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本病常見於中老年人。由於小腦及腦幹依靠椎-基底動脈的供血,當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時常出現眩暈等症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多發群體:中老年人
  • 常見發病部位:椎基底動脈
  • 常見病因:頸椎病、腦動脈粥樣硬化、低血壓、腦動脈炎、頸部大血管扭曲等
  • 常見症狀:眩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復視、單眼及雙眼同側視野缺損,語言不利、面部及四肢麻木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椎動脈由兩側鎖骨下動脈發出,在第6至第1頸椎橫突孔內上升,經枕骨大孔入顱後,於腦橋下緣匯合成基底動脈,至中腦處分成左右兩側大腦後動脈。椎基底動脈在顱內分出許多分支,其供血區包括腦幹內的腦神經、上行與下行傳導束、聽覺前庭器官、顳葉、枕葉及丘腦等處。供血不足時,便出現複雜的臨床症狀,且因受損部位、程度、側支循環的情況不同而有差異。其病因多為頸椎病、腦動脈粥樣硬化、低血壓、腦動脈炎、頸部大血管扭曲、心臟病、血管畸形、血高凝狀態、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徵等。

臨床表現

可出現眩暈、噁心嘔吐、行走不穩,或視力模糊、復視、單眼及雙眼同側視野缺損,或語言不利、昏厥或跌倒、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覺異常等。

檢查

1.頸椎X片
包括正位、側位、斜位及過伸位,確定患者有無頸椎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頸椎間盤突出等異常改變。
2.經顱都卜勒超聲檢查(TCD)
根據其頻譜圖像、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動指數等指標,從枕窗檢測椎動脈、基底動脈,可明確判定椎基底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血流動力學情況,推測管腔有無狹窄或痙攣,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提供佐證。
3.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
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具有肯定價值。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1.急性發作期治療
急性發作期多有較嚴重的眩暈,伴噁心、嘔吐、站立不穩等症狀,應儘快予以止暈等對症處理,一般採取綜合措施,肌注或靜脈注射藥物為主,減少口服藥物。
2.改善腦缺血缺氧狀況,調節腦代謝功能
除套用血液稀釋療法、腦血管擴張藥、鈣通道拮抗劑、銀杏葉製劑、抗血小板聚集藥等治療外,也可用腦細胞活化劑,如吡拉西坦(腦復康)、吡硫醇(腦復新)、γ-氨酪酸、氫麥角鹼類製劑。可用高壓氧治療,對緩解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一定療效。有研究表明,體外反搏、氦-氖雷射照射療法及紫外線照射充氧自血回輸療法有一定療效。
3.病因治療
針對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各種病因,如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頸椎病、心臟病、糖尿病等進行治療,並對頸椎病、心臟病、血管畸形等作相應處理,才能取得較佳療效。外科可行血管介入治療、椎動脈再造術或成形術,以改善其血流。
4.一般治療及功能鍛鍊
腦動脈硬化、高血壓、頸椎病等是引起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但迄今為止,這些疾病尚無特效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效地改善腦部血液供應、促進腦側支循環的建立,糾正血脂、血糖等危險因素,減輕症狀,抑制病情繼續進展,預防併發症等是當前積極主動的治療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