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名稱
出義烏城區,向東北方向21公里,有一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鎮——楂林。
楂林群山環抱,風景秀麗,地處八、九、十都之交匯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浙贛鐵路未建以前,這裡是上八府、下三府的交通要道,金、衢、麗、溫下杭州的必經之地。善坑嶺、朱嶺、後西嶺、白峰嶺是通諸暨的四條便道。寧波過來的鹽擔也都在楂林歇腳。
歷史變遷
元代,官方曾在此設龍祈驛,驛站備有馬匹、過山籠,至今官道遺蹟仍依稀可見。
九都十都的溪流在距楂林上游1公里的朝塘匯合,自東北向西南流經楂林,在下游1公里的錢宅和八都鴿溪匯合。有史以來,經常洪水肆虐,泛濫成災,古人認為有蛟龍在作怪,這條龍隱於雲而潛於水,故先人把上游叫雲溪,下游稱龍溪。(現在通稱大陳江)“楂林雲溪國民國小”的校名由來也源於此。
往事越千年。早在唐代中葉,今楂林二村瓦窯塘下至葉宅山端一帶,就有以葉姓人為主,在此傍道而居,古稱“葉宅”。距今約1600餘年。
公元1165年,義烏駱氏37世君,梅林派紳士文起公(其祖上已在義北置產),綜觀地形風貌,卜龍山腳下,依山傍水建宅,認定是居家的好去處。在給居住地取名時,他引用了一則典故:據《南史》記載,梁武帝手下大臣張敷,小名叫楂,其父張邵,小名梨,武帝戲敷曰:“楂何如梨?”敷答曰:“梨乃百果之宗,楂何敢比!”後張邵去世,敷哀痛過度,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梁武帝為表彰他孝敬之美德,稱張敷的居所為孝張里。竹林派楂林駱氏之始祖文起公,根據這個典故取張敷小名“楂”字,又取原籍梅林的“林”字,給居地取名為“楂林”,暗示子孫後代要像張敷那樣恪守孝道,無失孝友。
時過境遷,雲溪逐漸南移,駱氏後裔人丁不斷繁衍,加上客姓大量移居,住宅建築擴大,到明代後期,達到鼎盛期。楂林曾有八景,駱氏宗譜有詩為證。後因清兵追擊南明殘部,途經楂林,村莊毀壞慘重。
至清康熙乾隆年間,楂林再度興起,鎮中建庭院千間,諸家駱氏名門望族,門前立有旗桿和拴馬石,家管千石,財產頗豐。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洪楊革命兵敗,侍王李世賢部在清兵追擊下潰退楂林,楂林一村秋山門前千柱落地等一批精雕細刻的明清宏偉建築毀於一旦。
古建築
後清和民國期間,楂林三度興起。鎮內尚存古建築有:
三祠:昌宗祠、智信祠、禮房祠堂
九廳:花格廳、新廳、樟和廳、漆油廳、花廳(一村)
大廳、派廳、進士廳、黃沙廳(二村)
二廟:關帝廟、太祖廟
一堂:下佛堂
一閣:文昌閣
一亭:節孝亭
民俗物產
楂林逢農曆三六九集市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每逢市日,天未亮,杉木毛竹、柴草木炭、山珍野味、竹筍茶葉、穀米豆麥,竹木製品、豆腐皮、牛、羊、豬崽等,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形成十分繁榮和熱鬧的市場景觀。由於楂林人民崇尚重情講義的關公,清朝中葉在昌宗祠東面建起了關帝廟(原關帝廟毀於文革, 1997年5月在村後龍山腰重建),關公生誕——農曆五月十三日組織廟會。周邊縣市的百姓都身著新裝成群結隊前來趕廟會,人頭攢動,可與縣城媲美,廟會上最多時有九個戲班搭台演出,多個羅漢班各獻技藝,盛況空前。至今廟會仍熱鬧非凡,久盛不衰。
在山靠山,靠山吃山。八、九、十都及諸暨南部山區勤耕善良的山民們將源源不斷的山貨聚集楂林,同時在此購買生活用品。久而久之,楂林自然而然地成了義北和諸南地區山貨及商品交流的集散地。
楂林的牛市場面蔚為壯觀,最多時有數百頭牛上市交易,遠遠望去,溪灘上黑壓壓的一片,“哞”、“哞”的叫聲不絕於耳。牛市的興旺,致使茶館業應運而生,茶館、茶攤門庭若市,市場相牛後,一些牛掮客(即牛行郎)和買賣雙方聚集茶館談口論價。
