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常

楊再常(1931~ 2004)苗族。貴州松桃人。擅行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各級書畫展覽,並收入專集出版。還在報刊上發表舊體詩詞數十首。傳略被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再常
  • 民族:苗族
  • 出生日期:1931年
  • 逝世日期:2004年
  • 出生地:貴州松桃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楊再常(1931~ 2004)苗族。貴州松桃人。擅行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各級書畫展覽,並收入專集出版。還在報刊上發表舊體詩詞數十首。傳略被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貴州省委機關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理事,全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美術創作中心榮譽教授。

人物生平

王蔚樺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在初創刊的《貴陽晚報》擔任副刊編輯。有人給我推薦了楊再常同志的一些詩詞和書法作品。在眾多的來稿中,再常同志的作品確實使我眼前為之一亮。特別是他的詩作,清新自然,感情真摯,很有生活氣息。明代詩評家都穆論詩時說:“學詩渾似學參禪,須知妙語出天然”。我讀再常同志少年時代寫的《詠菊》,就有這種感覺。
詠頌菊品的詩,古往今來已經有很多了,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此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再看看少年時代的楊再常是怎樣詠菊的:
秋日天氣太肅殺,
百花凋殘菊偏佳;
獨在園中含著笑,
隱逸來自詩人夸。
此詩在字句上雖然還可作一些打磨,但從境界上看,卻有直逼前人的氣勢。“百花凋殘菊偏佳”,不但寫出了菊的形貌,而且寫出了菊的風骨,在單純後面藏著豐厚的暗寓。詩的最後兩句把這種大境界作了進一步的升華。其實秋風中的菊花無意表現自己,只是在園中“含著笑”,而隱逸和高雅並非自己的追求,那只是詩人們的誇讚而已。這一轉折,把菊的謙遜,菊的高潔,作出了異於前人的評說,這就是功力,就是創新。
這首詩在我主持的“甲秀詩壇”欄目中發表後,反響甚佳。以後,再常同志還寄來過一些書法作品,他的書法流走自然,筆致瘦勁,半行半楷,似得董其昌筆意,我們接連發表過好幾幅,其中一幅,寫的是“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網,則終生享用無窮。”由於書寫的內容很具哲思,書寫得又很優美,所以我將原稿拍照下來,放在玻璃板下時時欣賞,可惜後來多次搬家不慎遺失。
再常同志病逝後,他的家人把他留下的幾十首詩詞交給我,希望我做一些編選工作,以便出一本紀念性的楊再常詩詞選。統讀之後,感觸很深,這些詩詞,非常鮮明地表現出再常同志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黨的許多重大活動他都有詩歌頌,對他的家鄉松桃更是筆含深情,讀後令人十分感動。
詩詞中除了對黨,對祖國,對家鄉,對戰友,對親人的熱愛之外,還有對“四人幫”及其爪牙的憤恨和鞭笞,這一部分作品,雖然有概念化傾向,但也可反映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再常同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經歷,所以我覺得還是應當全部保存。
再常同志讀中學時寫的《詠菊》和二○○四年夏季病逝前寫的《生活回顧》,都是感人至深的傑作:
百結鶉衣憶少年,
煮苕煨芋亦佳餐;
補丁潔淨人弗笑,
赤腳讀書我不慚。
四九幸福獲解放,
五零狂樂著新棉;
喜今開放改革後,
豐衣足食戶戶歡。
這首七律是再常同志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結,全詩感情真摯,對仗工整,遣詞準確,餘韻無窮,是再常詩作中的上品。
統讀再常同志的詩詞,不僅使我對他的優秀品質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還使我對這位“赤腳讀書”的農家子弟,成長為詩人和書法家的艱辛歷程,產生誠摯的敬仰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