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果

椹果

椹果,俗稱桑椹,縣域內有紫、白、烏三種。其中紫椹最多,白椹次之。烏椹為未嫁接之椹(即野椹),數量最少,主要產於東沙河地區。椹果可釀造椹酒、榨椹汁及曬制椹乾、椹糕。所釀造的桑椹酒,色澤鮮紅,味甘微酸,並有鮮椹香氣,頗得人們讚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
  • 拉丁學名:Morus alba L
  • 別稱:椹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蕁麻目 Urticales
  • :桑科 Moraceae
  • 亞科:桑亞科 Subfam. MOROIDEAE
  • :桑族 Trib. Moreae
  • :桑屬 Morus
  • 亞種:桑
  • :桑組 Sect. Morus
椹字的來歷,構樹的椹果,桑椹的藥用,化學成分,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名家論述,椹果文化,

椹字的來歷

椹同“葚”,葚,《說文》:“桑實也。”或從木。――《集韻》
主治
1.水腫脹滿。用桑心皮切細,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飯五程式釀酒飲服。此方名“桑椹酒”。
2.瘰癧結核。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每服一匙。白湯調下。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
鳳梨的花鳳梨的花
桑的花(椹果的花態)桑的花(椹果的花態)

構樹的椹果

【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科屬】桑科構樹
構樹的椹果構樹的椹果
【別名】構桃樹、楮樹、楮實子、楮樹、沙紙樹、谷木、谷漿樹
【英文名】Papermulberry
【形態】落葉喬木,高達16米;樹冠圓形或倒卵形,樹皮平滑,淺灰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單葉對生或輪生,葉闊卵形,長8~20厘米,寬6~15厘米,頂端銳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3~5深裂(幼枝上的葉更為明顯),兩面有厚柔毛;葉柄長3~5厘米,密生絨毛;托葉卵狀長圓形,早落。椹果球形,橙紅色。
【分布】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各省都有分布,尤其是南方地區極為常見。
【習性】強陽性樹種,適應性特強,抗逆性強。根系淺,側根分布很廣,生長快,萌芽力和分櫱力強,耐修剪。抗污染性強。
【繁殖】雄花序下垂,雌花序有梗,有小苞片4枚,棒狀,上部膨大圓錐形,有毛。子房包於萼管內,柱頭細長有刺毛,聚花果球形,徑1.5~2.5cm,成熟時橘紅色;小瘦果扁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雌雄異株。

桑椹的藥用

桑椹(《唐本草》)
異名
葚(《爾雅》),桑實(《說文)),烏椹(《本草衍義》),文武實(《素問病機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棗(《生草藥性備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蘇植藥志》),桑粒(《東北藥植志》),桑藨(《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植物形態詳"桑葉"條。
採集
4~6月當桑椹呈紅紫色時採收,曬乾或略蒸後曬乾。
藥材
乾燥果穗呈長圓形,長1~2厘米,直徑6~10毫米。基部具柄,長1~1.5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果穗由30~60個瘦果聚合而成;瘦果卵圓形,稍扁,長2~5毫米,外具膜質苞片4枚。胚乳白色。質油潤,富有糖性。氣微,味微酸而甜。以個大、肉厚、紫紅色、糖性大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化學成分

含糖、糅酸、蘋果酸及維生素B1、B2,C和胡蘿蔔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和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組成。
炮製
用水洗淨,揀去雜質,摘除長柄,曬乾。
性味
甘,寒。
  1. 《唐本草》:"味甘,寒,無毒。"
  2. 《本草衍義》:"微涼。"
  3. 《滇南本草》:"甘酸。"
歸經
入肝、腎經。
  1. 《本草從新》:"入腎。"
  2. 《本草撮要》:"入足厥陰、少陰經。"

功用主治

補肝,益腎,熄風,滋液。治肝腎陰虧,消渴,便秘,目暗,耳鳴,瘰癧,關節不利。、
  1. 《唐本草》:"單食,主消渴。"
  2. 《本草拾遺》:"利五臟關節,通血氣,搗末,蜜和為丸。"
  3. 《本草衍義》:"治熱渴,生精神,及小腸熱。"
  4. 《滇南本草》:"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5. 《綱目》:"搗汁飲,解酒中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
  6. 《玉楸藥解》:"治癃淋,瘰癧,禿瘡。"
  7. 《本草求真》:"除熱,養陰,止瀉。"
  8. 《隨息居飲食譜》:"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
  9. 《現代實用中藥》:"清涼止咳。"
  10. 《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安胎。"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桑椹桑椹
宜忌
《本草經疏》:"脾胃虛寒作泄者勿服。"
選方
  1. 治心腎衰弱不寐,或習慣性便秘:鮮桑椹一至二兩,水適量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2. 治瘰癧:文武實,黑熟者二斗許,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湯點一匙,日三服。(《素問病機保命集》文武膏)
  3. 治陰症腹痛:桑椹,絹包風乾過,伏天為末。每服三錢,熱酒下,取汗。(《湃湖集簡方》)

名家論述

  1. 《本草經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消渴由於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陰不足則關節之血氣不通,血生津滿,陰氣長盛,則不飢而血氣自通矣。熱退陰生,則肝心無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寧,神清則聰明內發,陰復則變白不老。甘寒除熱,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氣而消腫。"
  2. 《本草述》:"烏椹益陰氣便益陰血,血乃水所化,故益陰血,還以行水,風與血同髒,陰血益則風自息。"
  3. 《本經逢甌》:"《本經》桑根白皮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爽雲《本經》言桑甚詳,獨遺其椹。即瀕湖之博識,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誤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鮮採用,惟萬壽酒用之。"

椹果文化

相傳公元1443年, 朝廷頒旨廣植桑木,以興綢業,通商異域。當時桑園逾千頃,養繭極盛。百年後綢業蕭條,桑改為食用。桑椹屬綠色天然食品,被稱為“民間聖果”,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據查,僅西閆一村壽達9旬者8人,達8旬者甚眾,故桑樹又稱“頤壽樹”。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內桑園3000畝,椹樹樹形各異,天然生成,其中百年以上桑樹有近兩萬株,所產的桑椹個大味甜,遠近聞名。公園內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景區內古樹遍布,雖老態龍鐘,但仍枝繁葉茂,果實纍纍。最為有名的為“臥龍桑”,猶如臥龍翹首,騰躍於風浪之中。園區內還有桑文化博物館、劉秀賜天果雕塑、瞭望台、天果亭等人文景點。
夏津縣充分挖掘椹果文化這一獨有資源,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椹果文化採摘節,吸引國內外遊客日以萬計。
構樹構樹
椹果節椹果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