用傳統工藝製作的豆腐皮是楂林的特產。一般集市有上千灶(每灶約12斤)、上萬斤上市。為購買營養豐富、清爽可口的豆腐皮,周邊各縣市,紹興、寧波、杭州,遠至上海、江蘇、南京、山東等地的商人,都紛紛慕名而來。
白豆、馬料豆(俗稱扎豆)是加工豆腐皮的原材料,每逢集市都有數百擔上市交易。由於當地的原材料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因而,臨縣盛產豆類作物的浦江和東陽,大量的原豆成群結隊地肩挑來楂林出售。
製作豆腐皮的下腳料——漿水、豆腐渣、豆殼等都是養豬的上等精飼料,餵養出來的金華兩頭烏細皮嫩肉。因此,楂林便成為義烏生豬盛產地之一,也為火腿坊的興起提供了充足的優質資源。
用傳統工藝釀製的楂林“高梁燒”,清香醇厚、價廉物美,人稱“義烏小茅台”也名聞暇邇。楂林地區多數農戶都種植高梁,至今仍保持種植習慣。把蒸熟後的高梁米用白藥,先釀製黃酒,再用餘下的高梁渣釀製高梁燒。說到釀酒自然要提及大富商傅濟青,年輕時他挑了一床被子、一隻木桶從祖籍東陽來到楂林,先前以做涼粉餬口,有一晚,夢見神仙送他一雙水桶,一疊碗,自己釋夢是神仙叫他開酒坊。果然,開了酒坊後生意興隆,很快就發了。傳到其子沛雲、沛雨(傅夢三)手裡,已是家產萬貫。傅家除了開酒坊,還開了飯店、客棧、火腿坊,在杭州、上海商行擁有股份,“傅立興”店號紅極一時。
當年,漫步楂林街頭,商鋪店號林立。經營火腿坊的有“立興”、“潤泰”;經營酒坊的有“立興”、“正豐”;經營南北雜貨的有駱氏“協茂”、“協興”、“仁和”、九間頭“張氏”,虞氏“老恆豐”,樓氏“和興”,朱氏“正豐”等;經營客棧的有“仁興”、“立興”、“和興”;經營飯館餐飲的有“同和”、“立興”、“和興”、“承順”、“協興”、“震余”等,小吃攤店遍布街面;經營中藥房的有駱氏“益壽堂”、“順德堂”,蔣氏“廣和堂”,虞氏“詔慶堂”,楊氏“楊同春”,各堂均請地方名醫坐診。此外還有“新恆豐”金貨店,“源盛”副食店,“林茂盛”糕餅店,“源齊”染坊,“永記”馬行,“鳳喜”和“同昌”茶館等。
楂林商業之繁榮,經濟之發展據此可見一斑。一大批人經商致富,給義北商業重鎮興教辦學奠定了物質基礎。
晚清時期,私塾和蒙館在楂林已盛行,稍大的村落都有一定數量的人在私塾蒙館就讀,進行初級教學,由地方的太學貢生、秀才等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任教。
辛亥革命前夕,宣統元年(1909年),楂林一村開明人士——駱士珂先生(字鳴玉,號國駿)捐銀元壹仟,在駱氏宗祠——昌宗祠首辦私學,並以楂林鎮前之溪流——雲溪,命名為“楂林雲溪國民國小”。駱士珂先生親任校長至1926年秋,長達17年之久。成為繼稠城一小(1904年),佛堂國小(1906年)後義烏第三所創辦的學校。建校初期共開設四個班:一、四年級合一個班,二、三年級並一個班,五、六年級各設一個班。(供楂林全鄉的高年級學生就讀,低年級學生都在各村的私塾和蒙館學習。)
漫漫百年路,彈指一揮間。楂林國小歷經三朝更迭,六易其址,走過了百年坎坷歷程,她伴隨時代前進的步伐,講述著歷史。
日本軍國主義實行“三光”政策,在楂林犯下的血腥罪行,如今健在的老人,每當述說起日軍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的一樁樁、一件件罪行時,至今仍歷歷在目,老人們老淚縱橫、悲憤難平。
1939年農曆正月29日9時許,數架日機飛來,聽見飛機聲,趕集的民眾向鎮外四散而逃,剛巧火腿商傅夢三家的火腿曬在溪灘上,日機發現後以為是士兵在列隊,頓時兩枚炸彈從天而降,由於溪灘上都是鵝卵石,炸彈的威力就特別大,當場炸死我趕集百姓20多人,炸傷10餘人,現場情景慘不忍睹。
1941年農曆三月下旬,國民黨軍隊有一個師駐紮在楂林及周邊村落,集團軍司令劉金柱就住在一村駱允協家,據傳疑有漢奸告密,26日上午駐軍撤走不久,下午九架日機分三個機組自西北方向而來,沿楂林村正中間自西向東連續投下數十枚炸彈,(其中二枚啞彈),一村偌大的智信祠全部炸毀,昌宗祠東北角被炸塌,楂林一片火海,炸死我貧民11人,燒傷和房屋炸塌壓傷四五十人,炸毀民房130餘間。
