楅

楅是一個漢字,拼音是bī,意思是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頂人的橫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楅
  • 拼音: bī
  • 部首:木
  • 部首筆畫:4
  • 注音:ㄅㄧ
  • 總筆畫:13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頂人的橫木:“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古代行鄉射禮時插箭的器具:“命弟子設楅。”
木門後用以連結門板的橫襯。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彼側切《集韻》筆力切,𠀤音逼。《說文》木有所逼束也。《詩·魯頌》夏而楅衡。《徐曰》楅衡,以防牛觸人,故以一木橫於角端也。
《周禮·天官·凌人疏》楅土為室曰楅室,置生魚於中,糗乾之也。
《集韻》甫六切,音匚。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六切,音福。義𠀤同。
承矢器《儀禮·鄕射禮》設楅於中庭南。《注》楅猶幅也,所以承笴齊矢者。《疏》義取邊幅整齊之意,長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龍首,其中蛇交。
《集韻》拍逼切,音逼。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