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龍目

植龍目

植龍目(Phytosauria)只有一科植龍科(Phytosauridae)或稱副鱷科(Parasuchidae),是群大型半水生掠食者,繁盛於晚三疊紀。它們屬於主龍類,身長2到12米。這些有長口鼻部與厚重鱗甲的主龍類,與現代鱷魚在體型、外表、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類似,這是一個平行演化或趨同演化的例子。植龍目的名稱(Phytosauria)意為“植物爬蟲類”,容易被人誤解為草食性動物。它們用來猛咬的顎部顯示出它們是掠食者,但首次敘述植龍目的人,誤以為他所研究的標本是草食性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植龍目
  • 拉丁學名:Phytosaur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植龍目
  • :植龍科
科學分類,簡述,早期發現,與鱷魚的差異,三種形態型,演化歷史與演化關係,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下綱: 主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無層級: 鑲嵌踝類主龍 Crurotarsi
目: 植龍目 Phytosauria
von Meyer, 1861
科: 植龍科 Phytosauridae
Jaeger, 1828
?尖齒鱷 Centemodon
古喙龍 Paleorhinus
Angistorhinus
Brachysuchus
鑿齒鱷 Smilosuchus
Leptosuchus
狂齒鱷 Rutiodon
偽帕拉鱷亞科 Pseudopalatinae
尼克羅龍 Nicrosaurus
箭齒龍 Belodon
偽帕拉鱷 Pseudopalatus
雷東達龍 Redondasaurus
Angistorhinopsis
迷鱷 Mystriosuchus
化石時期: 三疊紀

簡述

雖然植龍目並非真正的鱷魚,它們與鱷魚有親緣關係,因為植龍目與原始鱷魚擁有共同的鑲嵌踝類主龍祖先。但廣為大眾所知的鱷魚首次出現在晚侏羅紀,而植龍目已在數百萬年前的三疊紀末滅亡了。
植龍目的分布廣泛,化石已在歐洲、北美洲、印度、摩洛哥、泰國、以及馬達加斯加等地發現。

早期發現

當第一個植龍目化石被發現時,並不清楚它們是什麼動物。第一個被命名的種是植龍屬(Phytosaurus cylindricodon),意為“有圓柱形牙齒的植物爬蟲類”,由G. Jaeger在1828年命名,但他將顎部縫隙中的化石化泥土誤以為是牙齒。這個標本因保存不好而難以鑑識,而這錯誤的種名不久就無效。而植龍目(Phytosauria)是由德國古生物學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Hermann von Meyer)在1861年所命名,以第一個種作為名稱來源。
而第二個被敘述種是箭齒龍(Belodon plieningeri),由汪邁爾與Plieninger在1844年所敘述。湯瑪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在1875年,將他基於部分口鼻部所命名的印度種副鱷(Parasuchus hislopi),加上前兩屬,建立了副鱷目(Parasuchia),因為它們有很大程度類似鱷魚。因為這標本被認為沒有鑑識過,所以屬名副鱷被古喙龍(Paleorhinus)所取代。但是植龍科與副鱷科仍被不同科學家同時分別使用。植龍類(Phytosauria)是這些動物的標準名稱,名稱容易讓人誤解為草食性,但事實上它們是肉食動物。

與鱷魚的差異

儘管植龍目與鱷魚在外表與生活方式的許多相似處,仍有許多次要特徵可分辨這兩群動物。例如,植龍目的踝部結構比任何鱷魚的踝部結構還原始。植龍目也缺乏骨質次生顎,而鱷魚擁有次生顎,次生顎可讓鱷魚嘴部充滿水時仍保持呼吸。然而植龍目可能擁有肉質構成的次生顎,許多中生代鱷魚也被推測擁有肉質次生顎。最後,也是兩者最明顯的差別,植龍目的鼻孔位於眼睛附近或上方,而鱷魚的鼻孔位於口鼻部尾端。這些演化適應可讓它們兩者,身體浸泡在水面下時,仍可以呼吸。

三種形態型

植龍目的頭顱骨有三種明顯的形態型(Morphotype),這些形態型與演化關係毫無關係,而與食性、習性有關聯。這些頭顱形態是以齒列特徵來分別;特別是顎部牙齒的差異與相似處。
Dolichorostral(長口鼻部):擁有細長口鼻部,以及布滿大量的圓錐狀牙齒。它們可能是魚食性,能夠捕抓快速、光滑的獵物,但無法順利追蹤陸地動物。成員包括:古喙龍、狂齒鱷、以及迷鱷。過去一度認為古喙龍與迷鱷因為擁有同種適應演化,而屬於一個個別生物群(迷鱷科或迷鱷亞科, Huene, 1915),但現在迷鱷被認為與副帕拉鱷有較近親緣關係(Hungerbühler, 2002)。
Brachyrostral(短口鼻部):擁有巨大、寬廣的口鼻部,以及非常強壯的頭顱、顎部;前部牙齒類似犬齒狀,可緊握獵物,後部牙齒類似刀鋒狀,可將獵物切成大塊以利吞食(異齒動物)。這些強壯的動物可將來到河邊飲水的陸地動物為食。成員包括:尼克羅龍、鑿齒鱷。
Altirostral(高口鼻部):為以上兩型的中間型。擁有不同齒列,但沒有短口鼻部型的極度發展。典型成員包括:Angistorhinus、偽帕拉鱷。它們的食性極可能同時包括魚類、陸地動物。
現代鱷魚擁有類似的多樣形態型,例如寬廣口鼻部的短吻鱷,以及長口鼻部的食魚鱷。
植龍目有比鱷魚更好的裝甲保護,擁有厚重鱗甲(常與化石一起發現),腹部由密集排列的腹肋強化。

演化歷史與演化關係

植龍目首次出現於晚三疊紀卡尼階,從某種鑲嵌踝類主龍演化而來。第一匹植龍目已有完整外形與高度特化,並沒有發現中間過渡物種。
最早的植龍目為原始、非特化的古喙龍,它們分布不廣泛。而稍微先進、較大的Angistorhinus出現在同一期間或稍晚。在卡尼階晚期,以上兩種動物被更特化的狂齒鱷、Leptosuchus、以及巨大的鑿齒鱷所取代(Lucas 1998)。卡尼階-諾利階滅絕事件將以上物種滅絕了,早諾利階出現了新屬,例如尼克羅龍與偽帕拉鱷,兩者都屬於更衍化的植龍目演化支,名為偽帕拉鱷亞科。在諾利階中期,出現了先進、特化的魚食性迷鱷。迷鱷分布廣泛,化石發現於北美洲西南部、義大利北部、以及泰國。最後,發現於北美洲西南部的大型雷東達龍(Redondasaurus),以及發現於歐洲的長口鼻部Angistorhinopsis,繼續存活到瑞提階。在美國東岸的瑞提階最晚期地層(紐瓦克超群)發現了植龍目的足跡(Olsen et al. 2002)。這顯示植龍目在三疊紀末前仍是成功的動物群,直到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將植龍目以及其他大型鑲嵌踝類主龍滅亡。植龍目的滅絕比外表類似鱷魚的出現,早了5000萬年;侏儸紀中早期的早期真正鱷魚,仍然體型小,且為完全陸生或完全海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