1941年農曆五月廿七日,因大陳一些熱血青年將一個日本兵殺死後擲在野外,鬼子發現後,進行瘋狂報復,一隊鬼子從後畈木杜金山方向,過竹界嶺到同坑殿下太茅山,一路放火燒房,同坑殿下整個村被燒光。農曆八月上旬,鬼子來到了楂林,先放火燒了下市基一幢五間二插廂的房屋(村人稱洋房屋)後,來到了村中央,聽見學生的讀書聲,即闖入駱昆笙家。見鬼子來了,老師和100多學生即四處逃散,鬼子看見堂屋正中掛著孫中山和蔣介石像,一陣噫哩哇啦後,即放火焚燒,一幢七間供學生讀書的二層樓樓房被焚燒殆盡。
日寇侵華,國土淪陷。1942年日軍的採伐隊進駐楂林,日軍汽車沿大陳江溪灘開進楂林,駐紮在一村九間頭,日軍抓民夫去伐木、挑磚、擔水等,在村後塘東山建炮樓,在村口橋頭築碉堡,瘋狂掠奪森林資源和人民財產。直經合圍的大批上百年的森林被砍伐,搶走糧食、豬、牛、雞、羊不計其數。
抗戰期間楂林一度成為諸義東地區我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諸義東辦事處就設於此地。為開闢諸義東邊區的游擊戰,打通四明山抗日根據地的通道。1943年7月義烏第二支抗日武裝——堅勇大隊成立,楂林又成為堅勇大隊抗戰的活動中心,進行大小戰鬥30餘次,開闢和建立諸義東抗日根據地85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為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
早在1939年,我黨曾有駱平(義烏人)、梅凱、方雲超(義烏塘李人)、李公佩(又名李道光,杭州人)等地下黨員來雲溪國小任教,他們以教師職業作掩護,在校內外開展宣傳抗日救亡反帝反封建活動,和日寇及反動勢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較量。他們教進步學生,用白酒釀汁寫在身上,等乾後用紙灰一抹,文字就顯現出來;用鋼筆蘸蔥汁寫在紙上,在火上烤暖後文字顯現,用來傳送情報的方法。他們經常宣講:“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窮人團結起來,打碎這個不合理的社會”;他們教唱“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等抗戰歌曲。他們還組織了學生抗日自衛大隊,由駱平、李公佩等老師帶領學生到李孟宅、楊塘嶺、郎塢等村宣傳抗日救國和反帝反封建活動,用血淋淋的事實揭露、聲討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燒、殺、搶、掠、強暴婦女的種種滔天罪行。還在學校教學生畫漫畫,把日本侵略者的兇惡面貌張貼在校院牆上。
在幾位革命老師的宣傳教育下,一批進步學生和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為建立和建設新中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期間,雲溪國小的學子,奔赴戰場、屢建戰功,他們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先後為國捐軀的先烈就有20多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楂林成為“革命老區”的殊榮,母校為之驕傲。
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的義烏精神,在從政、從戎、從事科學研究的雲溪國小莘莘學子中得以充分體現。