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宏

楊天宏

楊天宏,1951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現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中國近現代史研究著名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天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51年
  • 代表作品:《中國近代史》上、下冊《新民之夢——梁啓超傳》等
  • 性別:男
主要經歷,學術地位,主要著作,主要論文,承擔課題,

主要經歷

楊天宏,1951年生,先後就讀西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獲歷史學博士。1985年開始在四川師范大學工作,歷任教研室主任、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歷史學會副會長。1994年被評為四川師範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0年評為四川省先進工作者,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曾獲四川省政府頒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一次,四次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頒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獎,一次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4年、1995年、2001、2005年四次被評為四川師大“科研十佳”。博士論文2003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995年被確定為四川省重點學科“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學術帶頭人,1997年被推舉為四川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歷史學科組組長,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同年獲國務院頒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獲曾憲梓優秀教師獎,2001年被評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2003年9月開始受聘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任教授、博導、“214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及專門史專業的教學科研。
楊天宏
楊天宏

學術地位

楊天宏教授治學領域寬廣,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史、經濟史、基督教在華傳教史及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曾獨立承擔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及2項四川省教委重點科研課題,參與1項國家重點課題,出版學術著作5部,譯著2部,參與編寫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多篇在國家權威級學術刊物或具有同等學術影響的刊物上發表,已經發表的著作總字數已超過300萬字。所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一書出版後,產生了較大的學術反響,被香港《建道學刊》譽為“中國大陸迄今研究非基運動方面最完備的的學術專著”和“日後研究此課題者不可忽視的著作”。三聯書店的《讀書》雜誌兩次發表長篇書評,認為該書的出版,對近代中國思想史、宗教史研究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由著名學者章開沅教授所作的國家課題書面鑑定指出:該書“填補了國內學術界在非基督教研究方面的空白”,全書史料翔實,論斷精審,體現了作者“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非時下一般輕率媚俗之作可比”。其學術地位得到較為廣泛的承認。《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一書2002年在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被《中國學術》評為歷史學科中國近代史專業“年度人物”,所發表的《北伐期間的反教暴力事件及其責任人問題》入選“年度優秀論文”,其學術地位得到廣泛的承認。
楊天宏

主要著作

《中國近代史》上、下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本人承擔辛亥革命及北洋軍閥兩章。
《中國現代史》上、下冊,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本人承擔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及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建立一章。
《李鴻章與中國軍事工業近代化》(譯著),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新民之夢——梁啓超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金陵女子大學》(譯著),珠海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中國的近代轉型與傳統制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版。
《基督教與民國知識分子:1922年—1927年中國非基督教運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政黨建置與民國政制走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救贖與自救: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研究》,三聯書店,2010年版。
《中華民國史》第五卷(1924—1926),中華書局,2011年版,本人負責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五章第三至五節,第六章。

