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惠(楊派牙雕的創始人)

楊士惠(楊派牙雕的創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士惠(1911.12—1987.11)字潤生。北京市人。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出身於老北京手工藝人世家祖父楊啟海、叔祖父楊啟元,都是木雕、牙雕行業的雕刻能手,叔祖父楊啟元更是木雕、牙雕、大活小活都做,而且還會畫。楊士惠十二歲隨叔祖父楊啟元學木雕,十四歲又拜曹斌、劉德良為師,改學牙雕。十七歲即獨立創作了第一件立雕作品《貓蝶富貴花籃》。自己開業的1942年創作《蟈蟈白菜》一舉成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士惠
  • 別名:字潤生
  • 出生地:北京市
  • 主要成就:自己開業的1942年創作《蟈蟈白菜》一舉成名
人物簡介,人物經過,

人物簡介

楊士惠出生在北京一個手工藝人家庭,12歲就隨叔祖父楊啟元學習木雕。後來,又拜王彬為師,專攻象牙雕刻,17歲便能獨立從藝。

人物經過

楊士惠唯讀過一年私塾,對單調地背誦《三字經》、《百家姓》一點興趣也沒有,卻被報紙上的圖畫所吸引。他到處蒐集,一筆一筆學著畫。時間一長,他畫的小鳥、仙鶴等小動物活靈活現。有一天,他偶然在燈下搭手影,雙手不停地變換姿態,牆壁上就出現了體態各異的黑色影像,楊士惠突然產生了用墨紙剪人像的想法。這樣,他又練就了捕捉人物輪廓特徵的本領。
一天,父親的一位朋友來家串門。楊士惠就與這位任美術教員的長輩談起學習牙雕手藝。這位老師對他說?quot;如今的牙雕大多帶著匠氣,缺點兒雅氣。"楊士惠問:"什麼叫雅氣?"老師指著自己扇子上的山水畫道:"雅就在這裡。"這句話啟發了楊士惠,於是他又下決心苦學山水畫。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走到哪兒,就畫到哪兒。北京的名勝古蹟都留有他的足跡,寺廟、獅子、雲龍、怪獸、戲樓、力士、觀音菩薩等等,無一不被他寫入畫中來。他不僅從正面畫,而且從側面、背面三個不同的角度畫。在苦練中,他提高了藝術修養,也豐富了牙雕創作的題材。
楊士惠作品 皆大歡喜楊士惠作品 皆大歡喜
當楊士惠獨挑大樑,自立門戶搞牙雕時,就把自己所掌握的繪畫知識運用到象牙雕刻上。他大膽創新,用所學過的深淺浮雕、圓雕、立雕、鏤雕技法進行創作。一次,他用一塊通常做鼻煙壺的牙料,雕出了第一件立雕象牙作?quot;貓蝶富貴"。同元齋作坊的老闆見了,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是把好手。"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百業蕭條,北京的許多手工藝作坊都倒閉了。楊士惠為了能搞出站得住腳的產品,整日在外奔走。這天,他正在榮寶齋里觀賞名人字畫,管事的走過來對他說:"楊先生,你能不能雕出這樣的東西?"說著,拿出一件明代竹雕。是一棵白菜上爬著一個螳螂,很逗人喜愛。楊士惠心想這可是個好題材,又適合於象牙質地,一定要試驗一下。他回家後,就買了一棵水靈靈的大白菜,掰掉老葉,露出了鮮嫩潔白的菜心……用什麼小蟲好呢,他又跑到郊外,悄悄躺在草叢中,仔細觀看蟈蟈的生活習性。只見,那碧綠的蟈蟈爬來爬去,一會兒停下來,先是低頭,而後又抬起頭,擺動須子,垂下鼓肚,便開始鳴叫。就這樣,楊士惠記下了蟈蟈許多有生氣的姿態。一個理想的構圖終於浮現於腦海。他和弟弟楊士忠一起,經過半個月的創作,雕刻出第一件牙雕藝術?quot;蟈蟈白菜"。
這件作品陳列在東琉璃廠玉石木工藝品展棚前,一下子吸引了許多觀眾,展棚被圍了個水泄不通。人們看到鮮靈的白菜,栩栩如生的蟈蟈,恰似迎面飄來山野生活氣息,頓覺耳目一新。從此?quot;蟈蟈白菜"就成為一種定型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
他從廠里物色到一根十年九不遇的大象牙:長兩米多,重130斤,從牙根到牙尖完整無缺。楊士惠得到這樣一塊好料,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回到家裡,特意讓老伴給他炒了一盤雞蛋,打了二兩酒。一邊自斟自飲,一邊盤算用這塊料做什麼好。
這一夜,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構想了幾個題材,數個場面。最後,選擇了北海為題材。他認為,立足於五龍亭來表現公園全景是最好不過了。從亭間往東南看,一片碧波粼粼的海面。透過亭柱空間,還能看到北海大橋與中南海。白塔是北海的象徵,在設計整體上,以塔為重點,逐步升高……
第二天,他來到北海公園,進行實地勘察。他發現,透過北海大橋橋身看見的中南海,只是一抹綠色,上面是天空,作為背景顯得太空曠了。怎樣彌補這一不足呢?楊士惠又幾次涉足北海。他從前海走到後海,又爬上白塔,太美了!眼前一片遼闊的海面,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有了,要把白塔作為作品的中心,突出到象牙橫面的2/3處,使之巍巍挺立於山頂。此刻的楊士惠,心中浮想聯翩。他站在瓊島最高處,手扶白塔欄桿,久久地凝視著,天邊出現的朵朵白雲,恰好飄到了北海大橋上空……
楊士惠的總體設計逐漸形成了。他很快就把大輪廓鑿了出來。他們創作成員共4個人,花了幾年的時間,一點一點地精雕細琢,採用深淺浮雕、立雕、鏤雕、圓雕等多種技法,終於完成了一件舉世罕見的藝術精品"北海公園"。只見,美麗的白塔高踞在萬木蔥蘢的瓊華島上,虬松古柏蒼翠欲滴,岸邊垂柳裊娜起舞。綠樹叢中,黃瓦朱牆、錯落有致的殿堂隱約可見。五龍亭玲瓏剔透,點點小舟,蕩漾在一泓碧水之上。置身於這詩情畫境中的人物,有敘舊的老友,相戀的青年,玩耍的兒童,聽故事的小朋友,嬰兒車中甜睡的小寶寶。個個神情逼真,處處花團錦簇,給這昔日的皇家宮苑抹上了一層節日色彩……。
1956年深秋,新中國的手工藝品第一次到英國展出。訊息傳出,轟動了英倫三島。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前來參觀,人們好奇地觀賞著,由衷地讚美這來自東方古國的藝術明珠。象牙雕刻展廳里,許多人被一件兩米多長的大型牙雕"北海公園"吸引住了,紛紛贊道:"這樣美的東西,只能出自聰明、智慧的中國工藝家之手。"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留言簿上寫到:"能親眼見見這位牙雕作者該多幸福。"大型牙雕"北海公園",後被作為國禮贈給了外國元首。
代表作有《貓蝶富貴花筐》、《花卉薄胎大瓶》、《貴妃出浴》、《晨裝》、《孟浩然》、《泰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