫向的階巷,互為交織,通行十分方便。全圍有120間居室。其中12間廊廈,供大戶家庭使用。全圍居民都是賴世柱的子孫後代。但圍內居室又按房份相對聚集,各房的居民,既有獨立,又有聯繫,宗族功能在這裡發揮明顯作用。
圍內的斗拱、雀替、柁墩的木雕以及藻井上的彩繪十分精美,是明清建築裝飾藝術的珍品。因建造者賴世柱經商長期往來贛粵兩地,所以在楊太圍可以見到伸手廊、鑊耳牆等粵北圍屋常見元素,楊太圍是贛粵文化交流的產物。

歷史文化

龍南圍屋集家、祠、堡於一體,住在圍內的居民,都是某一個共同祖先的後裔。圍屋內的人相見。互以宗親長幼相稱。因此,圍屋的第二大特點,就是“血緣性”。維持這種血脈關係的紐帶,便是每年定時進行敬宗祭祖活動,故圍屋內必設有“祖堂”這一公共建築。圍內實行族長管理制,統一管理圍內諸如交通、衛生、排水、糾紛等。他們平時各為家政,祭祖行禮時,便是一個大家庭,遇到外敵入侵,則整個圍民又是一個統一的戰鬥集體。

文物價值

楊太圍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其保存完好的建築結構和裝飾,對於研究清代贛粵閩客家民居的相互影響與發展演變有著重要價值。楊太圍作為客家圍屋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現了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它不僅是客家人的居住場所,更是客家人防禦外敵、維護家族團結的重要設施。圍屋內雕刻和壁畫等,體現了客家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傳統,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護措施

2008年12月龍南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3月被贛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龍南市實施圍屋保護修繕利用工作,對楊太圍進行修繕保護,包括對建築本體維修、局部復原和環境整治,讓古老圍屋再煥新光彩。

旅遊信息

地址:楊太圍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楊村鎮楊太村楊太塆
楊太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