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內容
研究主要方向為生物源農藥創製。即通過對源於植物、微生物、動物(特別是昆蟲)的農用活性物質的研究與開發,為創製新型生物源農藥提供依據。
突出進展
我校生物源農藥研究與開發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套用研究,無論是理論成果還是實用技術都居國內領先水平。
(1)研究方向穩定,科研積累豐富。80年代就對西北五省區的500多種殺蟲植物進行了生物活性篩選,發現十多種頗具開發潛力的殺蟲植物,並對5種楝科植物,4種柏科植物,6種衛矛科植物,7種虎耳草科植物及一批植物精油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近幾年來,還在微生物源農藥,昆蟲信息素等領域開展了研究,並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
(2)在植物農藥創新性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在植物殺蟲劑有效成分化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從植物殺蟲劑苦皮藤中分離出21種有效成分,其中15種是國內外從未報導過的新化合物。從殺蟲植物沙地柏種分離到一個高活性化合物,並進行了構效關係研究。這些成就,為我國新型殺蟲劑的創製打下了基礎,目前已進入人工仿生合成階段。同時,我們還在植物殺蟲劑作用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發現苦皮藤素V作用於昆蟲消化系統這一重要靶標,從而有可能創製一類新型昆蟲消化毒劑。
(3)在植物源農藥產業化開發及技術成果轉化方面亦處於我國領先地位。本實驗室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於我國的農藥工業和農業生產,始終堅持邊研究邊轉化。繼1992年投產0.5%楝素殺蟲劑以後,1997年又投產了29%菸鹼、氯氰乳油。2000年又投產了0.2%苦皮藤素乳油,並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此外,還開發研製出20%雷公藤乳油和0.15%苦皮藤素微乳劑等,目前正在進行產業化研究。
(4)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獲得的科研成果為國內首位。僅在植物源農藥這個領域,先後承擔了項科研課題,其中國家攻關2項,973項目1項,國家863計畫2項,947引進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傾斜項目、重點項目)10項,博士點基金2項,省部重點課題、攻關課題16項,國際合作2項。省部級獲獎成果6項。申請有關生物農藥的專利17項,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主編、參編教材和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其中6篇被SCI收錄。
建設情況
現有學術隊伍 職稱結構合理:現有在職研究人員21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7人(其中3人為碩士生導師),講師9人,助教2人;其中有博士學位的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5人。年齡結構合理:60歲的2人,52歲的1人,40~42歲的2人,其餘均為28~38歲的年輕人。知識結構合理:21名研究人員中,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套用化學系(即農藥學專業)的5人,畢業於西北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的4人,其餘12人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專業。其中絕大多數是知識交叉型人才,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覆蓋了農藥合成、農藥毒理、農藥分析與殘留、農藥劑型加工、生物測定、有機化學、植物化學、昆蟲生理生化等學科。這種交叉型的知識結構特別有利於生物源農藥的研究與開發。
此外,本建設項目還依託於農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常年有在讀碩士生30~40人,博士15~20人。這也是一支本項目的主要技術
隊伍。
管理經驗
“211工程”、“985工程”項目的建設,實驗室的綜合實力得到加強,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與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我們通過加強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建設,推進和加強了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加強了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開放,以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了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多方面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一專多能、高效精幹的實驗隊伍。採取相應政策和激勵措施讓研究生到實驗室從事實驗教學及實驗技術研究工作,鼓勵和吸引高水平、高技術人才,從事實驗教學或技術工作。
5.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在國內外產生的影響
實驗室積極開展與國外有關單位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近幾年來先後邀請國內外同行學術交流約40人次,接受外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員進行合作研究20人次。同時也支持鼓勵青年教師、研究生、博士生等外出進修,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1999年和2001年承辦了“首屆中國植物源農藥學術研討會”和“第二屆植物源農藥暨藥劑毒理學術討論會”。2004年承辦了“第六屆農藥學科教學科研研討會”。以上學術交流為掌握學科發展動態,促進實驗室科研保持高水平創造了有利條件。
發展構想
以促進科學進步、學科發展為宗旨,套用基礎研究和實用技術開發並重,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化,突出源頭創新,突出自主智慧財產權。爭取在5年時間內,在生物源農藥研究與開發發麵,在保持國內領先的基礎上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期目標:
(1)天然產物中分離10~15個新的活性化合物,解析一種新型作用靶標(受體)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提供“昆蟲消化毒劑”的理論基礎。
(2)以目前發現的先導化合物為模板,人工半合成、合成200個以上化合物,從中篩選出1~2個可供商業化開發的化合物,創製我國新農藥。
(3)申請30~40項國家發明專利,研製開發5~10個可提供商品化的新型生物源農藥新品種。
(4)出版3~5本專著,在國內一級學報及國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15~20篇論文,其中SCI收錄10篇。
(5)主持召開2次全國性生物源農藥研究與開發學術討論會。
(6)隊伍建設
現有學術梯隊的數量、職稱、年齡結構均較合理,存在的問題是:
學術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國際學術交流能力較差,為此,擬通過讀國外博士後、合作研究等方式,每年安排1~2名年輕學術骨幹去國外對口實驗室合作1~2年,以提高其業務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在5年內擬接收5~10名國內客座人員,2~3名國外訪問學者來實驗室工作,以促進項目研究,同時協助培養年輕學術骨幹;每年招收4~6名博士生,15~20名碩士生。