主要論文

要論文目錄
全部論文共90餘篇,其中國內主要高校認定的權威A類刊物27篇,B類以上(含B類)刊物39篇;各類期刊所發文章為人大複印資料學術版全文轉載40餘篇,CSSCI源期刊70餘篇,新華文摘轉載5000字以上1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4000字以上3篇,中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4000字以上轉載3篇。
1、《太平天國的租賦關係》,《歷史研究》1987年第5期。人大複印兩次(經濟史與中國近代史各一次),《中國史學年鑑》觀點介紹。
2、《中國非基督教運動(1922--1927)》,《歷史研究》1993年第6期。人大複印。
3、《清季首批“自開商埠”考》,《歷史研究》1998年2期。
4、《密勒氏報“中國當今十二位大人物”問卷調查分析》,《歷史研究》2002年3期。人大複印。
5、《北伐期間的反教暴力事件及其責任人問題》,《歷史研究》2004年2期。人大複印。
6、《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與中國的反教運動關係辨析》,《歷史研究》2006年第3期。
7、《關稅會議與華府會議條約框架的突破》,《歷史研究》2007年第5期。人大複印。
8、《中華基督教會在川康地區的宗教活動》,《歷史研究》2010年第3期。人大複印。
9、《學生亞文化與北洋時期學生運動》,《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人大複印。
10、《曹錕“賄選”控告的法律證據研究》,《歷史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複印。
11、《比較憲法視閾下的民初根本法》,《歷史研究》2013年第4期。
12、《蘇俄與1920年代國民黨的左右分化》,《中國社會科學》(英文)2006年1期。
13、《普法戰爭對天津教案的影響》,《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4、《義和團“神術”論略》,《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5、《論臨時約法對民國政體的設計規劃》,《近代史研究》1998年2期。人大複印。
16、《國民黨與善後會議關係考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3期。人大複印。
17、《北洋外交與治外法權的撤廢》,《近代史研究》2005年3期。
18、《戰爭與社會轉型中的中國基督教會》,《近代史研究》2006年6期。
19、《政黨建置與民初政制走向》,《近代史研究》2007年1期。人大複印。
20、《北洋政府和平統一中國的嘗試:善後會議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複印。
21、《系統性的缺失:中國近代史研究現狀之憂》,《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
22、《加入國民黨之後中共黨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6期。人大複印。
23、《邏輯家的政制建構邏輯:章士釗辛亥前後政制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6期。
24、《清帝退位詔書與五族共和構建:民國主權承續的“合法性”問題》,《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4000字轉載。
25、《清室優待條件的法律性質與違約責任》,《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
26、《民初國會存廢之爭與民國政制走向》,《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5期。
27、《自開商埠的經費收支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8、《近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變化與李鴻章的海防戰略》,《中華文史論叢》總52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9、《梁啓超與宋教仁議會民主思想異同》,《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5期。
30、《鴉片戰爭前中國對外通商貿易政策論略》,《學人》第10期。
31、《科舉制度的革廢與近代軍閥政治的興衰》,《學人》第15期。
32、《直奉戰爭之後的北京政治:段祺瑞對北洋體系的重新整合》,《史學月刊》2008年4期,人大複印。 33、《孫中山民生思想中的資產權屬理念》,《史學月刊》2009年12期,人大複印。
34、《北伐前夕中國政治中的外國因素》,《學術月刊》2008年2期。
35、《教會學校權屬問題的理法論證》,《民國研究》2008年第2期。
36、《在華基督教發展路向的變化與邊疆服務的發生》,《宗教學研究》2009年第1期。
37、《走向川康民族地區的身體史研究》,《宗教學研究》2012年第3期。
38、《〈天朝天畝制度〉再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1期。人大複印。
39、《清季自開商埠海關的設定及其運作》,《社會科學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複印。
40、《北伐前夕中國政治中文武關係的變化》,《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5期。人大複印。
41、《“開窗”還是“拆房”:新文化運動思想文化目標和取徑辨析》,《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
42、《民族主義與中國教會教育的危機》,《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複印
43、《“均勢”外交與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社會科學研究》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4500字,2009年第3期。
44、《道與道台研究之“道”》,《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6期。
45、《我與龔書鐸先生的“學緣”》,《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第4期。
46、《邊政何以成“學”:評汪洪亮著<民國時期的邊政與邊政學>》,《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4期。
47、《評<門諾教在中國>》(長篇學術書評),載香港建道神學院《建道學刊》(A Journal of Bible & Theology), 1997年7月,第8期。
48、《評〈四川省志·軍事志〉》,《中國軍事志》(中國軍事科學院院辦刊物)2000年2期。 49、《蘇俄與20年代國民黨的派別分化》,《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4000字。 50、《政治史在民國史研究中的位置》,《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51、《鹹同時期清朝權力結構變化探由》,《四川大學學報》1986年6月,叢刊第32輯。
52、《孫中山民生主義“內在矛盾”辨》,《四川大學學報》1987年3期。
53、《論胡適的人文主義思想》,《四川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人大複印。
54、《自開商埠的地域分布與清季外貿場域的拓展》,《四川大學學報》1999第年2期。人大複印。
55、《自開商埠近代實業的發展及其工業化程度分析》,《四川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人大複印。
56、《趨向政治化的近代中國學術:少年中國學會關於宗教問題的討論》,《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中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人大複印。
57、《基督教與中國邊疆研究的復興》,《四川大學學報》2008年1期,人大複印。
58、《政制轉型與教會調適:以中華基督教會邊疆服務1950年前後的經歷為例》,《四川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59、《民國時期司法職員的薪俸問題》,《四川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60、《地方自治與統一國家的建構:北洋時期“聯省自治”運動再研究》,《四川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人大複印。中國社科文摘轉載4000字。
61、《民初國會建置中的型制問題》,《四川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62、《曾國藩與左宗棠的矛盾》,《文史雜誌》1988年2期,人大複印。
63、《胡適與“馬吊”》,《文史雜誌》1991年2期,人大複印,各報轉載。
64、《地方意識興起與中國政治的區域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10期。
65、《川康民族地區近代開發與經費制約》,《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66、《晚清自開商埠決策過程研究》,《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1期。
67、《清季東北自開商埠論略》,《長白學刊》1998年1期。人大複印。
68、《轉型中的自開商埠近代商事機構》,《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1期。人大複印。
69、《錢莊與票號並存的近代中國金融業》,《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1期。
70、《鹹同時期清朝權力結構的變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4期。人大複印。
71、《清政府六省裁漕的目的》,《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2期。人大複印。
72、《章太炎〈代議然否論〉平議》,《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2期。
73、《曾國藩集團與清廷的矛盾》,《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2期。人大複印。 74、《袁世凱與清廷的矛盾》,《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3期。
75、《孫中山“土地國有”思想內涵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6期。人大複印。
76、《20世紀初基督教在華傳教事業的發展變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4期。《新華文摘》轉載5000字以上。
77、《信教自由論戰:20年代一次重大的思想文化論爭》,《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2期。人大複印。
78、《甲午戰後中國知識分子的民族主義情愫》,《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2期。人大複印。
79、《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述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6期。人大複印。
80、《走向衰亡的民初國會:歷史事實重建與政治語境分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2期。人大複印。
81、《條約口岸研究的方法與視角:評忻平著〈從上海發現歷史〉》,《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3期。
82、《民國醫患關係的社會學解讀》,《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83、《基督教邊疆服務研究的構想》,《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84、《袁世凱的“去北洋化”與北洋正統的幻滅》,《四川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85、《地方性知識的發掘與“超越”》,《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86、《清季自開商埠文獻及檔案資料述概》,《海峽兩岸資訊時代歷史研究及資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新竹,2001年版。
87、《歷史發展的正反合邏輯:中國傳統政治中的文武關係及其近代變化》,《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88、《四川近代歷史的記錄者》,《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89、《中國議會政制的畸變》,《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90、《從章太炎章士釗“趨時”說起》,《中華讀書報》2013年3月27日。
91、《“執兩用中”哲學與政治“保守主義”》,《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承擔課題

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1年立項,獨立承擔。
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4年立項,獨立承擔。
中華基督教全國總會邊疆服務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002年立項,獨立承擔。
中華民國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規劃課題,項目參與者,1999年參與。
儒學近代轉型的歧路:民國初年的國教運動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2000年立項,課題負責人。
1922年—1927年中國的非基督教運動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1990年立項,獨立承擔。
獲獎項目
口岸開放與社會變革:近代中國自開商埠研究,2005年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博士論文獲2003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研究生基礎課教學改革,2001年獲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四次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