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炯(1669~1736)字千木,號南喬,諸暨南山鄉楊家樓村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楊三炯
- 字號:字千木,號南喬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時間:1669年
- 去世時間:1736年
楊三炯簡介,楊三炯歷史事件,
楊三炯簡介
(1669~1736)字千木,號南喬,諸暨南山鄉楊家樓村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舉人。
楊三炯歷史事件
時淮河常泛濫成災,因其有治河之才,遂署試河吏,為江都(今屬江蘇江都)丞,遷判高堰,領山陽(今屬江蘇準安)縣事兼內外河丞,後升郡丞督漕運,凡六任不離河。三炯常親臨險灘,實地踏勘,指揮兵士、百姓搶運葦茅土石救險護堤,曾身不離堤壩達四旬有餘,由此聲名益著。為江都丞時,富豪家僕仗勢強奪民妻,受害者投告多處,均無人受理。三炯聞之,立縛其人,於鬧市示眾,並令其放人。河濟間百姓稱道:“河官而兼民治,德在人者,惟閩中余甸與三炯耳。”為人好俠任義,常冒危險解人之難。康熙五十年(1711),桐城方苞因戴名世《南山集》案株連入獄,楊三炯不畏嫌,入獄探視。方苞在《結感錄》中回憶:“獄中地狹,自春徂秋,疫癘作死者相望,穢氣鬱蒸,雖仆隸不可耐,而君旬中必再三至,或淹留信宿,道古今,證以天道人事,慷慨相勸,雖余亦忽不知其身之危與地之惡也!”戴名世受刑後,楊三炯為之斂棺,剛腸俠義,聲動京師,人爭相識而。康熙五十二年,朝廷特開萬壽科,權貴皆有意於楊三炯,楊喟然嘆曰:“此之謂依於仁而蹈利也,吾恥之。”即喬裝外出躲避。吏部尚書朱軾治理京畿營田,求能者助事,方苞、陳鵬年謂“三炯天下士也”,力薦出任,楊謝而不就。乾隆元午(1736),朱軾、方苞再度薦三炯於朝廷,時三炯已病。不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