如:留學英、美,二次拒絕國民黨政府任命、調遣,由英到美,再輾轉至香港,和黃紹雄,盧漢等44人通電起義,回到北京的駱美輪;留美回國,曾當選國大代表、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委員,華北地區特派員、並參加國共重慶談判的駱美奐;國民黨刑事特別審判庭庭長,由香港我地下黨組織回歸北京的國民黨72位回歸北京要員之一的法學專家駱允協;抗戰中軍功卓著,曾任台灣國防部中將督導員的駱承堯;留日歸僑,畜產品加工之父,博士生導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駱承庠;曾參與並負責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製造的原子核潛艇反應堆本體研究的駱治山;畢業於哈軍工大,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三校校長的張瑞峰;東華大學副院長、博士後、博士生導師,多項研究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的朱世根;為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作出了重要貢獻,曾榮獲兩枚金質獎章的高級工程師傅嘉祿等。
一批成名成才的知名人士,為國家作出了特殊貢獻,為母校增榮添輝。
數百年來,楂林多次遭戰火和洪水的毀壞,楂林人民不得不強忍悲憤,歷經磨難,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自20世紀30年代起,浙贛鐵路經過大陳、蘇溪而遠離楂林,改革開放後建設的省道又和楂林無緣。於是,楂林的交通優勢逐漸消失,終成昨日黃花。
解放初,楂林國民學校僅有12名教師,8個教學班,近400名學生(全鄉的高年級都在此就讀,初小學生僅限楂林及周邊村落),山區開設4個初小班(4個村),全縣首創採用二步法教育(即二所初小一個教師隔天兩頭跑)。1952年楂林國小有幸成為全縣鄉鎮國小試行“小學生守則”的試點學校。
1950年8月,全縣劃為101個小鄉,從楂林鄉內劃出東塘鄉、白峰鄉和建設鄉,東塘第一次脫離楂林區劃單獨設鄉。楂林的區域範圍驟然縮小。1958年9月,蘇溪人民公社成立,楂林鄉稱楂林管理區,部分村劃歸建設管理區。1961年,成立楂林人民公社,下隸17個生產大隊,直至2000年,基本未變。(面積約92平方公里,山林面積占全縣八分之一)。
1987年,撤鄉建鎮,為楂林鎮。鎮中心國小下屬的村完小多達27所,教師63人(多數為民辦和代課老師)。1992年,實行撤區並鄉擴鎮,撤消蘇溪區,楂林鎮直屬市政府管轄,區域範圍未變。2001年3月,楂林鎮併入大陳鎮。
在楂林1600餘年的歷史上,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莫過於改革開放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雲溪江南岸,矗立起一排排高大的樓群,民營工廠鱗次櫛比,七十年代建成的東塘水庫,九十年代建造的龍門、八都水庫,為楂林人民免除了洪水憂患,如今雲溪江的攔江橡膠壩,使雲溪江成了碧波蕩漾的人工湖。楂林初級中學,楂林中心國小花園式的新校園相繼建成,為楂林學子提供了寬敞舒適的教學生活環境。楂林國小成為浙江省農村示範學校。現今,下山脫貧工程已初具規模,一排排整齊、新穎的別墅使人耳目一新,空心村改造也已起動,不久一個現代化的新農村將顯現在我們面前。
作為山貨集散地的楂林已不復存在,如今的山裡人,已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山裡人。街面上擺的都是現代化工業品,原汁原味的山貨已廖廖無幾。如今所有山村都通了公路,汽車、電話、電視、電腦普及。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日趨縮小。楂林變了,雲溪江變了,田園變了,人也變了,雲溪江兩岸的青山變得林木茂密翠綠,更加鬱鬱蔥蔥,她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人間的滄桑變化。青山不老,她還將永遠恪守在楂林這塊滋潤的土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見證著中華復興時代給這個古老集鎮帶來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